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其精湛的绣艺和具有鲜明的湘楚文化特色闻名于世。它将我国古老文化中刺绣、绘画、诗词、书法等多种艺术精华融为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湖湘文化杰出的代表。本文采用湘绣常用的掺针、打籽针、钉线绣、乱针等针法,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的湘绣服饰设计方式,设计出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时尚婚礼服。
关键词:湘绣;针法;婚礼服;应用
从古至今,婚礼服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作为新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服饰,蕴藏了丰富的寓意,是装饰婚礼、点缀氛围、装扮新娘的重要手段,寄托了女人对美满爱情、未来生活的向往。它除了较强的功能性和标示性之外,还体现了女性时尚与性感的一面。婚庆服随着时间、地点、民族、民风的不同,其造型、色彩、装饰手法也不同。在当今中西文化结合的文化背景下,现代人对婚礼服的要求也不一样,她们崇尚个性化、有着民族特色的婚礼服,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婚礼服的品牌文化。
一、湘绣概述
中国刺绣是刺绣艺术中历史最悠久、技艺最精巧、材质最优良、题材最广泛、针法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中国刺绣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到清末民初时,人们将长沙的湘绣、苏州的苏绣、成都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称誉为“四大名绣”。 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从它诞生不久,就与宫廷文化、民间文化、士大夫闺阁秀文化并肩前行,它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几代艺人的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完整刺绣体系。
湘绣在传统的“四大名绣”中以写实著称,其物象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强调色彩的阴阳浓淡,在题材上以狮、虎等猛兽为主。与其他传统的刺绣相似,又有自己独到的特点。湘绣艺人为追求绘画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常在重现中国画艺术效果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创作,既保留中国画的笔墨神韵又增加了物体的真实感和立体效果,其绣面具有平、薄、细、密等艺术特征。湘绣的绣线色泽丰富,粗细相间,艺人善于利用不同绣线的光感对物体的本质进行细致的刻画,为了使绣后的物体生动并有出神入化的效果,常将丝线劈成千丝万缕,看不出色差,但绣后能突出物体的外形和内质且绣面的色彩有浓淡、明暗过渡变化,有绣品若画的特点。
湘绣的技艺之精巧、色彩之丰富、图案之精美,使其在服装设计中不管是作为点缀还是大面积装饰,都体现了穿用者独特的品位和鲜明的个性,也传递着一种文化的演绎和流动。湘绣使服装作品更体现出民族文化气息,既合乎潮流又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色彩。
二、湘绣针法应用研究
“刺绣的艺术性就在于线条、色彩及光影的表现,当刺绣艺人以缜密的巧思及纯熟的技艺,在针尖处排列组合时,线条便有了丰富的对话与表情。”湘绣就是通过针线的刻画来展现物体的精神内质,针法是湘绣的灵魂和生命,它的高超在于其千变万化的针法和色线的巧妙运用。不同的针法,表现出来的肌理效果不同;相同的针法,因操作方法、针脚的疏密长短不同和绣在不同的面料上,表现出来的质感、效果也不相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刺绣工具、技艺等方面得到了不断完善和丰富,为湘绣婚礼服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湘绣针法众多,在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以掺针、打籽针、齐针、滚针、钉线绣为主,根据不同的物体运用不同的针法,将物体的神情内质表现出来,使湘绣婚礼服展现独特的风采。湘绣婚礼服设计中在运用湘绣针法的同时可以与其他的装饰工艺如钉珠、手绘、印花、烫钻等结合,加强婚礼服的装饰效果。
1.掺针
