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剑平:创新驱动“三驾马车”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的换挡期,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短期内会遇到减速调整的波动。
  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看来,从“形”的角度,中国经济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中国无论投资、消费还是出口,都有扩大需求的空间,其中的关键在于创新。

“形”和“势”的智慧


  中国新闻周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稳中有难”,你认为“难”在哪里?
樊剑平

  范剑平:中国经济从短期来讲还有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传统产业,其中房地产和外贸出口是中国传统产业的龙头。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销售逐步好转,但从8月份数据来看,房地产的投资增速还在下滑;由于整个世界形势不好,国外需求不足,中国的外贸出口比预想的要差。
  1998年开始房改,中国进入商品房时代,房地产市场成为中国内需的发动机;2001年加入WTO,又给中国装上一台出口外需的发动机。现在,这两台发动机都出现了问题,正逐渐减速,因此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
  与发达国家那种经济减速后所遇到的问题不同,目前中国是处于经济增速的换挡期,旧的发动机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需要更换一台新的发动机。
  由于传统产业占经济比重相对较大,最近几年,中国正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但目前只是刚刚冒头,产业还没有完全成型,还没有成为中国经济一个强劲有力的新发动机。
  在新旧切换的过程中,短期内会遇到减速调整的波动,所以从“形”的角度,中国经济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根据今年8月份的数据,有些指标低于预期,对此大家不必紧张,这个调整可能还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新旧动能转换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
  范剑平:从我们对经济跟踪分析的角度来讲,新旧动力仍在切换过程中,不仅是2015年,甚至可能包括2016年,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不会出现明显回升,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可能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因此,这两年非常关键,越是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越要沉住气,不能简单地放松银根,简单地实施短期刺激政策,因为这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去年,中国出台了很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也多是在培育新的增长点方面。中国不会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对抗,不会简单地用政策促进房地产,或用人民币大幅贬值促进出口,而是更着眼于长远: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经济结构中需要调整和淘汰的,无论内需还是外需,都交由市场决定。
  中央一再讲定向宽松,不是让资金放松后投入房地产等传统产业,而是将更多力量花在引导资金流向创新活动上。此外,将来还要做一些结构性减税、定向减税,把有限的政策资源用在激励创新上,而不是继续用在产能过剩行业,税务部门应更多地鼓励培养未来增长动力的税基,并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虽然短期会面临税收减少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结构调整到位后,创新增长动力一旦形成规模,税收所带动的经济活动提高,一定会带来更大回报。

