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那盏明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m1984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湖安详静卧,妩媚动人,湖水如影,绿波荧光。踏上游船,向往与激动,瞬间凝结成一腔庄严的敬畏。(开头描写环境,语言简洁,营造出宁静庄严的氛围)
  烟雨楼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楼两层,重檐画栋,朱柱明窗。绿树掩映之下,烟雨楼典雅中不失雄伟。楼前檐所悬“烟雨楼”匾额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所书。
  1963年12月,董必武应邀为中共一大南湖会址撰写了一副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就是从南湖红船上获取熔岩般奔腾的火,点燃一束闪烁的革命星火,急速蔓延,把中华儿女的激情点燃,把黑暗的角落照亮,以不可阻挡之势,燎原于华夏大地,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由眼前所见,产生联想,赋予烟雨楼更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联想就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通道。由现实中的烟雨楼,通过董必武先生的题词,自然地过渡到历史上的南湖,点明南湖红船“点燃一束闪烁的革命星火”,照亮黑暗)
  登上湖心岛,走过烟雨楼,便看到那艘绚烂夺目、改变民族命运的红船了。船体上“中共一大纪念船(红船)”几个大字异常醒目。瞻仰红船,不是因为船身赤红的颜色,而是画舫里蕴含的坚定信仰和喷发出的惊世火焰。红船因承载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而被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红船的“红”,早已不只是“船身赤红的颜色”,还是火红的信仰,是火热的初心,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精神)
  1921年7月,子夜南湖破浪行,航灯如豆见光明。毛泽东、董必武等十几位热血青年,胸怀拯救国家危难的豪情壮志,会集于繁华都市上海,共商建党大业。然而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阴霾突袭,一次秘密的红色集会被迫中止。未竟的事业初露曙光,建党伟业岂能半途而废?在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下,一行人冒着生命危险,从上海分头转移,前往嘉兴南湖。为避开敌人的盘查,这些书生模样的青年假扮游客,登上了湖心岛的烟雨楼。就在当天午时,阳光明媚,他们悄然走进那艘红船。至下午六时,在那艘中型画舫的船舱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圆满闭幕,中国革命翻开新的一页。
  烟雨楼默然静立,见证了“开天辟地”的辉煌时刻,一湖烟波无声,铭记着改变时代的高亢呐喊。
  “倒海移山开道路,翻天覆地定乾坤。”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启航,开启了跨世纪航程。多年以后,毛泽东这样评价红船上的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引用毛主席的话,表明小小红船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遗憾的是,当年开会的游船,在抗战中毁于战火。1959年,根据当事人王会悟回忆,呈請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红船长约16米、宽约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红船右边有一条夹弄通道,中舱放一张八仙桌,周围放桌凳和茶几,当年中共一大会议就是在中舱举行。前舱搭有凉棚,房舱设有床榻,后舱置有橱灶等物,船艄系有一条小拖艄船,看似为当时接人购物船只,实则为放哨瞭望所用。仿建船内的屏风、雕刻图案,保持原来模样,栩栩如生,向人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1964年4月,董必武视察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遂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本段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以空间为序,细致真实地再现了红船的形貌、陈设,让人如临其境)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伫立岸边,深情凝视驶过了无数风云激荡岁月的红船,抚今追昔,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红船如一个巨大摇篮,悠然停放在烟雨楼前万福桥旁湖面上,瞻仰的人群川流不息。依依惜别的一刻,凝眸回望,夕阳斜照,霞光如织,仿佛在一池红韵的湖面上织出镰刀锤头的图案,凝结成一面神圣的旗帜。(以比喻的修辞,再次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南湖,呼应文章开头,升华了全文的情感)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7月3日,有删改)
  文章有两条叙述线:一条线是作者在南湖的游踪,由南湖到烟雨楼,再到红船;另一条线是通过游踪联想到这艘有特殊意义的游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两条线将现实与历史交错融合,在时空的变幻中,让读者置身其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潮起伏,仿佛亲历那个火红的夏天。
