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世纪》2004年第6期刊载王正元先生的《蒋介石兼理四川省主席》一文后廿以下简称“王文”卅,感到该文中有些错误之处。
1938年1月20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四川省主席刘湘在汉口万国医院病死。蒋介石早就想将四川政权拿到手,总下不了手。刘湘一死机会来了,他于1938年1 月23日急忙委心腹干将、四川人张群出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并兼任四川省主席。廿《 民 国川事纪要》第四卷38页卅王文说“主席空位,一直悬而未决”,实际上是刘湘死了三天就任命新的省主席,是最快的任命。川康实力派对蒋介石太快夺取四川政权非常不满。文中说:“对四川省主席一职,都垂涎三尺,争夺对手有川东邓锡侯、川西潘文华、集团军总司 命王缵绪、西康省主席等人,还有带兵出川的王陵基。”此时,邓锡侯为第22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对日作战,怎么邓锡侯在川东呢?说“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应为“44军军长王缵绪”。“西康省政府是1939年1月1日,在康定成立,刘文辉才当上西康省主席。”(《四川通史》第七册344页)王文把西康省建立,提前了一年时间。这时王陵基在成都任四川省保安处长、代理四川保安司令一职,还未出川抗战。
刘湘一死,蒋介石急忙发布任命张群为四川省主席和裁撤川康绥靖公署的两道命令,立即遭到刘湘军事集团核心组织——武德学友会的负责人王陵基、潘文华和代理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钟体乾、代理四川省主席邓汉祥及其他川军实力派的反对。他们召集会议讨论,一致反对张群主川,反对裁撤川康绥靖公署,决定全川军人一致行动,断定蒋介石绝对无法从抗战前线分兵回来对付四川,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坚持到底,蒋介石非收回成命不可。当夜全成都城内外张贴了标语,反对张群任四川省主席,并举行游行示威。由川军师长彭焕章领衔 ,率领留17名川军旅长,发出以张群不洽舆情,请收回成命的通电。
留在汉口的刘湘的参谋长傅常、省府财政厅厅长刘航琛和卢作孚作为代表去见蒋介石,经过反复商议, 并在川军将领坚持收回成命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才同意不裁撤川康绥靖公署。同时,只好任命张群为重庆行营主任。蒋介石已决定国民政府迁四川重庆,需要川康实力派的支持。他不能不作出让步。3月2日,国民政府特派邓锡侯为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民国川事纪要》 四卷41页)。至于四川省主席一职,经过协商推举刘湘的部将王缵绪担任。4月26日,蒋介石又下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因担任中央重要职务,一时不克赴川就职,经行政院本日会议决议 ,由王缵绪代理四川省主席。(《民国川事纪要》四卷页48)据上述史书记载,刘湘死后, 是由王缵绪任四川省主席,蒋介石根本没有兼理四川省主席。王文引用国民政府“明令”:“蒋介石兼理四川省主席,并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主任贺国光兼理四川省政府秘书长,主席因公不在,秘书长代行主席职务。”这些均属误记。而据《民国大事日志》第三卷597页记载:“1939年2月1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结束 ,另于成都、西昌设委员长行辕,派贺国光、张笃伦分任主任。”该书第三卷733页记载,“1946年2月23日,派贺国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主任。”这说明贺国光任西昌行辕主任是1946年,决不是1938年。由此可见,作者引用的“明令”是不可信的。
