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地基与基础》课程中加强实验与信息化整合的探析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基与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建筑相关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研究对象比较复杂,理论知识较多,公式、假设条件、多学科相交叉等特点。如何把这门课程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使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理论,又能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门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如何把《地基与基础》这门课程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使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理论,又能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门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
   关键词:地基与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训;实验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全面展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营造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以“发展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为主题,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
  高职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鲜明的特点就是一种就业教育,而《地基与基础》是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本课程涵盖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等多门学科,内容广泛,综合性强,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因此加强实验与课程的整合。
  一、教学目标
  准确掌握土的力学性质指标等基本概念及换算关系,熟悉地基和基础处理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又具有团队精神。使学生具有应用简单的土力学计算原理进行一般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质量验收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善于组织团队,共同完成技术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二、现状分析
  目前,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结合《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于纯理论知识接收能力不强,复杂的公式推导接收较困难,直接造成了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减少,教学收效不明显;二是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相冲突,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满足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课程增加了教学内容,扩展了限定的专业;三是教学方式相对单一,80%的教学任务都是在课堂上以理论的形式完成的,实践和实验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少,直接影响学生对土力学的基本理论的认知;四是缺少创新教学,多数教师还是以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为主,缺少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极大的限制了近些年来一些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三、《地基与基础》实验课程简述
  《地基与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室内实验,即:实验一:土的基本物理指标测定;实验二:砂粒级配曲线试验;实验三:土的压缩(固结)试验;实验四:直接剪切试验。以上四个实验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只能以演示教学的形式来完成,而学生没有直接参与到试验中,因此,教学与实践缺少联系环节,从而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缺少对基本实验的操作能力,导致了学校实验室设备利用率降低。
  四、加强课程核心内容与实验、实训相结合
  考虑到部分高职学生基础较弱,但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理论基础课程部分的讲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分组进行实验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地基与基础》这门课程的开始部分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部分教学内容上由于理论性较强,因此,可结合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从而降低枯燥的基本理论。在基础工程部分,学生往往缺少对该部分结构的认识和了解,针对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如果把纯理论的教学课堂搬到施工现场,或者是把施工现场通过信息化技术转移到课堂上,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信息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奠定重要要素,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1)案例教学是本课程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工程案例随时都可以融入我们的教学课堂,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增加案例教学的与时性。(2)现场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大部分院校仅能通过有限的认识实习完成现场教学,而各个课程的开课时间又不尽相同,往往导致认识实习与课程教学脱钩,不能够完全达到现场教学的教学目的,但随着办学条件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院校开始建设施工现场教学基地,这样就可以通过校内的半成品现场,来完成教学课堂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知识的认知。(3)任务驱动法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要完成的项目可以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相关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他们对关的力学性质指标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 张小军.浅谈高职高专地基基础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7,(20):235-236.
  [2] 邵政胜.地基与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9
其他文献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风险预控是风险预控管理的核心理念,安全教育是风险预控管理的推进的重要手段,强化全方位、全员的安
随着行业和企业的改革发展进程深入推进,带来了经济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职场发展、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日渐出现多元化的局面。团员青年群体的组织结构、思想
期刊
摘 要: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突破工学结合的困境,积极创新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的外经贸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工学结合;模式创新  一、工学结合模式内涵分析  工学结合模式就是以职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摘 要:本文,笔者将对现阶段大多数企业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职工培训;存在问题;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一)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1)培训内容的陈旧。很多企业忙于日常生产,往往忽略职工培训这一重要板块,因而对职工培训投入的经费也少。相关领导人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往往不能突破个人认识与传统经验的局限,习惯性沿袭老一辈的培训内容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护理的护理对策。 方法 通过术后一般护理、动脉血管穿刺护理、活动护理、大小便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六个方面讨论PCI术后护理及方法及意义入住CCU后的护理要点。 结论 良好的PCI术后护理工作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及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后期家庭康复健康行为依从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PCI术治疗 术后护理 护
加强水政监察工作是促进水利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维护正常水利事业秩序的核心。随着资源水利和现代水利建设的稳步推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成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
目的 确定雄激素受体 (AR)和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R)在大鼠睾丸中的细胞定位和表达变化。 方法 利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 ,在成年大鼠睾丸冰冻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 ;同时利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选择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建立健全的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要求的基础。本文剖析了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中考评机制的意义,介绍了基层党建工作中考评机制的现状,并找出了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