科技创新是关键


  中国新闻周刊: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范剑平:从本质上来讲,经济增长还是从供给面来说更科学一些。过去习惯用“三驾马车”看增长空间,对中国来说,无论哪驾马车,根本还是要靠科技创新才能扩大起来。
  在投资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国内资金很丰富,但为什么大量的资金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其实最根本问题在于技术储备不足。过去中国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较大的时候,一些传统产业靠模仿和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市场竞争力。由于产能过剩,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到头了。
  但创新不同,比如同样是钢铁,建筑用钢是过剩的,但高端钢材由于没有技术,生产不出来,所以每年还要大量进口。因此,如果要继续增加对钢铁的投资,就应该把资金投到科技研发中,实现高端钢材的国产化,最终实现进口替代。因此,下一步,中国的投资应由对钢筋水泥的投资为主,逐步转向以科技研发的投资为主,这就需要政策上有相应调整,尽快建立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的政策体系。
  在消费方面,中国“大路货”的消费品也大多产能过剩,国内很多产品靠打价格战维持。但另一方面,类似苹果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一代代生产出来,却供不应求。因此,中国的老百姓并非不需要消费,而是消费需求已经升级,只有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满足消费者升级的消费需求,中国的消费需求才能扩大。
  在出口方面,中国的传统电子产品在国际上有非常大的市场占有率,但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产品却占有率不高。因此,扩大出口就要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中高端方面扩大市场需求。
  因此,过去总认为,只要扩大投资、消费、出口需求,就可以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其实关键就在于创新驱动这个动力,如果中国的科技进步了,装上了创新驱动这个新的发动机,那么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都存在扩大的空间。
  从长远来讲,技术增加的空间就是经济增长的区间,既要鼓励大企业、国家队的科技创新活动,也要鼓励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表达的是中国的政策取向,就是下一步政府政策支持的中心,不再是支持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支持创新。
  “双创”战略抓住了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根本,让大量找不到出路的闲置资金,和在虚拟中乱炒作的资金回流到实体经济中,通过创新活动,把潜在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变成现实的发展动力。   中国新闻周刊:鼓励创新还需要政策支持,你认为具体应包括哪些方面?
  范剑平:今年3月份,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一个大的顶层设计,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变成了具体政策。下一步,需要将这些政策方案一步步落实,让过去只能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的鼓励政策在全国推广,这就是巨大的政策驱动。
  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以来,一些好的鼓励创新政策得到了试点和实践。2014年12月份,国务院同意中关村“1 6”的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在全国推广,下一步,像这样的政策还会有很多。
  比如针对如何在新兴产业增加金融服务方面,中关村有灵活的金融政策安排,一方面对企业增加财政担保途径,帮助金融资金流入企业,万一企业出了问题,担保基金可以减少银行损失。
  另一方面,对知识产权可以质押贷款。过去在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工业,尤其依靠制造业时,银行贷款以抵押贷款为主;现在的中国经济更多地转向靠高科技企业,靠现代服务业企业来带动,原来那种抵押贷款模式就不适应了,因为高科技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才,而不是设备。因此必须改变融资方式,否则,一方面大量的资金闲置在银行找不到出路,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企业因得不到资金支持而难以发展。
  金融应该怎样支持高科技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我认为,政府和企业都要想办法,把资金引导到创新活动中去,不能光靠政府,更要发挥市场作用,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具有哪些优势?
  范剑平:中国要做创新驱动,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是人力资源优势。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经济下行和人口数量减少有关系,在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能超过其他国家,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口红利,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的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消失了。
  其实不是这样,那时候讲人口红利,只讲数量红利,而忽视了质量红利。实际上,中国人口红利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有两个指标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是人均期望寿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就为延长退休年龄创造了条件,从而缓解一部分人口数量红利下降压力。另一方面,人口红利更大的潜力来自于平均受教育年限。
  这些年,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在20-24岁阶段的中国年轻人中,受高等教育的比重比很多发达国家还要高,这就为未来的产业升级储备了高质量的劳动力。