掺针是湘绣最常用的针法,它具有绣面细腻平整、色彩过渡自然、物体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很好地体现物体的明暗变化,立体感强且呈现光面的效果。特别是表现皮毛的质感和花、叶的转折变化,姿态生动,质感强烈,细腻平服。如图1,在黄色光洁的真丝面料上用掺针绣制牡丹图案,结合小颗粒的钻装饰在婚庆服的前胸位置,将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典雅的气质充分体现,牡丹花在闪亮的钻的陪衬下,栩栩如生,掺针独特装饰艺术效果展现无疑,成了此婚礼服最大的亮点。
2.打籽针
打籽针是通过线条绕成圈状和颗粒状,分散或组合在一起表现物体,绣面突出,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肌理效果。打籽针有粗细之分,呈现出粗犷和细腻两种不同的风格。运用打籽针时绣线的材料可以多样化,如传统材料中的棉线、麻线、丝线,或现代材料中的毛线、人造丝、涤纶等,不同的材料产生不一样的光感和肌理效果。从立体的角度看,打籽针的绣面浮凸在底料上,与其他针法结合运用,形成丰富多彩的触觉肌理组织效果。如图2,用细打籽针绣制的花卉图案以点缀的方式装饰在婚礼服的前胸位置,花瓣的轮廓用金线勾勒出来,使整个绣面呈现光彩夺目且细腻的视觉效果,打籽的凸起与平面光亮的面料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
3.滚针
滚针主要用于绣叶脉、动物的须和鬓毛等,其特点是表现曲线转折时可灵活多变,线条流畅自然,能逼真地表现物体的质感。如图3,在婚礼服中运用滚针绣制的孔雀羽毛丰盈、动感十足,在表现孔雀时结合施针、散套针、齐针、盖针等多种针法使孔雀的质感、精神得到充分体现,整个绣面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色彩优雅,完美地展现了孔雀开屏的优美姿态,为婚礼服带来灵动的美,渲染了湘绣特有的文化内涵。
4.钉线绣
钉线绣是利用绣线在绣面上盘上图案的轮廓,用另一种同色或相近色的细线在绣料上钉牢,它将特殊的绣线钉在织物表面进行装饰,起到勾勒物象轮廓和强调图案的主题。钉线绣的绣法简单,装饰风格典雅大方,以前主要用做图案勾边和某些须蔓类线状纹样。因其凹凸肌理效果和独特的装饰风格,现今多用于服饰装饰中,因绣线的不同,钉线绣呈现出粗犷或精细的艺术效果。如图4中,用钉线绣的绣法将粗犷的棉线装饰在红色的婚礼服的臀腰部。毛茸茸的棉线与显光的化纤面料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粗犷的棉线钉绣在婚礼服上,凸显的花朵非常醒目、突出,富有立体效果,极富装饰性。
5.乱针
乱针是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的手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色彩变化。它的特点是线条活泼、变化多样、色彩丰富、形象逼真、层次感强。利用光和色的变化规律,通过丰富多变的针线表现绣品的线条美与立体感。如图5,以湘绣乱针为主要针法绣制的图案装饰在现代婚礼服上,将乱针的灵活性和丰富的层次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看似乱的乱针与优雅风格的婚礼服结合在一起别具特色。
运用湘绣针法时,应在了解湘绣每种针法的特征和绣后的效果的基础上,根据婚礼服的面料、刺绣的物体不同和婚礼服的风格选择与之对应的针法,运用现代时尚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多种材质、多种装饰工艺混合应用,如在湘绣针法运用的同时结合现代的丝带绣、立体花、印花工艺、手绘、喷色工艺、烫钻、贴亮片、钉珠等新型装饰手法和材料,给湘绣婚礼服带来全新的风貌。
设计师们在了解湘绣艺术的基础上对湘绣针法的精华进行放大应用,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突出湘绣的文化内涵,打造出高品位、高时尚和个性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婚礼服来,让传统艺术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背景下得到全新的发展。
三、结语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不论哪个国家,它的艺术特色都是在其民族艺术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有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不可能从别国的艺术中廉价移植、盲目模仿得来。湘绣婚礼服设计离不开湖湘文化的借鉴和启发,只有这样,湘绣这一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才能更好、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人的生活中,继续发挥它独特的魅力并长久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鲁 迅.鲁迅书信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2]李 俊主编.服装商品企划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郑珊珊.刺绣[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4]李湘树,李立芳.湖湘刺绣2:湘绣卷[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湘绣;针法;婚礼服;应用
