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形式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懂得科学的思维方法,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合理地将探究式教学融进初中物理课堂,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形式分析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单独提出,在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我就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步骤、模式、呈现形式、作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是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再发现为步骤的教学方法。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通过教育的过程应该使学生认识到:1.科学知识不只是观察到的事物的简单报告;科学知识还是由原始材料缓慢地、试验性地累积而成的知识体系。2.这些原始材料、资料产生于有计划的观察和实验。3.这些实验和观察的计划是根据问题而制定的,这些问题又产生于我们对先前的知识的总结所得来的概念。4.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同其他人一样,也会犯错误。5.我们的总结性概念要受到问题解决的效果的检验,并通过检验不断得到修正和更新,以致完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动手动脑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找一些简单的、有意义的探究性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一般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通过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同时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二、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上的几种呈现形式
  (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实验起了重要作用——发现新事实,探索新规律;检验理论,判定理论的适用范围;测定常数;推广应用,开拓新领域。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如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电压关系以及电阻关系等,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再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进行评估与交流得出结论,教学效果会更佳。
  (二)通过调查进行探究
  义务教育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这一章的知识,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罗列、介绍,就比较空洞无味了,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物理课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怎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三)通过资料分析进行探究
  有的物理实验,普通中学的实验条件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家们研究的历程,利用他们实验中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领悟科学家探究历程,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了解物质由什么构成?科学家又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活动:课前查阅资料,课堂上阅读课本,发表自己的查阅结果。并进行交流讨论。这样也能起到探究的效果。
  无论是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调查进行探究,还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探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进行探究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探究式教学创设情境。
  (二)探究式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论。
  (三)不是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要进行探究,采用探究式教学。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四、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采用探究教学存在的局限性
  由于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思维不开放,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来,加之受教学资源、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时效不高。
  (一)受资源的限制
  农村初中多数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网络资源不够,甚至有的学校的学生一点上网查资料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学生不能通过网络查找有效的学习资源。同时,目前各农村中小学现有的实验器材是课程改革以前国家按照标准配置的,因而不能满足新课程的教材中很多实验需要的器材。
  (二)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一节课只有40分钟,物理周课时也不多(八年级两节,九年级三节),而物理上某些问题的探究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课内一般不能够完成。课前,教师也需要相对更多的时间准备。因此,时效不高,没有时间保证不能够实施。
  (三)受学生知识水平,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限制
  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一时不能改变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还习惯于老师讲学习学的灌输式教与学的模式。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在初步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探究能力还不够高等,有些教学内容,无论老师如何引导,如何创造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但大部分学生始终是被动地进行探究,也不能很好的得出结论。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无论对学生的成长,还是对教师的教学,都是有益的。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其三个基本目标。大胆的将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索性思维、动手动脑的综合实践能力,对物理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探究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校本教研不仅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全面推广实施新课程,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我们教研组探索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发展为目的,以教学评价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机制,深入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并以分层多彩的教研形式作依托,以科学有效的运作策略作保证,促使校本教研活动规范健康地运行。实践表明,课例研究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学习
摘要:新课程标准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其注重学习的结果,重视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本文结合新课标[1]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和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认为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验证性实验和封闭式实验、改进实验及其手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农村中学 新课程理念 创新教育 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我国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每位教师都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有的教师在这种压力下心态发生了变化,对教学十分不利。幼儿教师每天都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因而其压力可想而知。良好的心态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而且对孩子还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于推动幼儿教育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笔者多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化人员的发展过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策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教学现状,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发现、选择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  【关键词】: 校本课程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 自然环境资源 学生家长 主动学习  近年来,我校秉承“发挥地方特色,创建学校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日益显著,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不单单是气象部门的内部事务,现已转变成为涉及面不断扩大,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事务
一、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要体现层次性  对于每一个高中学生来讲,由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程度,学生的先天遗传素质等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个性化差异。而针对这些个性差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要求的提出,不应该是在一个层次上的,而应该是针对不同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实施,对于高中化学的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逐渐将主动权交还给的了学生,并且十分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展现每个学生的个性,而不是传统教学下的产物——“高分低能”“模式化教学”。高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开拓更加广阔光明的前景。本篇论文究其进行探讨,并提出些许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中教学 创新能力 全面发展  
【摘要】在这个知识经济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化学教育需要无数创新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去探索研究处理解决各种各样的情况。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化学教师就必须具有最重要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素质 学习 思维 实践能力  化学在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化学教育中需无数创新人才,故作为化学教师应具有最重要的创新素质、实践能力。  一、创新素质  1、善于学习  当今社会自然科
科学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而提高“科技三项费”的使用效益则成为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全国许多地区不断研究和探索“科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