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比较内向,讷于言,从不恶语伤人,也不会说好话、软话。
  在我确诊得肝癌一周后,我说:“儿子,爸的病来得那么凶,还没听到你说过一句安慰的话。”
  “嗯,是吗?”他看了我一眼,很快把目光移开,不置可否。
  儿子是“70后”,整个童年,我和他妈妈都在工厂工作,厂休分别是周三和周四,除了国定假,从无在周日带他出去玩一玩(现在叫亲子游)。儿子很乖,去就近的外婆家吃饭,回家关上门做功课或独自玩耍。这怕也是他性格内向的一个原因。
  儿子读书不敏,是我一块心病。初中、高中,他都是在全区最差的中学。高三时,老师说:“我们学校没什么人能考上大学,帮大家安排职业吧。”培训数月,儿子去了著名的上海虹桥友谊商城,还參加了开张筹备。
  第一年他是兴奋的,回到家会说商城有什么活动,还见到了某位明星。第二年,他厌烦了。卖精品服饰,一班12小时,没几单生意,而且必须站直,不准交头接耳。“啄木鸟”明察暗访,违者张榜扣奖。他终于没能经受住职业考验,一天下班回家,他说:“爸,今天是两年合同到期续签的最后一天,我没签。”我急得直跺脚。
  找个工作有什么难的?儿子说。他投寄了不少求职简历,而能聘用他的只有“营业员”。他夹着饭盒去一个专卖店上班,收入减了一大块。
  社会给儿子上了第一课。他说:“爸,我想读书。”从高复班起,花了五六年业余时间,他总算拿到了大专和专升本文凭。
  我病后,关心我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很多,有的还在外地。为减少大家往来探病和挂念,我开了个博客。我第一次住院做介入化疗时,带上笔记本电脑。我对儿子说:“你弄个无线卡来,我好上网。”
  傍晚,他送来了一个移动宽带的无线上网卡,说是替我安装。捣鼓了一阵,网速很慢。他说:“这电脑不行。”我又捣鼓了一阵,把电脑中原装的网卡关了,网速就上去了。我说:“行了,可以了。”可他还是固执地说:“这电脑不行。”
  儿子已过35岁,高个儿,挺帅,未成家,也不愿谈对象,当爹妈的甚至无法为此与他沟通。他收入低,在他25岁前,我就开始为他攒钱,以支持他买婚房。见他不急,我就想,多积攒些再说吧。谁知,这船头一偏,就与买房梦渐行渐远,分道扬镳了。我在国企工作,中层管理人员,收入不算低,退休后打工,一年也可多进好几万元。但是,在飙升的房价面前,存款加上全家10年的辛苦钱,也只能望房兴叹。
  我给了儿子一份存折:“你如要买房,我帮着首付吧。”他“嗯”了一声,没接,让我收着。很多亲友劝我“倾家荡产”也要把房买了,我说我不敢。这次我病倒,我对老伴说,幸亏没去“倾家荡产”,否则怎么筹借治病的钱,没病死也得愁死。
  儿子去赴一个老同学的聚会,回来说:“6个同学,三个未婚,三个已婚,其中一位离异,一位不幸丧偶,总算有一位有个圆满的家。”这样的案例,折射了某种社会现象。儿子不愿结婚的真正原因,我实在不清楚。是不是既然力不从心,不如宁缺毋滥,而且,不想拖累父母?我已经不再过问儿子的事,老伴常叨叨,我劝老伴别再叨叨,由命吧。
  儿子现在的工作是在拿到大专文凭后自己找的,在一家还算正规的电脑公司做销售。儿子玩电脑玩得早,他不爱看书看报,爱看电器广告,对那些产品的型号、规格、配置、性能、价格,记得滚瓜烂熟。那天面试回家,我问他怎样,他说考官还没他知道的多。
  儿子的脑子绝对不活络,对他当销售,我没信心。然而,六七年过去,当身边活络的小同事们如走马灯似的一茬茬更替后,他站住了,有了业务人脉和重要的客户资源,升了职,基本工资加销售业绩,收入也有所提高。
  我生病后,我的老娘家公司对我十分关心,问我有无困难,可给予帮助。我对儿子说:“你慎重考虑一下,这是你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机会了,我也许可以为你推荐个铁饭碗。”他考虑片刻,婉拒了。他说:“爸,我适应了。”
  儿子不是一个“有大出息的人”,他为人本分、守诚,也没有超越自身能力所及的欲望。我不知道这是长处还是短处,但是我想,他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实实在在地继续自己的生活旅程。
  那天,儿子回家,捧了个盒。妻问:“是什么?”儿说:“电脑。给老爸买的,他那台用了多年了,换个新的。”
  儿子为我买笔记本电脑,这是第三台了。第一台是折价的NEC,因为我经常外出做质量审核,可以带上。第二台是ACER。这一台是VAIO,索尼,双核的。在病榻上,我用这台电脑敲打出了这篇博文:《儿子》。
  儿子自己在家用的电脑,还是那台旧的台式机。
  编辑 尼尼威
其他文献
有3个原因让我始终认为女人做菜不如男人做得好吃:一是女人做菜舍不得放油;二是女人炒菜掌握不好火候;三是女人做菜不敢用大火。舍不得放油,说好听点是会过日子,说不好听是吝惜;掌握不住火候,是技术不行;不敢用大火,则是胆小。  说实在的,下厨不是什么好事,春秋冬天还好说,夏天厨房里热得贼死。大老爷们下厨一般都赤膊上阵,常常热得像水兔子一般,浑身是汗,尤其是向热油锅里放葱花时溅起的油星落到肚皮上,如针扎似
期刊
