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腹膜透析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齐鲁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滴注铁剂治疗腹膜透析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腹膜透析贫血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6月腹膜透析贫血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贫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腹膜透析贫血患者贫血的相关临床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应用PICC治疗,观察组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而且要重视设计练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碰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教育应运而生。近年来,不少教师开始重视生命科学与教育理论的联系,努力将课堂变为生态化的课堂。根据“构建生态课堂,提升生命质量”的现代教育观,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三大特点:自然和谐、生命灵动与整体提升。构建生态课堂,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来看待,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育工作,而是教师的一份人生经历。教师站在生命的高度构建数学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上数学课堂,
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创造活动。一个人的写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投入、独特构想、语言表达等因素。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气质特点,他们在感受生活、表达情感、思维方式等方面就必然表现出个体差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高度重视这些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引导学生写出充满个性的好作文。  一、采取观察法,确定学生气
说起写作文,学生就会摇头。问起为什么害怕写作文,答案基本统一:不知道写什么。有时看着学生的作文,白话、空话、套话一堆,都是拼凑起来的文字,没有自己的思想,笔者就会为学
目的:探讨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对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我院精神科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要求: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然而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习作内容比较空洞,缺乏具体、形象的描述,缺少真实的情感流露。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进行细致的观察,不善于捕捉细节、恰当地表达真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捕捉细节、表达真情呢?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观察,捕捉细节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