试论反垄断法的宏观属性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xi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垄断法在立法目的、内容及其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等方面表现出宏观性特征.确立我国反垄断法的宏观调控地位,对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反垄断法的国际化和统一化、深化体制改革和合理原则的运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为适应宏观调控的需要,我国拟议中的反垄断法,应确立宏观调控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采取合并立法体例、突出一般条款的作用、用好合理原则、将垄断行为作为规制重点、反垄断机关应具有权威性.
其他文献
应将法律监督作广义和狭义的划分,不宜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笼统地称为法律监督,甚至简单等同起来;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应定义为:人民检察院依据法律授权,按照法定程序,采用
极端的翻译策略客观上产生并服务于本质主义的文化身份观。全球化时代要求建立流动复合的文化身份,与之相适应的是异化与归化有机结合的混杂策略。实施混杂策略的关键在于认识
入世一年来,我国在贸易救济与反救济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贸易救济立案比上年增加六成以上,与此同时,反救济立案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壁垒成为反救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在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实际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实
<正> 笔者以用中药治疗88例急性肾炎出现的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氮质血症,效果良好,兹述如下:一水肿水肿有阴阳之分,肾炎有急慢之别,急性肾炎之水肿,多为“风水”“水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征,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