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研究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血清游离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并指导临床合理选用脂肪乳。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8例(A组10例,B组8例)全胃肠外营养(TPN)的新生儿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谱的变化。脂肪乳剂分别选用20%力保肪宁及20%英特力匹特。前者含有50%中链甘油三酯,后者只含长链甘油三酯。于TPN前及TPN满3天、5天取血清标本测定FFA。

结果

TPN满3天时,两组新生儿血清总脂肪酸(TFFA)、C18: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C18:2均有显著升高;TPN满5天时,A组TFFA恢复到TPN前的水平。TPN满3天及5天B组PUFA均高于A组。

结论

选用含50%中链甘油三酯的脂肪乳剂代谢较快,对指导临床选用有较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证实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世居藏族婴儿比汉族婴儿具有较强的维持体内氧供能力。方法采用动脉血氧饱和度仪在海拔3 658 m、大气压65.3 kPa(1kPa=7.5 mmHg)的拉萨市,对14例藏族婴儿和15例汉族婴儿,从出生到生后4个月在清醒、浅睡、深睡及吃奶4种状态下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1)两组婴儿出生后最初48小时内的SaO2均显示高水平状态,睡眠时SaO2低于清
为了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率、高危因素及预后,对14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与ROP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ROP 59例(40%);其中ROP1期32例(54%),ROP2期16例(27%),ROP3期11例(19%)。所有ROP3期患儿均患有散光或散光+近视。通过对用氧时间,出生体重等20种高危因素与ROP严重程度的综合分析,发现长期使用氧气和出生低体重是造成ROP的重要原因。建议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靶细胞。方法用两种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MCIX和G1NaCIX分别将人凝血因子IX cDNA转入小鼠C2C12成肌细胞中,观察凝血因子IX(FIX)cDNA表达及肌肉组织特异性增强子序列对表达的调控。结果带肌肉组织特异性增强子序列的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MCIX能使FIX cDNA在C2C12中的最高表达量24小时达640ng/106细胞,活性达90%,明显高于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和推动小儿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开展和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小儿肝病科1983年~1996年511例小儿肝活检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14岁,男:女为2.68:1。均采用一秒钟肝穿法,按1995年5月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标准分型。肝穿刺指征如下:(1)原因不明的各种小儿肝病,包括原因不明肝脾肿大。(2)各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迁延反复,血清病毒标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