从古至今,婚礼服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作为新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服饰,蕴藏了丰富的寓意,是装饰婚礼、点缀氛围、装扮新娘的重要手段,寄托了女人对美满爱情、未来生活的向往。它除了较强的功能性和标示性之外,还体现了女性时尚与性感的一面。婚庆服随着时间、地点、民族、民风的不同,其造型、色彩、装饰手法也不同。在当今中西文化结合的文化背景下,现代人对婚礼服的要求也不一样,她们崇尚个性化、有着民族特色的婚礼服,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婚礼服的品牌文化。
一、湘绣概述
中国刺绣是刺绣艺术中历史最悠久、技艺最精巧、材质最优良、题材最广泛、针法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中国刺绣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到清末民初时,人们将长沙的湘绣、苏州的苏绣、成都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称誉为“四大名绣”。 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从它诞生不久,就与宫廷文化、民间文化、士大夫闺阁秀文化并肩前行,它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几代艺人的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完整刺绣体系。
湘绣在传统的“四大名绣”中以写实著称,其物象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强调色彩的阴阳浓淡,在题材上以狮、虎等猛兽为主。与其他传统的刺绣相似,又有自己独到的特点。湘绣艺人为追求绘画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常在重现中国画艺术效果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创作,既保留中国画的笔墨神韵又增加了物体的真实感和立体效果,其绣面具有平、薄、细、密等艺术特征。湘绣的绣线色泽丰富,粗细相间,艺人善于利用不同绣线的光感对物体的本质进行细致的刻画,为了使绣后的物体生动并有出神入化的效果,常将丝线劈成千丝万缕,看不出色差,但绣后能突出物体的外形和内质且绣面的色彩有浓淡、明暗过渡变化,有绣品若画的特点。
湘绣的技艺之精巧、色彩之丰富、图案之精美,使其在服装设计中不管是作为点缀还是大面积装饰,都体现了穿用者独特的品位和鲜明的个性,也传递着一种文化的演绎和流动。湘绣使服装作品更体现出民族文化气息,既合乎潮流又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色彩。
二、湘绣针法应用研究
“刺绣的艺术性就在于线条、色彩及光影的表现,当刺绣艺人以缜密的巧思及纯熟的技艺,在针尖处排列组合时,线条便有了丰富的对话与表情。”湘绣就是通过针线的刻画来展现物体的精神内质,针法是湘绣的灵魂和生命,它的高超在于其千变万化的针法和色线的巧妙运用。不同的针法,表现出来的肌理效果不同;相同的针法,因操作方法、针脚的疏密长短不同和绣在不同的面料上,表现出来的质感、效果也不相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刺绣工具、技艺等方面得到了不断完善和丰富,为湘绣婚礼服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湘绣针法众多,在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以掺针、打籽针、齐针、滚针、钉线绣为主,根据不同的物体运用不同的针法,将物体的神情内质表现出来,使湘绣婚礼服展现独特的风采。湘绣婚礼服设计中在运用湘绣针法的同时可以与其他的装饰工艺如钉珠、手绘、印花、烫钻等结合,加强婚礼服的装饰效果。
1.掺针
掺针是湘绣最常用的针法,它具有绣面细腻平整、色彩过渡自然、物体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很好地体现物体的明暗变化,立体感强且呈现光面的效果。特别是表现皮毛的质感和花、叶的转折变化,姿态生动,质感强烈,细腻平服。如图1,在黄色光洁的真丝面料上用掺针绣制牡丹图案,结合小颗粒的钻装饰在婚庆服的前胸位置,将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典雅的气质充分体现,牡丹花在闪亮的钻的陪衬下,栩栩如生,掺针独特装饰艺术效果展现无疑,成了此婚礼服最大的亮点。
