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积累,促“语用”增值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uif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笔者尝试借助创设情境、补白文本、升华文本主题等途径,来激活学生头脑中积累的词汇,真正达到语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积累;运用;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越来越觉得“语用”的重要性。平时在课堂上,我总会结合课文的字、词、句辐射到课外,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那么,如何架起“积累”与“运用”的桥梁,真正达到“语用”的有效性?我尝试着从积累入手,作了一些“语用”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活用积累
  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心情愉悦,喜于思维,敢于表达。例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课文出现了“自言自语”一词,我就在第一版块认读词语时这样设计:
  出示词语:
  自言自语 自( )自( ) 自( )自( )
  ( )言( )语 ( )言( )语
  师: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几个吗?
  生:自高自大、自由自在、自吹自擂、自生自灭、自作自受、自娱自乐……
  师: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说出了那么多。现在老师这儿有几幅画,你用上我们刚才说的词来说一句话。
  师出示金鱼图。
  生:小金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师出示卖瓜图
  生:今天,小区里来了一个卖西瓜的。她拿着一个喇叭大声地自卖自夸:“我的西瓜最甜!”
  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词,而且也在图片中理解了这些词的意思,并学会了运用。这便是我们教师通过一个有效的语境,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理解”到“运用”的跨越,使这个词语的拓展教学达到了有效性。
  二.补白文本,活用积累
  文本补白是丰富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身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双挖掘文本资源的“慧眼”,应该把积累的词语运用到这些空白点去,不仅让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而且对一些固定的句式进行了“语用”训练。
  例如二年级下册课文《雷雨》教学中,我对“越 越 ”的句式进行了有效的训练。文本分别描写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我有机地将这个训练穿插到雷雨后的教学中:
  师:雷雨前,闪电——
  生:越来越亮。
  师:雷声——
  生:越来越响。
  师:雷雨时,雨——
  生:雨越来越大。
  师:作者用上“越来越 ”,就具体地写出了景象的变化。小朋友们想一想,雷雨后,有哪些景物也发生了变化呢?
  生:天越来越亮。
  生:天越来越亮,云越来越白。
  生:树叶越来越绿,花儿越来越红。
  生:蝉越叫越响,青蛙也越叫越响。
  生:从洞里出来的青蛙越来越多,出来工作的蜘蛛也越来越多。
  生:到草地上来玩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
  这个版块,我运用文本中“越 越 ”的句式为抓手,从引读雷雨前的变化开始,理解“越 越 ”表示的意思和用法,再到让学生运用这个句式把看到的雷雨后的景象说出来。从说一句起,到几个“越 越 ”连用,表达一组完整的意思。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而且也学会了“越 越 ”句式的运用。这样的训练,使文本的语言范式激活了学生语言仓库中积累、沉淀的的词汇,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生长力。
  三.升华主题,活用积累
  在概括主要内容时,我会引导学生用上认读环节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这些词、这些短语就是课文的浓缩。
  在教学《难忘的一天》一文时,这篇课文的文本特点是用了大量的“( )的( )”“( )地( )”类偏正结构的短语,而这也是这一课的重点。我就围绕着这些短语开展教学环节:
  师:课文3——5段中有很多( )的( ),( )地( )的短语来描写邓爷爷,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用括号标出。
  生: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点点头、紧紧地握住、和蔼可亲的样子、仔细地看、满意的笑容、亲切地问、赞许地握手
  师:读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邓爷爷让人感到很亲切。
  生:我从“亲切地问”中体会到邓爷爷很和蔼。
  生:我从“仔细地看”中体会到邓爷爷看得很认真。
  生:我从“满意的笑容”體会到邓爷爷对我的表演很满意。
  生:……
  师:我“忘不了这一天”,这一天哪里难忘呢?
  出示:这一天, ,令人难忘。
  生:这一天,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人难忘。
  生:这一天,邓爷爷满意的笑容,令人难忘。
  生:这一天,邓爷爷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令人难忘。
  生:……
  一个个短语,犹如一张张记忆的底片,让课文中的一幕幕重新在学生眼前萦绕浮现。这样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培养了概括能力,又能依托文本内容进行说话练习,加深了对短语的灵活运用,胜过单纯的讲解与温故。
  四.仿说仿写,活用积累
  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语句和段落,我们就可以拿来运用或仿写。这对于学生来讲,实际是一种特殊造句训练,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词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一天》中“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了下来。”这些句子可以用在孩子表演节目前后,比赛前后等语境中……
  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第三段作者抓住了动作“抱”、“蹲”、“望”,写出了“猴子观海”的样子。这样的段式我们就可以用来仿写。以下是学生仿写的“松鼠跳天都”: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松鼠”。它两只眼睛盯着前方,前腿弯曲着,后腿蹬地,好像就要跳到对面的山峰上去了。这就是有趣的“松鼠跳天都”了。
  学生脑海里的积累,如果不会提取,就等于是消极语言,也就是无效积累。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的语言活了,都赋予了生命,这些语言就成了积极语言,变成了有效积累。所以语文教学只有把“消极语言”转为“积极语言”,才完成了课程标准所说的“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2]《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杂志社 2014年440期
其他文献
习近平同志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精神,需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的日常行为规范。  一、深入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宣传工作  对于这样一个高屋建瓴的论断,作为我们走在一线的宣传工作者就更是应该通过党员领导干部集中学、干部职工共同学
摘要:研究带电粒子在有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存在的复合场中的运动,首先得认识带电粒子在理想的单一场中的理想运动。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场的叠加,力的合成和运动合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理想模型和理想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理想模型;理想运动过程;带电粒子;电场;磁场;重力场  【中图分类号】P144.7  研究物理问题常用到理想模型和理想过程,这样可以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所谓理想过程,例如匀速直
摘 要:本文以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评价为研究内容,界定了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的基本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建构了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模型,并设计了9个一级评价指标和32个二级评价指标,以期对高职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提供可测量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企业文化和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5.1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于中、小学生具有的迷思概念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而对于某一专业群体,对本专业知识理解情况的特点研究较少,本文以物理专业本科生为例,在综述了中、小学生迷思概念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得出在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方面,物理专业本科生的迷思概念具有隐蔽性和顽固性两大特点。  关键字:物理专业本科生 物理学科知识 迷思概念 特点  人
摘要: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是整个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指挥棒,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岗位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紧密与企业,社会的需求相联系,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再思考、再定位、再优化。该文以国际贸易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途径
摘要:俄语成语是俄罗斯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在俄语语法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俄语成语,有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整个俄语语法体系。本文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分析俄语成语对俄语语法教学的渗透。  关键词:成语 教学 词法 句法  【中图分类号】G633.45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