下面说说蒋介石为何兼四川省主席的历史事实。
王缵绪当上四川省主席后,为了一心投靠蒋介石,出卖川康实力派的利益,将自己与刘文辉 、邓锡侯、潘文华、王陵基和云南省主席龙云在成都商定的联合抗蒋的协定,报告了蒋介石。王缵绪上台后,在会上诋毁死去的上司刘湘,又公开谩骂师长刘树成、周成虎和建设厅长何北衡、财政厅长甘绩镛,而且王的小妾公开卖官等,这一切都不得人心。
193年6月初,川康实力派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决心倒王缵绪,各部代表分别为刘部代表邵石痴、邓部代表马毓智、潘部代表彭焕章。由川康绥靖公署参谋长马毓智约集,在东门外放生池召开第 一次会议,有师长刘树成、彭焕章、刘元塘、杨晒轩、陈兰亭及黄冈、邱翥双等20余人到会。大家对王缵绪主持川政措施荒谬,一致表示愤慨。马毓智立拨两千元作活动费。第二次会议在江汉路邵石痴住宅召开,参加者为师长谢德戡、彭焕章、刘元塘、刘树成、周成虎等少数人员。决定事项为:(1)草拟反王通电,不用通电,只采密陈方式;(2)如发生军事行动, 推谢德戡为总指挥;(3)派黄冈赴渝,联系成渝双方共策进行;(4)严守秘密以邵宅及任家巷潘文华之弟潘昌猷的住宅作为经常商议的地方。
黄冈来渝后约刘、邓、潘三部驻渝代表冷杰生、赵巨旭、刘航琛、石体元、姚仲良、邱甲、黄应乾、吴晋航等,黄冈报告了成都商谈的情况,决定联系有关方面,宣传王的罪恶,并多次在康宁路冷宅和金州别墅赵巨旭住宅会谈,三部团结,气氛热烈。1939年8月4日晚,彭焕章打电话向潘昌猷说:“电文及各项均已准备就绪,是否将电文发出?”潘昌猷答复说:“ 电应立发,王必垮台。”8月5日,驻川川军七个师师长谢德戡、杨晒轩、彭焕章、周成虎、 刘树成、刘元塘、刘元琮联电攻击王缵绪措施不当,促其辞职。(《民国川事纪要》四卷73 页)电文历数王的罪恶,主要为:(1)挑拨中央与地方感情,企图坐收渔利,攘夺川康政权, 归己掌握。(2)征兵征实,扰民害民。(3)侮辱出征军人家属。(4)招权纳贿,卖官鬻爵。(5)任用私人,树立党羽。请速撤换,以平民愤,并请遴选川中德望优隆之人士,主持省政 ,用顺舆情。此电既反对王缵绪,同时也在拒绝张群,各将领均主由潘文华继任省政。
在成都方面,刘树成师驻简阳,徐正刚旅进驻棋盘山,驻邛崃的部队前进到新津宝子山。刘元塘师派部队由双流县向簇桥前进,谢德戡师由新都进驻天回镇,向成都警戒。彭焕章师驻省城部队作好战时戒备。刘树成出外会客,改乘大卡车,车上架机关枪,如临大敌。成都谣言四起,说连郊区的袍哥队伍都开进成都了,又说陈诚要派二百架飞机轰炸成都,造成人心浮动,形势紧张。
蒋介石在重庆接到七位师长反王缵绪的电报,生气地说:“川军这几个烂师长又出岔子了!” 他指示成都行辕主任贺国光,会同邓锡侯和川鄂边区绥靖主任潘文华共挽危局。邓锡侯召集各将领谈话,嘱以维持各地治安,静候中央解决。8月初,七位师长赴新津纯阳观忠孝堂歃血为盟廿杀雄鸡,喝血酒卅。刘树成对来劝解的魏廷鹤说:“一切要王缵绪先下台再说!”
蒋介石最怕前方在抵抗日军的进攻,后方又起火乱起来,他在重庆召见王缵绪,要他辞职赴前线抗战,王缵绪只好同意。蒋介石又召见邓锡侯、潘文华,告以王缵绪去抗战,并说:“川省主席,我要自兼,不是说着玩的!”邓、潘表示欢迎。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对蒋说:“你 既为行政院长,便不应兼理四川省主席!”蒋介石说:“院长我可以不做,川省主席不能不兼!”他的算盘是抗战以来,大片国土沦陷,只剩西南四省。四川是最大的省,国民政府又在四川,他已拿到手的四川政权不会轻易交给不可靠的人。四川人反对王缵绪、张群,自己出来兼理四川省主席才搁得平,无人敢出来反对。蒋介石又问潘文华,四川人不满张群的原因是什么,潘文华回答:“岳军廿张群号卅离川太久了,大家不理解他,所以无感情!”
