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JAK2、CALR、MPL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JAK2、CALR、MPL基因突变分析。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7年10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血液科和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8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病理组,另外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血液科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PCR技术检测两组中JAK2、CALR、MPL基因突变情况,并对其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病理组JAK2 V617F突变阳性患者占58.6%,健康组占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JAK2 12号外显子突变阳性患者占24.1%,健康组占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MPL突变阳性患者占18.4%,健康组占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CALR突变阳性患者占19.5%,健康组占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JAK2 V617突变组、JAK2 12号外显子突变组、MPL突变组、CALR突变组、及JAK2、CALR、MPL基因突变均阴性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显示,各组之间男女比例、年龄及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在JAK2、CALR、MPL基因突变均阴性组与JAK2 V617突变组、MPL突变组、CALR突变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在JAK2、CALR、MPL基因突变均阴性组与JAK2 12号外显子突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红蛋白浓度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JAK2、CALR、MPL基因突变检测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对早产儿出院后早期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情绪发育等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早产儿出院后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临床资料与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86例出生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为早产儿组,随机选取同期定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体检的健康足月儿为足月儿组,在早产儿矫正生理月龄与足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胸科手术中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和安全的用药方法.方法 选择行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四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A组:麻醉前右美托咪定+关胸前布比卡因;B组:麻醉前右美托咪定+关胸前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C组:麻醉前0.9%氯化钠+关胸前布比卡因;D组:麻醉前0.9%氯化钠+关胸前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分别记录右美托咪定或
目的 观察术中置管连续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胸手术患者共计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椎旁阻滞53例(椎旁组)和硬膜外阻滞53例(硬膜外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行开胸手术.椎旁组在手术结束前由术者在直视下于背部经皮穿刺,以硬膜外导管留置于手术侧椎旁间隙中;硬膜外组则由麻醉师于术前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所有病例均选择T5~T6间隙,术后均以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