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通过减少活性氧生成抑制线粒体凋亡发挥对小鼠精原细胞的电离辐射防护作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g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H2对小鼠精原细胞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精原细胞系GC-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H2组、照射组和照射加H2组.照射组和照射加H2组细胞予单次60Coγ射线照射,累积辐射剂量为8 Gy(剂量率为0.897 Gy/min).H2组和照射加H2组细胞于照射前使用H2细胞培养系统(75%H2、20%O2和5%CO2)培养1 h.照射后24 h,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照射和H2处理对GC-1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照射后2 h,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和线粒体膜电位JC-1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照射和H2处理对GC-1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照射后24 h,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照射和H2处理对GC-1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B淋巴细胞瘤相关蛋白x(Bax)、细胞色素c(Cyt-c)和cleaved-caspase 3(caspase 3活化产物)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H2提高了照射后GC-1细胞的活力(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2降低了照射后GC-1细胞的凋亡率(P<0.01).特异性荧光探针染色结果显示,H2不仅抑制照射后GC-1细胞内ROS的产生,还抑制照射后GC-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P<0.01或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H2抑制照射后GC-1细胞内线粒体凋亡蛋白Bax、Cyt-c和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P<0.01或P<0.05).结论 H2通过减少ROS生成保护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对60Coγ射线导致的小鼠精原细胞电离辐射损伤起防护作用.
其他文献
潜水实践中,如果潜水员罹患潜水相关疾病,但现场既无加压舱也没有条件后送至有效救治机构进行治疗时,在设备条件和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水下加压治疗.但是,并不是所有潜水相关疾病都需要进行水下加压治疗,也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适合进行水下加压治疗.同时,水下加压治疗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潜水作业现场,患病潜水员选择水下加压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做出选择.本文对选择水下加压治疗的条件及水下加压治疗存在的风险、治疗方案和实施要求进行简要总结.
目的 调查某岛礁作业人员航行期间运动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为指导部队开展运动病管理与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某岛礁驻防的相关人员中上岛时间、出海次数、乘坐舰艇、经历海况与居住条件均相同的132名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晕船程度及伴随症状、治疗史、进食和睡眠情况,并分析与晕船相关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32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132名调查对象中,女24人、男108人,6人(4.55%)出海前接受过防止晕船的前庭功能训练.航行期间16人(12.12%)无晕船症状,116人(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并发EB病毒(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例AITL并发EBV阳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例1为混合淋巴瘤(CL)患者,以低热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起病,右侧腋窝肿物活组织检查示AITL并发EBV阳性DLBCL,予以8个周期化疗后达不确定的完全
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模型,并探索结局相关因子.方法 收集2020年2月5日至4月15日武汉市火神山医院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结局(院内死亡和院内接受气管插管治疗),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朴素贝叶斯、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4804例COVID-19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死亡100例(2.08%)、接受气管插管治疗87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