9月16日,四川省主席王缵绪同甘绩镛等由渝返蓉。王氏发表谈话,谓此次赴渝,述职聆训。年来奉命主持川政,以德薄能鲜,对政务推行,未能积极迈进,有负中枢期望,深觉惶悚。故在渝时曾引咎自动请缨抗战。况川军袍泽,在前方杀敌,历时已久,辛苦备尝,本人亦 亟思驰赴前方,慰劳将士云。(《民国川事纪要》四卷78页)
9月19日,国民政府命令:(一)卅四川省政府主席王缵绪,志切抗战,请缨出川,恳辞主席职 务,英勇卫国,殊堪嘉尚。王缵绪应准率部驰赴前方……在出征期间,所有四川省政府主席 职务,着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兼理……(五)任命贺国光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六)任命贺国光兼四川省政府秘书长。(《民国川事纪要》四卷78页)
10月7日,蒋委员长兼理四川省政,该日到省府视事。
10月15日,四川省政府主席蒋介石发表“告四川省同胞书”。第一、愿全省贤达与知识人士,领导社会,转移风气,自来振衰起敝,每以移风易俗为之先,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风动草偃,乃能蔚为风习,人知自奋;第二,今日川政要务,厥在休养生息,然休养生息之道,决非姑息苟安,而生息之本,乃在勤劳严肃;第三、为拯救川民,誓必厉行禁政, 肃清烟毒,此为中正所欲特别申言,而愿我全省军民切实遵行之一事。
12月5日,蒋介石手订了四川施政纲要。
12月12日,王缵绪到前线任29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抗战。蒋介石自兼理四川省主席,除在重庆处理行政院、军事委员会工作外,经常到成都处理川省公务。他不在成都时,由秘书长贺国光代行主席职权。
1940年11月13日,行政院举行第490次会议,通过院长提议要案如下:兼理四川省政府主席蒋中正请辞兼职拟照准,任命张群兼理四川省政府主席案,派张群为成都行辕主任,又派贺国光为宪兵司令兼重庆卫戍副总司令案,李肇甫为四川省政府秘书长。(《民国川事纪要》 四卷131页)
经过几年的波折,张群任四川省主席命发表后,立即就职。当天深夜,成都全城张贴标语传单,反对张群主川,并且诋其家世廿辱骂张为龟儿子卅。成都警察局长戴项仪将标语、传单分别送张群阅看。张群脸色顿时沉重。后得报,是曾任成都市长、省教育厅长的杨全宇所指使。后因合川囤谷案发生,杨全宇被军委会扣押重庆,张群电蒋介石有“不杀杨全宇则物价殊难稳定”之语,杨全宇终于被枪决。张群一上任就当了6年的四川省主席。
1938年1月20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四川省主席刘湘在汉口万国医院病死。蒋介石早就想将四川政权拿到手,总下不了手。刘湘一死机会来了,他于1938年1 月23日急忙委心腹干将、四川人张群出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并兼任四川省主席。廿《 民 国川事纪要》第四卷38页卅王文说“主席空位,一直悬而未决”,实际上是刘湘死了三天就任命新的省主席,是最快的任命。川康实力派对蒋介石太快夺取四川政权非常不满。文中说:“对四川省主席一职,都垂涎三尺,争夺对手有川东邓锡侯、川西潘文华、集团军总司 命王缵绪、西康省主席等人,还有带兵出川的王陵基。”此时,邓锡侯为第22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对日作战,怎么邓锡侯在川东呢?说“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应为“44军军长王缵绪”。“西康省政府是1939年1月1日,在康定成立,刘文辉才当上西康省主席。”(《四川通史》第七册344页)王文把西康省建立,提前了一年时间。这时王陵基在成都任四川省保安处长、代理四川保安司令一职,还未出川抗战。
刘湘一死,蒋介石急忙发布任命张群为四川省主席和裁撤川康绥靖公署的两道命令,立即遭到刘湘军事集团核心组织——武德学友会的负责人王陵基、潘文华和代理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钟体乾、代理四川省主席邓汉祥及其他川军实力派的反对。他们召集会议讨论,一致反对张群主川,反对裁撤川康绥靖公署,决定全川军人一致行动,断定蒋介石绝对无法从抗战前线分兵回来对付四川,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坚持到底,蒋介石非收回成命不可。当夜全成都城内外张贴了标语,反对张群任四川省主席,并举行游行示威。由川军师长彭焕章领衔 ,率领留17名川军旅长,发出以张群不洽舆情,请收回成命的通电。
