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cccc3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化较强的学科,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往往会遇到一些难点,再加上孩童年纪较小,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观念,这样学习效率难以提高。现如今,加强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也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就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展开探讨,结合实际状况也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以此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空间;观念;想象
   “空间与图形”包括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主要目标之一。空间观念的形成,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为今后学好空间几何打下坚实基础。
   一、借助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网络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弥补学生空间思维的盲点,把抽象的空间图形通过三维展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学生疑点,生动形象地展示物体的全部,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巧用多媒体,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侧面积。如,教师借助希沃白板5的强大功能,动画演示圆柱体侧面展开图的效果,学生清楚、明了地理解和掌握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以及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与展开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不需要烦琐的讲解,圆柱侧面积公式就轻松地推导出来。教师利用希沃白板5演示长方体的各种展开图,特别形象直觀,动态的变换,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被激活,探究欲望被激发,空间观念得以提升。
   二、实际应用,深化空间观念
   运用已经掌握几何图形形体特征、形成正确概念以及一些计算方法、公式,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学习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对苹果或是石块这样相对较大的物体运用排水法进行了体积测算,学生在学习中情绪高昂,感觉很有成就感。进而设计问题:如果测算一颗黄豆、一粒米的体积又该怎么办?体积比苹果小很多,单个测算行吗?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充分,说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从而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三、在想象中培养空间观念
   想象是依靠感性材料而进行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教师有要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想象力,观察、操作、应用是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有序、细致地进行观察、实践,获取感性材料,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创设想象的情景机会,让想象插上翅膀。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不要直接讲解割补法,让学生想象如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学生想象出来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求领奖台的表面积,需要从上面、前面、后面观察,通过想象、组合,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用最简单的算法求出表面积。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并启发。
   四、识图画图,发展空间思维
   根据条件画图形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重要途径。在解决一些较难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很难根据题面意思找到解题入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这样学生对题意理解更透彻,解题方法豁然开朗。例如,在解决“将一根长方体木料截成三段,表面积会增加多少?”的问题时,可以画立体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通过画图明白:截成三段,需要锯两刀,增加了四个面。求出增加的四个面的面积就是长方体表面积增加的数量。这样降低了问题难度,轻松解决了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画图技能,空间想象能力自然提高。
   五、注重虚实结合,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本身年纪就比较少,再加上思维方式存在局限性,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虚实结合,以此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身数学学科知识点空间感就比较强,更应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重难点知识,这对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节知识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结合实物来发挥想象力,虚实结合本就是加深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载体,从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学生快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上的区别。当然,对个别学生也要加强指导,可以通过示范操作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如此一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且推动数学教学顺利展开。
   六、结语
   总而言之,空间观念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者应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实际观察、实践操作、大胆想象、综合应用等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敏.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7):15.
   [2]金玉玺.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0(17):163-164.
   [3]李玉芝.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0(17):169-170.
其他文献
通过文献查阅、经验总结等方法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进行探讨.实践结果表明,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彰显数学课程的价值,具有化难为易的效果,对优化
摘 要:幼儿阶段教育工作是当前教育部门以及社会比较重视的,不仅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为将来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培养幼儿综合素养、发展幼儿综合水平的基础阶段。游戏化教学理念的融入,对幼儿教育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了整体教学效率,强化了教学效果。对根据游戏化理念培养幼儿自主意识、认知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运动能力四个探究方向分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教学;策略   游戏化教育理念的
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主动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探讨,
数形结合是教师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难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以数解形或者以形解数的方法来开展数学课堂,可以使数学难题变得简单化,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摘 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当代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点,受到了教育行业相关人员的重视。部分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小学化特征,过早让幼儿接触小学知识,导致幼儿教育不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新时期发展当中,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让其可以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会过分依赖家长或者教师,因此需要有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其可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帮助幼儿打好生活和学习基础。   关
原题: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M是BC的中点,点P在△ABC中,使得AP平分∠BAC.直线MP与△ABP,△ACP的外接圆分别相交于不同于点P的两点D、E.rn证明:若DE=MP,则BC=2BP.rn本题是不
期刊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而数学思维的发展又提升了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课题,其中幼儿教育最为重要。在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要赢在起跑线上,而幼儿阶段是最能够拉开人们之间距离的阶段,所以幼儿园时期的教育显得格外的重要。那么,创新幼儿园课程教育,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让幼儿快乐成长、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将音乐游戏融入课程化教学之中是众多幼儿园实施的重要策略,它不仅会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对幼儿的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采取合理化的切入方式,让其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在相互帮助中获取快乐,培养互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