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重在“三巧”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句话指出感情是文章的生命,是否具有真情实感又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然而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中或是一味叙述事件,将文章写成流水账;或是写到文章高潮之处却轻描淡写,在读者情绪刚被调动起来时却戛然而止;或是描写手法单一,不重视人物心理、神态的细致刻画,以致于学生的文章平淡无奇。鉴于此,笔者认为,人物的情感往往要通过言语、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进行表现。学生在立意和选材能力相当的情况下,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无疑使文章增色不少,使文章更有感染力。怎样提高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授之以渔”巧指导
  
  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无非是个例子。”笔者充分利用人教版各册教材训练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例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指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姿势、神情、音调、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写时要抓住人物特征,讲求顺序,表现人物性格。如学《故乡》,指导学生描写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要富有个性特征,充分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给学生行动描写。准确地运用动词,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把人物的行为进行分解,展开——先怎样,又怎样,最后怎样。想好以后,再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学习《在沙漠中心》后,学习心理描写。让作品中的人物敞开自己的心扉,直接披露心灵奥秘,可以写人物的内心独白,亦可回忆联想,亦可从旁描述。学习《范进中举》运用细节描写则层层放大,在立体化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达到感人肺腑的效果。运用生动精彩的人物描写,让文章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
  
  二、植根生活巧设题
  
  学生在提笔之初,有时觉得没什么可写。这固然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观察生活不细致有关系,也往往与教师设题,不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成功对接有关。学生的“源头活水”没有被挖掘出来。在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后,笔者布置学生写本班的同学,题为《猜猜他是谁》,并且要求一定要让其他学生猜出,才算达到要求。学生对本班学生非常熟悉,因此他们的灵气被激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能力,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学习《在沙漠中心》后,教师设计写被班主任叫去谈话之前的心理活动,学生有这方面的真实经历,他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复杂心理充分展示出来。写得一波三折,妙趣横生。学习了《孙权劝学》,要求学生练习对话描写,教师设计了《餐桌上的谈话》,训练学生表现家庭中的日常话题,以及学生、家长的个性和思想价值取向,充分表现家庭环境的迥异,人物个性的差异。这样看来,没有生活,任何作文训练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植根生活,学生才会文思泉涌。
  
  三、精心讲评巧激励
  
  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激励的艺术。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通过习作讲评,可以激励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作文评语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似甘霖能催开鲜艳的习作之花,如战鼓能激发起学生前进的动力。笔者利用评语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自己揣摩,领悟,自己修改,从而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写更好。对于那些较差的作文,笔者总是注意从中尽量找出长处和闪光点,增加感情投资,学生看到了自己前进的足迹,品尝到成功的快乐。通过采用有激励性的评语,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帮助学生走出作文的低谷,激励他们为写好作文而自强不息。另外笔者常常用商讨性的评语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写作文。这样的评语委婉、亲切,如话家常,易为学生所接受,并能诱导学生进行反思,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去作文。作文评语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笔者特别重视作文评语在指导学生作文中的作用,使作文评语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除了精心设计评语,笔者还抽出一些时间,在课堂上讲评范文;把优秀习作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在作品集传看的过程中,入选作文的学生很有成就感;鼓励学生积极向各类刊物投稿。以上种种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学生在练习中有兴趣,掌握一些方法,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相信学生会有更为精彩的表现,笔下会有更为灵动的人物。
  
  (责任编辑:梁媛)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阅读教学是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它以发展语言和思维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阅读课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感悟自得。新修订的《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从孩子年龄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注重语言、思维、情感的同步发展,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重点”与“基础”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做到合理优化,策略教学。阅读教学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转变
近年来,各类别的微课比赛以及新闻报道让'微课'这一概念越来越热。笔者也尝试着让微课走进小学英语课堂,在实践中确实也体验到了微课在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同时
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下面,笔者就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二次函数的应用  播放生活中的画面,边播放教师边配音,假如你是某商场的老板,如何给服装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素质教育和高中政治课的性质均要求让生命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焕发活力。解读生命价值的内涵,让高中政治课堂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实践“生命价值”。  关键词:生命价值;政治课堂;高中    生命教育的思想是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的,近年来,这一教育理论影响日益扩大。综观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的论述,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意识,树立环境观念日益成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学校实际经验从三方面探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