留在汉口的刘湘的参谋长傅常、省府财政厅厅长刘航琛和卢作孚作为代表去见蒋介石,经过反复商议, 并在川军将领坚持收回成命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才同意不裁撤川康绥靖公署。同时,只好任命张群为重庆行营主任。蒋介石已决定国民政府迁四川重庆,需要川康实力派的支持。他不能不作出让步。3月2日,国民政府特派邓锡侯为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民国川事纪要》 四卷41页)。至于四川省主席一职,经过协商推举刘湘的部将王缵绪担任。4月26日,蒋介石又下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因担任中央重要职务,一时不克赴川就职,经行政院本日会议决议 ,由王缵绪代理四川省主席。(《民国川事纪要》四卷页48)据上述史书记载,刘湘死后, 是由王缵绪任四川省主席,蒋介石根本没有兼理四川省主席。王文引用国民政府“明令”:“蒋介石兼理四川省主席,并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主任贺国光兼理四川省政府秘书长,主席因公不在,秘书长代行主席职务。”这些均属误记。而据《民国大事日志》第三卷597页记载:“1939年2月1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结束 ,另于成都、西昌设委员长行辕,派贺国光、张笃伦分任主任。”该书第三卷733页记载,“1946年2月23日,派贺国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主任。”这说明贺国光任西昌行辕主任是1946年,决不是1938年。由此可见,作者引用的“明令”是不可信的。
下面说说蒋介石为何兼四川省主席的历史事实。
王缵绪当上四川省主席后,为了一心投靠蒋介石,出卖川康实力派的利益,将自己与刘文辉 、邓锡侯、潘文华、王陵基和云南省主席龙云在成都商定的联合抗蒋的协定,报告了蒋介石。王缵绪上台后,在会上诋毁死去的上司刘湘,又公开谩骂师长刘树成、周成虎和建设厅长何北衡、财政厅长甘绩镛,而且王的小妾公开卖官等,这一切都不得人心。
193年6月初,川康实力派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决心倒王缵绪,各部代表分别为刘部代表邵石痴、邓部代表马毓智、潘部代表彭焕章。由川康绥靖公署参谋长马毓智约集,在东门外放生池召开第 一次会议,有师长刘树成、彭焕章、刘元塘、杨晒轩、陈兰亭及黄冈、邱翥双等20余人到会。大家对王缵绪主持川政措施荒谬,一致表示愤慨。马毓智立拨两千元作活动费。第二次会议在江汉路邵石痴住宅召开,参加者为师长谢德戡、彭焕章、刘元塘、刘树成、周成虎等少数人员。决定事项为:(1)草拟反王通电,不用通电,只采密陈方式;(2)如发生军事行动, 推谢德戡为总指挥;(3)派黄冈赴渝,联系成渝双方共策进行;(4)严守秘密以邵宅及任家巷潘文华之弟潘昌猷的住宅作为经常商议的地方。
黄冈来渝后约刘、邓、潘三部驻渝代表冷杰生、赵巨旭、刘航琛、石体元、姚仲良、邱甲、黄应乾、吴晋航等,黄冈报告了成都商谈的情况,决定联系有关方面,宣传王的罪恶,并多次在康宁路冷宅和金州别墅赵巨旭住宅会谈,三部团结,气氛热烈。1939年8月4日晚,彭焕章打电话向潘昌猷说:“电文及各项均已准备就绪,是否将电文发出?”潘昌猷答复说:“ 电应立发,王必垮台。”8月5日,驻川川军七个师师长谢德戡、杨晒轩、彭焕章、周成虎、 刘树成、刘元塘、刘元琮联电攻击王缵绪措施不当,促其辞职。(《民国川事纪要》四卷73 页)电文历数王的罪恶,主要为:(1)挑拨中央与地方感情,企图坐收渔利,攘夺川康政权, 归己掌握。(2)征兵征实,扰民害民。(3)侮辱出征军人家属。(4)招权纳贿,卖官鬻爵。(5)任用私人,树立党羽。请速撤换,以平民愤,并请遴选川中德望优隆之人士,主持省政 ,用顺舆情。此电既反对王缵绪,同时也在拒绝张群,各将领均主由潘文华继任省政。
在成都方面,刘树成师驻简阳,徐正刚旅进驻棋盘山,驻邛崃的部队前进到新津宝子山。刘元塘师派部队由双流县向簇桥前进,谢德戡师由新都进驻天回镇,向成都警戒。彭焕章师驻省城部队作好战时戒备。刘树成出外会客,改乘大卡车,车上架机关枪,如临大敌。成都谣言四起,说连郊区的袍哥队伍都开进成都了,又说陈诚要派二百架飞机轰炸成都,造成人心浮动,形势紧张。
蒋介石在重庆接到七位师长反王缵绪的电报,生气地说:“川军这几个烂师长又出岔子了!” 他指示成都行辕主任贺国光,会同邓锡侯和川鄂边区绥靖主任潘文华共挽危局。邓锡侯召集各将领谈话,嘱以维持各地治安,静候中央解决。8月初,七位师长赴新津纯阳观忠孝堂歃血为盟廿杀雄鸡,喝血酒卅。刘树成对来劝解的魏廷鹤说:“一切要王缵绪先下台再说!”
