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新组合钱优1号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uoyaoxiezu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优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采用钱江1号A×浙恢79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9014)。我县于2009年引进作双晚种植,经两年试种表明:该组合生育期与汕优46相同,产量高于汕优46,株形适中,群体整齐,穗形中等,茎秆韧性好,后期转色佳;稻瘟病、细条病和纹枯病轻发;适应性广,稳产高产。
  一、试种情况
  1. 产量表现。2009年在我县南阳镇南阳村(东经116°30’、北纬25°19,海拔310米)作双晚种植,平均产量536.5千克/亩,比汕优46增产5.1%,增产达显著水平;2010年平均产量547.5千克/亩,比汕优46增产5.2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在我县庐丰乡(东经116°28’、北纬24°59’、海拔181米)作双晚示范种植10.5亩,经实割验收,平均产量521.5千克/亩,比汕优46增产6.1%。
  2. 生育期。属基本营养型组合,2009年晚季在南阳镇南阳村和庐丰乡安乡村种植,全生育期分别为126天和124天,2010年在南阳村种植,从播种至成熟124天,与汕优46熟期相同。
  二、特征特性
  1. 农艺性状。该组合田间种植表现株形较紧凑,叶色浅绿,茎秆韧性好,冠叶叶姿挺拔,剑叶直立较短,后期青枝蜡秆,长相清秀,转色好。植株高度108.3厘米,与汕优46相同,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两年试种平均有效穗数17.3万穗/亩,比汕优46高;两年试种平均穗长22.7厘米,每穗总粒数139.1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6.6克。具有比汕优46较强的穗粒优势。
  2. 抗逆性及适应性。2009年和2010年两年试验示范种植,田间调查穗颈瘟有零星发生,纹枯病、细条病轻发,穗期抗寒性亦较强,抗倒伏性较好,适宜在汕优46种植区种植。
  3. 穗米品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糙米率81.75%,精米率73.6%,整精米率57.1%;米粒粒长6.6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30.5%,垩白度4.5%,透明度二级,碱消值5.4级,胶稠度5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蛋白质含量10.2%。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符合二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三、栽培技术
  1. 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该组合在我县北纬25°20’以南的中低海拔(180~320米)地区作双晚栽培,一般以选择在6月20日至6月25日播种为宜,采用湿润育秧。应选择肥力好,便于耕作,排灌良好,无鼠、鸟禽为害田块做秧地。要施足基肥,每亩秧地施500千克腐熟有机肥配氮磷钾含量为16-16-16(下同)的进口三元复合肥20千克,然后精细整畦。播种量以12~13千克/亩为宜,要稀播、匀播,播种后16小时内排干秧畦积水,防止高温烫芽造成烂秧,亦应注意防止禽、鸟、鼠害。秧苗生长至1.5叶期排水喷施300毫克/升浓度的多效唑溶液,促蘖控高;2.1叶期施10~12.5千克/亩进口三元复合肥拌3~5千克克百威,做断奶肥并防治虫害,培育带蘖壮秧;移栽前5~7天施46%尿素5千克,并喷施5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做送嫁肥和送嫁药。
  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该组合分蘖中等,秧龄弹性较小。高产栽培应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播种后25天左右、叶龄5.1叶至5.7叶时移栽。插秧株行距18厘米×21厘米,丛插2粒谷苗;插基本苗8.5万~9.1万茎蘖/亩,力求浅插,争取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
  3. 配方施肥,增穗增粒。根据该组合特征特性,施肥策略为:足氮适磷增钾,重前、稳中、健后,增施有机肥。中等肥力田块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6∶0.9。采用有机肥和速效化肥配合,基肥、蘖肥和穗粒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60%、30%和10%。每亩(下同)基肥可采用500~1000千克腐熟牛栏粪或其他有机肥加上碳酸氢铵3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或“稻米乐”水稻基肥型专用肥25千克,于翻犁后耙平前全层施肥。秧苗移栽后第三天施“龙得宝”水稻专用肥20千克或“稻米乐”追肥型水稻专用肥25千克。倒三叶露尖(幼穗分化2~3期)时,视苗情酌施氮磷钾含量为16-16-16的进口三元复合肥4~7.5千克以增粒壮秆。抽穗期根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以提高结实率、增粒重。
  4. 科学管水,养根保叶。在水管上采取薄水插秧、浅水促蘖、够苗控水、穗期灌水和后期保持湿润的措施。禾苗移栽后17~20天(一般在8月10日前后),丛茎蘖数达到10至12株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根系深扎壮秆。经3天至5天晒田至田面微裂、足踏不陷时复水。孕穗至扬花期寸水灌溉,灌浆至成熟期干湿交替,黄熟后开始断水,这样有利于养根保叶增粒重。
  5.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测预报,加强田间检查,抓住防治适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有针对性地施药防治病虫害。应重点防治稻瘟病、细条病、稻飞虱和螟虫。苗期至分蘖末期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20%噻菌酮悬浮剂15毫升,对水50千克喷细雾防治螟虫和细条病等。孕穗期可选用25%噻虫嗪分散粒5克、30%苯甲·丙环乳油15克,对水60千克喷雾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破口抽穗期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克、4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35克、25%吡蚜酮25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稻瘟病、螟虫及稻飞虱。喷药应选择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田间应保持浅水层,避开开花时,力求全田喷施均匀,以提高防效,确保丰产丰收。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上杭县南阳农技站 邮编:364211)
其他文献
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基本形式。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情境是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而成为同化和顺应的关键外部条件。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情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街道的水产养殖户孙建明,在2010年初尝试用一口面积1.5亩的小池塘进行淡水小龙虾养殖。2月底种草,4月中旬投放苗种,5月初开始投饲,6月中下旬开始上市销售,8月底收获结束,共计收获成品淡水小龙虾695千克,平均亩产达463千克,较一般亩产量100~200千克高得多,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借鉴。  一、池塘基本情况  该池塘是利用成鱼养殖塘
宋代地理总志的编纂蔚为大观,有北宋《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和南宋《舆地纪胜》及《方舆胜览》共五部。传统意义上的蜀道主要指由关中平原翻越秦岭、
目的 :探讨使用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超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几年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收治的45例超早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分别使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的是孩子接受教育中最基础的的阶段,同时对孩子的成长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关乎着孩子的起点
目的:探讨为接受双重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使用坦索罗辛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平均
保障出口泥鳅的质量安全,能促进泥鳅养殖和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现将出口泥鳅的养殖管理介绍如下:  一、养鳅环境要求  1. 水源。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水量充足。无污染的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井水以及自来水均可用来养殖泥鳅。水源水质经检测应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和《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  2. 土质。土质会影响泥鳅的体色、脂肪
肉鸡养殖短平快,基础技术定成败;养殖风险始终有,养前就要稳心态。急功近利要不得,自负孤傲须除去:懂得多了风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