  多种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和巧妙穿插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亮色。文章以叙述为主,兼以描写、说明、议论。其中描写现实中南湖、烟雨楼、红船的实景,文字简洁,寥寥数笔,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引发由现实到历史的联想。对联、诗句的引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雅韵,一如这历史厚重的红船,值得细细品味。
  作为一篇游记,文章把事、景、情非常巧妙地交融在一起,融情于事,以景衬情,毫无生涩做作之感,也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其他文献
“核条款”的威慑  和唐纳德·特朗普一样,维克托·奥尔班并不惧怕来自布鲁塞尔的批评之声。在今年4月8日举行的匈牙利大选中,由这位言行出位、富于民粹主义气息的总理领导的右翼政党集团“匈牙利团结联盟”,由(青民盟和社民党两个政党合组而成)重新夺回了议会2/3以上的绝对多数席位,势头正健,这使得他可以以轻蔑的姿态面对来自欧盟的制裁威胁。更何况,奥尔班已经获得波兰和保加利亚政府的公开支持,斯洛伐克、斯洛文
小时候,每次妈妈带我去商场买衣服,总是会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说喜欢白色,但每当我选了白色的衣服,最后又都会被妈妈换成黑色或其他深颜色的衣服,理由是白色的容易脏。诸如此类的事非常多,我现在感觉自己好像患上了选择困难症,碰到选择的时候经常感到迷茫,内心缺少力量,永远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该怎么改变这种状态呢?  ——害怕选择的我  选择困难症和一个人一直以来在生活中扮演着被支配角色的经历有关
生活就是舞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怎样走路,选择哪个方向,采用何种方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有的人目的性很强,为看得见的利益而“走”,结果弄得自己伤痕累累;有的人考虑不多,反而一直都很顺畅。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目标性很强,也许会增加成功的概率,但顺其自然地做事,更能水到渠成!  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才知道,是我错了,幸福不是那么惊天动
1. 回首长征路 品读长征精神(栏目:视线)  毛泽东对红军长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作了最为经典的评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2. 长征精神(栏目:视线)  远去的是雪山/飘逝的是草地/铺开了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正在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按照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公开宣示,这半年多来中国大幅放宽了金融业的外资市场准入。  在已经公布的金融开放时间表和路线图中,“最受关注的是大幅放宽外资在银、证、保领域的持股限制,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限制,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且三年后不再设限等举措。”中国
我从小就喜欢写故事,写的都是些奇怪的东西,短短两三行就能把家长吓得够呛。他们忙问:“你是从哪里看到这些故事的?”其实,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认为自己的灵感来自另一个空间,一个过度明亮的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想象力也开始变得疯狂。我会不停地上网找电影看,然后在夕阳的照射下一遍遍回想电影里的情节,嘴角露出一丝让人不明所以的微笑。男主角棱角分明的侧脸、冒着火星的香烟,女主角丝质连衣裙上淡粉色
@轻语:我室友是一个典型的“吃货”。一天半夜,她饿了就一个人爬起来,把我妈妈做的一大罐牛肉酱全吃了。然后,又把寝室里所有同学杯子里、热水壶里的水都喝光了,太可怕了!  @檸檬草的味道:同学A因为牙痛去医院做了治疗,结果脸肿成国字脸。她打了三天点滴,一滴眼泪都没流,同学们都夸她坚强。谁知,周一中午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她闻到好吃的饭菜味道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牙还在痛,什么都不能吃,猛然无助地号啕大哭起来。至
我曾经认为,父亲是个感情迟钝的人。  小时候放风筝,陪我的是母亲,替我捡风筝的是父亲;学习骑自行车,扶起摔倒的我的是母亲,站在一旁喊着让我爬起来继续的是父亲。  小时候闯了祸,打我的是父亲,给我上药的是母亲;举办生日聚会,陪我吹蜡烛的是母亲,替我吹气球的是父亲;手指感染,上医院摘除坏指甲时,微微颤抖地攥着我的手且反复告诉我别害怕的,是我的母亲;把我紧紧攥着且一声不吭的,是我的父亲。  莫非父亲不会
葱樟凝翠,碧叶含香。  寂静的小路两旁是苍翠的高大樟树,枝干虬曲,繁茂的枝叶将阳光裁成碎片撒下。街边的建筑是少见的木质结构,在阳光的熏陶下,渐渐散发出淡淡的木材清香。道路是很早修筑的,如今已变得坑坑洼洼,人行道上睡满青苔。  这是小镇最古老的街道,走在这里,我嗅到了回忆的如酒醇香。  [藤椅·编织专注]  小街北口,有一家藤椅店,名曰“老张藤椅”。  店面不大,除了编好的藤椅,只有几张小木凳和一些
行吟于山水之中,智者选择箫与鹿品,琴送鹤行,任逝水滔滔,心自淡然。  漂泊于浮世之间,俗人选择金钱为友,名利为伴,禁不住诱惑,腐化堕落。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纷繁芜杂之事需要我们一一面对。琐事与伟业纷至,愁情与壮志沓来,我们当肃清心灵,学会选择,从世事间筛选精华,于纷扰中过滤糟粕,至纯至简,素心而行。  就如同两人上山采石,一個只选了最精美的一块,而另一个人却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