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该部分内容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也是WTO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探讨如何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倾销与反倾销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2-0183-02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课,该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的开始,主要由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与国际贸易方针、政策和措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WTO的规则贯穿着整本教材,因此,执教这门课程一定要非常熟悉WTO的历史背景、概念及规则,教材中绝大多数内容都与WTO知识相关联,而反倾销就是属于国际贸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反倾销规则也是WTO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则。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倾销与反倾销》课程中,主要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包括:
1.要求学生掌握反倾销的概念,因为反倾销的概念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基础部分,只有深刻理解这个概念,才能对WTO的关于反倾销的规则理解透彻
2.要求学生掌握WTO的《反倾销协议》中关于反倾销的具体规定,这部分内容是整堂课的重点核心内容,通过对WTO的《反倾销协议》中关于反倾销的具体规定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关于反倾销的游戏规则。
3.要求学生熟悉WTO的《反倾销协议》中的征收反倾销税的程序,在掌握了反倾销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大致了解WTO的《反倾销协议》中的关于征收反倾销税的程序。
4.要求学生通过对本堂课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当今反倾销的形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强调要学以致用,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学会指导实践,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和突破难点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不当,而且重点不明确,难点未突破,不但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不佳,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章节甚至整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必须从每一堂课着手,尽全力解决好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
在认真分析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在《倾销与反倾销》课程中的教学重点是: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件,即倾销是否存在,损害是否存在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这是WTO反倾销协议中最重要的内容,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三个基本要件,学生才能明白什么情况下进口国可以对出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出口商如何去应对反倾销,也就是刚才说到的游戏规则。
在《倾销与反倾销》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包括: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件、正常价值的确定及中国在确定正常价值时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
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在WTO规则中,三个基本要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如何理解倾销的确立、损害的确立及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确立等,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倾销的确定问题上,正常价值的确立也是一个较难理解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在确定正常价值时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要说清楚计划经济国家为什么价格不能代表商品的实际竞争能力,我国与WTO在这个问题上所签订的协议等,对学生来说也是较难理解的。
三、教法的分析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是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教法上,老师和学生要互为主客体,有时以教师为主体,设计安排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比较法、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讨论法、提问法、文章导读法,在以下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中还会加以说明。
四、学法的分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具体的学法是找资料、讨论法、自主探究法、阅读报刊杂志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第一个环节是课前的准备。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先布置任务:“反倾销在中国”,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找资料,包括国内外反倾销现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遭遇的反倾销的历史,以及反倾销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如何应对反倾销等,让学生对反倾销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充分认识这节课的重要性,在刚开始上课时,通过自由发言的方法,让学生把他们准备的资料展示出来。之后,我自己也准备了一个“反倾销在中国”的PPT,展示给学生。
第二个环节是介绍反倾销的概念,这是第一个重点,通过比较法来突破重点。首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倾销与补贴、倾销与反倾销这两对概念的区别,并通过自由讨论来谈自己的认识。在讲解概念时,一定要先讲倾销的概念,可以把补贴的概念拿来比较,不同的是一个是政府的行为,一个是企业的行为,相同的是都是通过对价格的干预达到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目的,而且它们都是WTO所界定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授权进口国一旦有足够证据并通过WTO所规定的程序就可以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通过比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这两个概念。
第三个环节是介绍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件是:倾销、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这个环节还涉及到一个难点,就是正常价值的确立。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什么情况下构成倾销,什么情况下构成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如何形成因果关系,尤其是进口国要打赢反倾销的官司,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反之,出口国只要能证明这三个条件有一个不成立就不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在分析的过程中,通过中国在这三个方面打赢官司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充满学习的欲望。
在案例分析中,还可以通过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再通过提问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正常价值的确立中,难点在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所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同样也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以及中国与WTO签署的15年计划经济的协议。
第四个环节是实施反倾销的程序,主要介绍WTO的关于反倾销的程序,因为这部分内容不是重点,简单带过就可以了。
