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十多年来,邯郸市邯山区渚河路小学(以下简称渚小)一直在努力探索教师有效评价体系。渚小在校本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教师有效的评价考核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师评价考核具有导向、监督、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多重功能,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渚小实施的教师有效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 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弘扬教师个性、参悟生命价值,是教师有效评价的着力点
渚小围绕“为什么要进行教师有效评价”、“对教师哪些方面进行有效评价”、“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等核心问题展开大讨论和大思辨,全校员工统一了思想,统一了方法,统一了目标,确立了正确的评价理念,教师有效评价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1.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价值意义
学校在对教师有效评价之前,首先让教师认识到评价教育教学行为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帮助教师弘扬个性和生命价值。
2.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反映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但二者之间并非直接的正相关。在评价中,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不能忽视或夸大教师教学行为在学生取得好的成绩的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多个维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渚小设计了一级指标4项(德、能、勤、绩)和26项二级指标。
3.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措施
在评价程序方面,始终遵循通过各种形式,让教师了解评价的内容、方法、目的等,然后对教师进行评价,最后反馈结果并提出改进策略。这样就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调控、激励、引导等功能。
4.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保障机制
一是教师有效评价确保全员性、民主性。渚小每学期都定期召开教代会,让全体教师参与学校考核制度的修改与完善,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提案,退回给提案人并逐一回复原因,对比较合理的建议,提交大会审议后落实。在全员、民主参与下的考核制度实施后,使《教师考核评价细则》更加完善合理,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从而发展了教师个性,强化了竞争意识,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形成了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教师有效评价力求公正性、公平性。在落实教师有效评价制度的过程中,公正、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名教职员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教师有效评价力求时效性、一贯性。为更加合理落实渚小评价制度中“平时评价考核与定期评价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渚小在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家长层面还相应开展了平时的时效性评价工作,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渚小的总体评价机制,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师有效评价的时效性、一贯性,正是科学评价所倡导的过程性评价,这种过程性评价融入了教师的教学生命,促进了教师的终身学习。
二、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法宝:践行教师有效评价的“五化”是教师有效评价的落脚点
渚小结合本校实际,坚持“评价内容科学化、评价标准务实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过程实效化、评价结果激励化”,制定了《渚河路小学教师考核评价细则》。十多年来,结合各阶段教育内容和学校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完善评价内容和标准,使教师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学校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逐步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
1.评价内容科学化
评价内容突出“双十”。即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十心立德”和“十力提能”(学习力、研究力、驾驭力、感染力、表达力、观察力、亲和力、创新力、沟通力、执行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方面。
德: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躬行“十心立德” (忠心、爱心、匠心、痴心、童心、虚心、清心、恒心、良心、雄心)和“十气修师表”(心气、才气、雅气、灵气、正气、锐气、和气、勇气、大气、豪气),爱岗敬业,强化爱与责任的核心师德,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公正,诚恳,具有健康的心态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品质;廉洁从教,杜绝有偿家教、私自校外任课、校内有偿补课、向学生推荐教辅资料等现象。
能:坚持“十力提师能”,不断提高学习力、研究力、创新力、表达力、观察力、驾驭力、反思力、沟通力、亲和力和应变力;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资质和文化素养;普通话达到国家标准,具有较扎实的“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功底,语言表达具有一定感染力;有完成本学科教学需要的知识、信息技术和实验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各类提高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开展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教学研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敢于创新,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勤:严格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服从学校的分配,对学校分配的工作无合理理由不拒绝、不拖沓,认真完成;不迟到,不早退,无特殊原因力争“满勤满工作量”;积极主动承担学校各项任务,并且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十多年来,邯郸市邯山区渚河路小学(以下简称渚小)一直在努力探索教师有效评价体系。渚小在校本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教师有效的评价考核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师评价考核具有导向、监督、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多重功能,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渚小实施的教师有效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 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弘扬教师个性、参悟生命价值,是教师有效评价的着力点
渚小围绕“为什么要进行教师有效评价”、“对教师哪些方面进行有效评价”、“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等核心问题展开大讨论和大思辨,全校员工统一了思想,统一了方法,统一了目标,确立了正确的评价理念,教师有效评价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1.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价值意义
学校在对教师有效评价之前,首先让教师认识到评价教育教学行为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帮助教师弘扬个性和生命价值。
2.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反映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但二者之间并非直接的正相关。在评价中,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不能忽视或夸大教师教学行为在学生取得好的成绩的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多个维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渚小设计了一级指标4项(德、能、勤、绩)和26项二级指标。
3.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措施
在评价程序方面,始终遵循通过各种形式,让教师了解评价的内容、方法、目的等,然后对教师进行评价,最后反馈结果并提出改进策略。这样就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调控、激励、引导等功能。
4.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评价的保障机制
一是教师有效评价确保全员性、民主性。渚小每学期都定期召开教代会,让全体教师参与学校考核制度的修改与完善,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提案,退回给提案人并逐一回复原因,对比较合理的建议,提交大会审议后落实。在全员、民主参与下的考核制度实施后,使《教师考核评价细则》更加完善合理,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从而发展了教师个性,强化了竞争意识,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形成了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教师有效评价力求公正性、公平性。在落实教师有效评价制度的过程中,公正、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名教职员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教师有效评价力求时效性、一贯性。为更加合理落实渚小评价制度中“平时评价考核与定期评价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渚小在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家长层面还相应开展了平时的时效性评价工作,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渚小的总体评价机制,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师有效评价的时效性、一贯性,正是科学评价所倡导的过程性评价,这种过程性评价融入了教师的教学生命,促进了教师的终身学习。
二、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法宝:践行教师有效评价的“五化”是教师有效评价的落脚点
渚小结合本校实际,坚持“评价内容科学化、评价标准务实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过程实效化、评价结果激励化”,制定了《渚河路小学教师考核评价细则》。十多年来,结合各阶段教育内容和学校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完善评价内容和标准,使教师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学校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逐步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
1.评价内容科学化
评价内容突出“双十”。即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十心立德”和“十力提能”(学习力、研究力、驾驭力、感染力、表达力、观察力、亲和力、创新力、沟通力、执行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方面。
德: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躬行“十心立德” (忠心、爱心、匠心、痴心、童心、虚心、清心、恒心、良心、雄心)和“十气修师表”(心气、才气、雅气、灵气、正气、锐气、和气、勇气、大气、豪气),爱岗敬业,强化爱与责任的核心师德,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公正,诚恳,具有健康的心态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品质;廉洁从教,杜绝有偿家教、私自校外任课、校内有偿补课、向学生推荐教辅资料等现象。
能:坚持“十力提师能”,不断提高学习力、研究力、创新力、表达力、观察力、驾驭力、反思力、沟通力、亲和力和应变力;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资质和文化素养;普通话达到国家标准,具有较扎实的“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功底,语言表达具有一定感染力;有完成本学科教学需要的知识、信息技术和实验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各类提高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开展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教学研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敢于创新,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勤:严格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服从学校的分配,对学校分配的工作无合理理由不拒绝、不拖沓,认真完成;不迟到,不早退,无特殊原因力争“满勤满工作量”;积极主动承担学校各项任务,并且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