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 移情 会悟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入境(触景生情的体验),让学生移情(物我同一的体验),让学生会悟(心有所悟的体验)。
  关键词:体验;入境;移情;会悟
  在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及其教学中,“体验”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关于教学活动的新理念。《搭石》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课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怎样通过学生知、情、意、行的亲历,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美,从而生成情感反应,得到深刻的体验呢?我们试着让学生入境、移情、会悟。
  一、入境——触景生情的体验
  入境,需要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學知识。
  新课导入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幅幅乡村美景图。同时,教师深情地引入:“这个小山村就是刘章的家乡,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作者难忘的还是家乡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为家乡人带来了多少方便,多少欢乐。”
  之后,让学生自由地说说内心的感受,有的说:“我很想去这样的乡村,去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有的说:“我想去看看、走走那里的搭石。”有的说:“我更想和那里的人交朋友,一起跟他们在河边玩。”……
  师随后板书课题,并在黑板上简笔画搭石。
  课堂伊始,一曲明快轻松的乐曲萦绕于教室之间,为整堂课奠定了“美”的基调,图片和黑板上的简笔画,不仅唤起学生对“搭石”的感知,也帮助他们理解“搭石”的含义,这时的学生心中有了很强的欲望──想去刘章爷爷家乡看看的欲望,想去读读文本的欲望,想去了解自己可能先前从未见过的乡村世界──小溪上的搭石的欲望。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应该有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并有引导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
  二、移情——物我同一的体验
  移情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切己体察,推己及人,甚至推己及物。阅读课必须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应让學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这样的: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对于“紧走搭石慢过桥”、走搭石不能抢路、不能突然止步、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对于没见过搭石,更没走过搭石的孩子,单靠读文是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需要让学生亲自去“走一走”,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过程:
  师:同学们很会想象,老师这儿也有一排搭石,谁敢来走一走?(学生一个个争相上来走搭石,师随机抽几个上台走搭石。)
  A.(一个人走)师:你为什么要走这么快?
  B.(两个人走)师:你想办法超过他?师:你为什么不超过他?师:所以走搭石……生齐:不能抢路。
  C.(三人一起走第一个人突然止步)师:他突然上步会造成什么情况?师:所以走搭石……生齐:不能突然止步。
  D.三人依次走。师:这就叫……生齐:协调有序。
  无需教师讲解,看到眼前的情景学生自然对“紧走搭石慢过桥”有了较深的体验。
  学生与文本的移情,往往不自觉地以书中的主人公欢乐而欢乐,以主人公的痛苦而痛苦,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学生进入作品所塑造的艺术世界里,暂时忘掉了自我的现实存在。学生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到他所感觉到的对象之中,直观这一对象而确证了自己的感情。
  三、会悟——心有所悟的体验
  会悟是指主体在与文本世界相遇、对话时心领神会,心有所悟。在阅读文章时,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课文是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来写的,所要表现的人文情怀是课文最后一段“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如,在引导学生体验各种美的过程中的几个环节:
  生: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风景美)
  师: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生: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谦让,十分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至此,板书如下:
  学生有这样的会悟,对于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也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课文从众多方面着笔,但异曲同工,最终可凝聚到一个闪光点上,这个“点”,是照亮全文的中心,是贯串全文的红线。抓住它的特点,借“散”,最后学生对文本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
  语文教学,请把体验还给学生。因为体验更加关注主体生活经验、情感色彩和生命领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体验到“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体验到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体验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这样才是我们矢志追求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英.我国教育学者对体验问题的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2(3).
  [2]黄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3]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岳簏书社,2003-03.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创建富有生命的高效课堂。我校根据课改和实际情况研制出教学的方针:先学后教,精讲多练,当堂巩固,及时检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也依据这个方针教学实践,经过实践取得初步的成效。  什么是生命课堂?就是关爱生命历程(时间维度),共享生命体验(价值维度),实现生命价值(质量维度)。依据生命课堂的理解。  我校十六字方针内涵: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课下提前预习
摘 要: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早已明确提出把基本活动经验列入“四基”,上升到了基本目标的层面,但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是忽略活动过程的教学。以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来阐述数学活动经验的缺失将引发学生思维的障碍,从而阻碍了问题的正确解决,以引起广大同仁对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视。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思维障碍;问题解决  杜威先生有一句名言突出了经验的重要性:一盎司的经验胜
【案例背景】  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冷处理”——不予理睬或“热处理”——批评惩戒,这往往是每个教师的第一反应,但我们发现,这种“反应”收效甚微,学生常常离老师“越来越远”,不但和老师在课上没有互动,甚至可能到最后产生厌学情绪。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只是他们闪烁的亮度或是出现在你视线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言文字的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而“舍本逐末”教学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低下,表现为说话和写作能力的低下——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语病多多,言不成文,情感缺失。  但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说易行难的过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体现一个“妙”字,如何让
美术这一艺术形式,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感染着幼儿,它是孩子思想、认识、经验和情感的表达,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孩子爱画画是天性使然。但教师的执教模式也偏于走程序化,偏重作品成果的好看与否等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笔者在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几点思
摘 要:低年级习作是写话而不是作文。低学段习作教学要紧扣“起步”,着眼“发展”,在认真抓好“说话、写话”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贵在留住童真,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童真;童趣;我手写我心;起步习作;有效策略  低年级习作是写话而不是作文,新课程把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称为习作,是说学生是学习作文,练习作文,而不是在做文章。低年级定位仅仅是写话,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同时,习
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有助于学习者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图像化,有助于将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思维过程,从而达到了记得牢、易提取的效果,提高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持久动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 8 Dolls(Story time)的重点是学习五官类单词和描述外貌的形容词。内容虽贴近学生生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应该从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开始,素材删繁就简,精心选择是优化设计的前提;过程错落有致,精当安排是优化设计的关键;细节再三反思,精细修改是优化设计的重要途径。这样,整合就一定会恰到好处,就一定会发挥信息技术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实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关键词:优化设计;有效整合;例谈  进入新课改后,一线的品德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离开现代教
摘 要:儿童富于想象,爱涂涂画画,画写结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画画写文,从而提高写话水平。  关键词:画写结合;写话教学;想象力  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很多低年级语文教师对写話教学不够重视。虽然“说话写话”等写作教材已编入课文,但教师仍只重视识字,阅读教学。低年级学生本来年龄小,接触社会不多,加上识字量少,阅读面窄,在写话时常出现语言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没有老师有意识地引导造成了他
摘 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华。生活教育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在拼音教学中,要切实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以儿童生活为载体,在儿童的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的汉语拼音符号与生活实际之间的桥梁,变拼音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努力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汉语拼音的任务。  关键词:拼音教学;生活情境;生活实践  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