他是中国首例核辐射案的受害者,历经七次手术后,从一个帅哥变成了双下肢高位截肢、左前臂截肢、右手只剩一个完整中指的残疾人。正当他想放弃生命时,一个姑娘向他走来,如一束阳光洒进了他的心田。沐浴着爱情,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撰写和出版了长篇著作。他是坚强的男孩宋学文,她是善良的女孩杨光,讲述他们故事的电影《站起来》已在北京电影院公映。     一个电话,  引来美好的第一面     宋学文今年3
期刊
1.多年后,她出席暗恋多年的他的婚宴。他风度翩翩,侃侃而谈,身旁是美丽动人的新娘。虽然看着不是滋味,但她也得走去祝贺一番:“多年不见了,你变得健谈了呢。以前你和喜欢的女孩子说话,舌头总打岔,现在能把这么漂亮的新娘娶回来,厉害!”他脸红耳赤起来:“真、真、真的吗?”   2.雪夜,他单膝跪地,右手捧着她最爱的红玫瑰,左手拿着戒指盒。她一脸幸福地说:“别闹了,这么多人。”他笑着说:“那你答应我了
期刊
男人要是闹洁癖,比女人有洁癖恐怖多了——这是小娅对新婚老公的评价。  这个男人,是小娅的第8号相亲对象。去年的春节假期,相了八回亲,让小娅身心俱疲,她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挑个稍微顺眼一点的定了吧,免得“五一”时再相八家亲。  不知是祈祷显了灵还是怎么的,第8号相亲对象看上去还真是顺眼。该人是医学博士,一路念书念到了29岁,刚刚工作两年多就被列入了大龄剩男行列。也许是在实验室呆久了,他身上总有一
期刊
她叫翟慧,湖南衡阳人。这是一场跨国之恋,恋着她的人,是英国一位名叫瑞克森的帅小伙。瑞克森是伯明翰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在维迪斯测控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   2008年12月的一天,瑞克森去看望父母,看到租住在父母家的中国留学生林菲的书桌上有一本名为《又来了,爱情》的书,这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小说的中文译本。他喜出望外,因为他已学习3年中文了,很想读一些这样的书。林菲很爽快,将书借给了他。  
期刊
从 2009 年央视春晚的小品《不差钱》开始,80 后编剧尹琪为赵本山连续三年进行了创作。在这三年的合作过程中,重压之下的尹琪都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赵本山又是怎样对待合作伙伴的呢?    小编剧初出茅庐,和喜剧大师合作    2009 年 1 月中旬的一天,离央视春晚直播还有 13 天,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中心创编室的年轻编导尹琪接到了师傅于清涌的电话:“一会儿,赵本山可能给你打电话。”这时已
期刊
2005年,著名作家刘心武首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对《红楼梦》进行颠覆性的分解,让全国掀起了一股“红楼热”。2010年3月11日,刘心武第四次“登坛”百家,他说:“是天国的妻子鼓励我再次析解《红楼梦》,也可以说这是为了怀念她。”   刘心武的妻子吕晓歌,原是一家印刷厂的装订工人。当年全国到处弥漫着打大仗的硝烟,参加“战备劳动”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吕晓歌生下孩子不久,就被派去参加“战备劳动”,
期刊
战火中的书信,我读过很多。有的让人流泪,有的让人血热,但总还能读懂。不过,有一封家信,我读不懂。   这个故事是一个老兵的儿子讲的,老兵曾是平北抗日根据地某部的一名班长。   1942年夏天,转战于海陀山区的部队收到一批军鞋军袜,都是当地老百姓做的。老兵给班里的战士发鞋时,发现其中一双用细绳捆着,他便把那双鞋留给了自己。待穿时,发现鞋里还垫着鞋垫,这是很少见的。   老兵抽出鞋垫
期刊
男人醒来的时候,感觉不大对劲。他的头很疼,很沉,迷迷瞪瞪。厨房里传来嘶嘶的声音,轻微,却连成一线,不断钻凿他的脑子。男人想去看,站起来,又一头栽倒,仿佛那是别人的躯体——他的神经,已经不受控制。    男人努力伸长脖子,朝厨房里看:气灶上放着水壶,火苗早已熄灭,然而煤灶阀门却仍然敞着,煤气源源不断从灶口喷涌而出。男人模糊的眼睛仿佛看到它的颜色,那颜色有些发红,如死神的舌头。    男人
期刊
19岁那年,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爱情,我第一次去北京。事情终究还是发展到了那一步,任我在男友的学校门口一直恳求着,他还是绝情地转身而去。夜幕中,我流干了泪,收回了所有希望,准备打道回府。    等我到了火车站,去南京的火车票已售完。幸运的是,还有一班去上海的火车。半夜的时候,我登上了列车。车厢里人很少,也很冷。由于心急来寻男友,我竟忘记带外套,只穿了件薄薄的长袖衫。一会儿的工夫,身上冻得不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