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儿童”观念在美国的早期演变

来源 :比较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完整儿童”观念在美国兴起,它是现代儿童观念的来源之一.1880年,海尔曼借助福禄培尔“恩物”的创造原则对“完整儿童”进行了最初说明.受进化论思想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霍尔、亨德森、约翰逊以“有机体”为切入点对这一观念进行了分别阐释.杜威以“经验”连续性为依据、克伯屈以“活动”为实现路径的说明则意味着“完整儿童”观念的成熟.“完整儿童”观念对当时众多教育运动、学校教育实践以及教育观念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后续民众与学者们关于儿童地位、学校角色等方面认识的更新也发挥着持续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以个人对历史遗迹的观察反思为基点建立内事与外事的密切关联,将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生产和社会实验与国际关系联系起来,揭示科学与沟通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2000年至2019年国际与比较教育领域三份SSCI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除了英美等传统研究强国外,中国正在成为重要的研
针对校园欺凌行为,德国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规制体系.根据《基本法》的立法权划分,德国在联邦层面至今未制定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而是授权各州中小学教育法加以规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