蒋介石最怕前方在抵抗日军的进攻,后方又起火乱起来,他在重庆召见王缵绪,要他辞职赴前线抗战,王缵绪只好同意。蒋介石又召见邓锡侯、潘文华,告以王缵绪去抗战,并说:“川省主席,我要自兼,不是说着玩的!”邓、潘表示欢迎。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对蒋说:“你 既为行政院长,便不应兼理四川省主席!”蒋介石说:“院长我可以不做,川省主席不能不兼!”他的算盘是抗战以来,大片国土沦陷,只剩西南四省。四川是最大的省,国民政府又在四川,他已拿到手的四川政权不会轻易交给不可靠的人。四川人反对王缵绪、张群,自己出来兼理四川省主席才搁得平,无人敢出来反对。蒋介石又问潘文华,四川人不满张群的原因是什么,潘文华回答:“岳军廿张群号卅离川太久了,大家不理解他,所以无感情!”
9月16日,四川省主席王缵绪同甘绩镛等由渝返蓉。王氏发表谈话,谓此次赴渝,述职聆训。年来奉命主持川政,以德薄能鲜,对政务推行,未能积极迈进,有负中枢期望,深觉惶悚。故在渝时曾引咎自动请缨抗战。况川军袍泽,在前方杀敌,历时已久,辛苦备尝,本人亦 亟思驰赴前方,慰劳将士云。(《民国川事纪要》四卷78页)
9月19日,国民政府命令:(一)卅四川省政府主席王缵绪,志切抗战,请缨出川,恳辞主席职 务,英勇卫国,殊堪嘉尚。王缵绪应准率部驰赴前方……在出征期间,所有四川省政府主席 职务,着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兼理……(五)任命贺国光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六)任命贺国光兼四川省政府秘书长。(《民国川事纪要》四卷78页)
10月7日,蒋委员长兼理四川省政,该日到省府视事。
10月15日,四川省政府主席蒋介石发表“告四川省同胞书”。第一、愿全省贤达与知识人士,领导社会,转移风气,自来振衰起敝,每以移风易俗为之先,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风动草偃,乃能蔚为风习,人知自奋;第二,今日川政要务,厥在休养生息,然休养生息之道,决非姑息苟安,而生息之本,乃在勤劳严肃;第三、为拯救川民,誓必厉行禁政, 肃清烟毒,此为中正所欲特别申言,而愿我全省军民切实遵行之一事。
12月5日,蒋介石手订了四川施政纲要。
12月12日,王缵绪到前线任29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抗战。蒋介石自兼理四川省主席,除在重庆处理行政院、军事委员会工作外,经常到成都处理川省公务。他不在成都时,由秘书长贺国光代行主席职权。
1940年11月13日,行政院举行第490次会议,通过院长提议要案如下:兼理四川省政府主席蒋中正请辞兼职拟照准,任命张群兼理四川省政府主席案,派张群为成都行辕主任,又派贺国光为宪兵司令兼重庆卫戍副总司令案,李肇甫为四川省政府秘书长。(《民国川事纪要》 四卷131页)
经过几年的波折,张群任四川省主席命发表后,立即就职。当天深夜,成都全城张贴标语传单,反对张群主川,并且诋其家世廿辱骂张为龟儿子卅。成都警察局长戴项仪将标语、传单分别送张群阅看。张群脸色顿时沉重。后得报,是曾任成都市长、省教育厅长的杨全宇所指使。后因合川囤谷案发生,杨全宇被军委会扣押重庆,张群电蒋介石有“不杀杨全宇则物价殊难稳定”之语,杨全宇终于被枪决。张群一上任就当了6年的四川省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