2.打籽针
打籽针是通过线条绕成圈状和颗粒状,分散或组合在一起表现物体,绣面突出,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肌理效果。打籽针有粗细之分,呈现出粗犷和细腻两种不同的风格。运用打籽针时绣线的材料可以多样化,如传统材料中的棉线、麻线、丝线,或现代材料中的毛线、人造丝、涤纶等,不同的材料产生不一样的光感和肌理效果。从立体的角度看,打籽针的绣面浮凸在底料上,与其他针法结合运用,形成丰富多彩的触觉肌理组织效果。如图2,用细打籽针绣制的花卉图案以点缀的方式装饰在婚礼服的前胸位置,花瓣的轮廓用金线勾勒出来,使整个绣面呈现光彩夺目且细腻的视觉效果,打籽的凸起与平面光亮的面料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
3.滚针
滚针主要用于绣叶脉、动物的须和鬓毛等,其特点是表现曲线转折时可灵活多变,线条流畅自然,能逼真地表现物体的质感。如图3,在婚礼服中运用滚针绣制的孔雀羽毛丰盈、动感十足,在表现孔雀时结合施针、散套针、齐针、盖针等多种针法使孔雀的质感、精神得到充分体现,整个绣面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色彩优雅,完美地展现了孔雀开屏的优美姿态,为婚礼服带来灵动的美,渲染了湘绣特有的文化内涵。
4.钉线绣
钉线绣是利用绣线在绣面上盘上图案的轮廓,用另一种同色或相近色的细线在绣料上钉牢,它将特殊的绣线钉在织物表面进行装饰,起到勾勒物象轮廓和强调图案的主题。钉线绣的绣法简单,装饰风格典雅大方,以前主要用做图案勾边和某些须蔓类线状纹样。因其凹凸肌理效果和独特的装饰风格,现今多用于服饰装饰中,因绣线的不同,钉线绣呈现出粗犷或精细的艺术效果。如图4中,用钉线绣的绣法将粗犷的棉线装饰在红色的婚礼服的臀腰部。毛茸茸的棉线与显光的化纤面料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粗犷的棉线钉绣在婚礼服上,凸显的花朵非常醒目、突出,富有立体效果,极富装饰性。
5.乱针
乱针是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的手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色彩变化。它的特点是线条活泼、变化多样、色彩丰富、形象逼真、层次感强。利用光和色的变化规律,通过丰富多变的针线表现绣品的线条美与立体感。如图5,以湘绣乱针为主要针法绣制的图案装饰在现代婚礼服上,将乱针的灵活性和丰富的层次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看似乱的乱针与优雅风格的婚礼服结合在一起别具特色。
运用湘绣针法时,应在了解湘绣每种针法的特征和绣后的效果的基础上,根据婚礼服的面料、刺绣的物体不同和婚礼服的风格选择与之对应的针法,运用现代时尚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多种材质、多种装饰工艺混合应用,如在湘绣针法运用的同时结合现代的丝带绣、立体花、印花工艺、手绘、喷色工艺、烫钻、贴亮片、钉珠等新型装饰手法和材料,给湘绣婚礼服带来全新的风貌。
设计师们在了解湘绣艺术的基础上对湘绣针法的精华进行放大应用,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突出湘绣的文化内涵,打造出高品位、高时尚和个性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婚礼服来,让传统艺术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背景下得到全新的发展。
三、结语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不论哪个国家,它的艺术特色都是在其民族艺术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有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不可能从别国的艺术中廉价移植、盲目模仿得来。湘绣婚礼服设计离不开湖湘文化的借鉴和启发,只有这样,湘绣这一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才能更好、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人的生活中,继续发挥它独特的魅力并长久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鲁 迅.鲁迅书信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2]李 俊主编.服装商品企划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郑珊珊.刺绣[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4]李湘树,李立芳.湖湘刺绣2:湘绣卷[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