  目前中国每年约有600万大学毕业生,从短期来讲,由于产业升级还没有完成,一些大学生还没有用武之地,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收入甚至没有农民工高。如果产业升级上去后,懂数控的大学生操作数控机床,肯定要比农民工的效率高。因此,过去中国的优势在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下一步,更多更好的工程师可能会是创新驱动后中国的人口质量红利。
  其次,储蓄率高,有较为充足的资金,可以投入科技创新。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人口多,市场大。中国这些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是世界最高的,中国市场也是增长潜力最大的,这个市场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是提供了更多的试错机会,比如一个生产手机的企业,想卖100万部手机,这在人口较少的国家可能比较困难,但在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达成目标相对比较容易。试错机会对企业初创期的发展是个非常好的市场哺育,这是大国优势,也是创新活动的优势。
其他文献
所谓的道尔顿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条未铺沥青的碎石子路。  这条路,南起阿拉斯加的利文古德,北至戴德霍斯,全长666公里,位于阿拉斯加最原始、最未开化的地方。整条路贯穿北极圈,只有两端和中间的寇德福特可以提供补给,剩下的时间,只有一望无际的苔原和群山陪伴,几乎可算美国最荒无人烟的路,被评为世界十大死亡公路之一。这个称号,让世界各地的探险者们趋之若鹜。  临行前,我们一遍遍阅读着网上的各种“道尔顿须知
这种镇定与羞涩、坦然与紧张、自信与敬畏的复杂气质,凝聚成一种超越青春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在这样的年龄才有资格拥有。  以前我总觉得,像“半个世纪”这类的词只适合说别人——那些秃头、长髯、满脸风霜的老者。由于漂泊的缘故,无休止的变化使我误觉岁月的流逝与自己无关。直到买裤子时腰围不得不加码,追车后觉得呼哧带喘,几天不刮胡子就满脸胡子茬,第一滴雨落下头皮就能够敏感地觉察……  不久前回国,一位昔日的好
“你们的票太难买了!”9月20日晚上,上海新天地笑果工厂演出的主持人刚走出来,底下的观众就喊了出来。  “我花800从黄牛那买的,听说还有炒到一两千的。”后排一个男观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笑果”微信小程序上,这场演出的票价为220~280元,不过目前可以查询到的所有演出场次,均显示“已售罄”。“确实是很难买,” 笑果文化首席编剧程璐为难地说,“我最近天天要拒绝很多向我求票的朋友,我也要不到票
4月7日,航拍下的贵州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犹如披在地球上的一条彩带。  4月份之后,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迎来最佳赏花期。该景区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天然杜鹃林带,景区内有马缨杜鹃、大白花杜鹃、水红杜鹃、露珠杜鹃等23个品种。赏春  3月30日,一列载着赏花客人的小火车在四川省德阳市紫藤花隧道穿行。  四川省德阳市紫藤花隧道位于旌阳区和海田园内,和海田园是一个“心”字形的花海隧道
6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市政府正式指导,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五届“低碳发展·绿色生活”公益展暨“2014中国低碳榜样”发布在京举行。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章新新出席活动并致辞。环保部
3月30日,在美国马里兰州芒特雷尼尔,一名男子乘滑板车经过在家门口演奏的一名大提琴手。图/法新  如果以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起点,新冠疫情目前已经持续了近3个月,这种持续的时间之长以及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完全可以比肩于人类历史上的一些大灾难,比如中世纪的黑死病、1918年的大流感、甚至是两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在一些媒体的文章里,已经早就将这次疫情
有一年采访“哲学乌鸦”黎鸣老先生,他和我谈到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四大绝望”。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黎鸣先生的具体表述,但实话实说,我对四大名著一直没什么好印象,《红楼梦》除外。  有此印象,恐怕和我对文学的理解有关。我素以为文学是关乎心灵的事。可是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经受了多少阴谋诡计!又学到了多少阴谋诡计!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人生成长的初年,我在国内没有读到过一本堪称哺育我
一个科级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供水总公司的原总经理马超群,其家中竟然搜出1.2亿元现金、30多公斤黄金,并拥有河北、北京等地的60余套房产手续。  他是作为“小官巨腐”的典型在被捕半年后披露出来的。中央第六巡视组组长王正富在向河北反馈巡视情况时多次提到,河北“小官巨腐”问题严重。  然而马超群这位副处级官员何以能成为亿元“巨贪”?北戴河这个具有特殊政治含义的度假地,是否又给予了马超群与众不同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作者:[加]卜正民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42元  如果熟悉卜正民的路数,人们一定不会对他从一张地图出发铺陈大航海时代的叙事感到突兀。当年他在其成名作《纵乐的困惑》里就曾从南京明城墙上的一块砖写起,将明朝的赋税徭役、社会管理和经济运行一路娓娓道来趣味十足。  卜正民自己也承认,他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讲述一幅地图,不是为了一个古董的巡回展览做宣传,而是以
“农村网红出圈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选题,这个选题也给了我机会,使我观察到很多平时没有机会观察到的社会生态,也让我重新思考了技术对社会关系形态的巨大影响。  虽然这篇文章里不乏一些批判性视角,但农村网红这个群体的出现,总体是让人感觉很欣喜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赋权,农村地区尝试自主整合地方资源,实现当地就业,改善商业环境与公共服务,这都是一些进步的趋向。这也是巧妇九妹的故事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