第五个环节是布置课后的任务,通过两堂课的学习,学生对反倾销有了较深的认识,为了加深印象,我会给出一篇关于反倾销的比较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让他们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另外,我还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学生去查阅《国际商报》,去追踪某一个反倾销的案例,并写出一个追踪报告或写一篇关于反倾销的论文,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倾销与反倾销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2-0183-02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课,该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的开始,主要由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与国际贸易方针、政策和措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WTO的规则贯穿着整本教材,因此,执教这门课程一定要非常熟悉WTO的历史背景、概念及规则,教材中绝大多数内容都与WTO知识相关联,而反倾销就是属于国际贸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反倾销规则也是WTO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则。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倾销与反倾销》课程中,主要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包括:
1.要求学生掌握反倾销的概念,因为反倾销的概念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基础部分,只有深刻理解这个概念,才能对WTO的关于反倾销的规则理解透彻
2.要求学生掌握WTO的《反倾销协议》中关于反倾销的具体规定,这部分内容是整堂课的重点核心内容,通过对WTO的《反倾销协议》中关于反倾销的具体规定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关于反倾销的游戏规则。
3.要求学生熟悉WTO的《反倾销协议》中的征收反倾销税的程序,在掌握了反倾销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大致了解WTO的《反倾销协议》中的关于征收反倾销税的程序。
4.要求学生通过对本堂课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当今反倾销的形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强调要学以致用,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学会指导实践,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和突破难点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不当,而且重点不明确,难点未突破,不但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不佳,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章节甚至整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必须从每一堂课着手,尽全力解决好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
在认真分析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在《倾销与反倾销》课程中的教学重点是: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件,即倾销是否存在,损害是否存在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这是WTO反倾销协议中最重要的内容,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三个基本要件,学生才能明白什么情况下进口国可以对出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出口商如何去应对反倾销,也就是刚才说到的游戏规则。
在《倾销与反倾销》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包括: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件、正常价值的确定及中国在确定正常价值时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
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在WTO规则中,三个基本要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如何理解倾销的确立、损害的确立及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确立等,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倾销的确定问题上,正常价值的确立也是一个较难理解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在确定正常价值时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要说清楚计划经济国家为什么价格不能代表商品的实际竞争能力,我国与WTO在这个问题上所签订的协议等,对学生来说也是较难理解的。
三、教法的分析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是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教法上,老师和学生要互为主客体,有时以教师为主体,设计安排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比较法、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讨论法、提问法、文章导读法,在以下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中还会加以说明。
四、学法的分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具体的学法是找资料、讨论法、自主探究法、阅读报刊杂志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第一个环节是课前的准备。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先布置任务:“反倾销在中国”,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找资料,包括国内外反倾销现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遭遇的反倾销的历史,以及反倾销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如何应对反倾销等,让学生对反倾销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充分认识这节课的重要性,在刚开始上课时,通过自由发言的方法,让学生把他们准备的资料展示出来。之后,我自己也准备了一个“反倾销在中国”的PPT,展示给学生。
第二个环节是介绍反倾销的概念,这是第一个重点,通过比较法来突破重点。首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倾销与补贴、倾销与反倾销这两对概念的区别,并通过自由讨论来谈自己的认识。在讲解概念时,一定要先讲倾销的概念,可以把补贴的概念拿来比较,不同的是一个是政府的行为,一个是企业的行为,相同的是都是通过对价格的干预达到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目的,而且它们都是WTO所界定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授权进口国一旦有足够证据并通过WTO所规定的程序就可以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通过比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这两个概念。
第三个环节是介绍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件是:倾销、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这个环节还涉及到一个难点,就是正常价值的确立。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什么情况下构成倾销,什么情况下构成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如何形成因果关系,尤其是进口国要打赢反倾销的官司,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反之,出口国只要能证明这三个条件有一个不成立就不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在分析的过程中,通过中国在这三个方面打赢官司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充满学习的欲望。
在案例分析中,还可以通过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再通过提问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正常价值的确立中,难点在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所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同样也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以及中国与WTO签署的15年计划经济的协议。
第四个环节是实施反倾销的程序,主要介绍WTO的关于反倾销的程序,因为这部分内容不是重点,简单带过就可以了。
第五个环节是布置课后的任务,通过两堂课的学习,学生对反倾销有了较深的认识,为了加深印象,我会给出一篇关于反倾销的比较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让他们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另外,我还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学生去查阅《国际商报》,去追踪某一个反倾销的案例,并写出一个追踪报告或写一篇关于反倾销的论文,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