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可吸收医用膜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新方法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验粘克^TM可吸收医用膜是否符合生物材料的热原要求,建立粘克^TM可吸收医用膜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及GB/16175-1996规定,同时采用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粘克^TM可吸收医用膜72h的浸提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浸提液对细菌内毒检测不产生干扰,细菌内毒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同时受试家兔体温升高均低于0.6℃,并且3只家兔体温升高总和低于1.4℃。[结论]粘克^TM可吸收医用膜不含引起机体发热的内毒素或致热原,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使用标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预防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方法:分析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的多发环节。结果:发现问题主要由服务意识差、擅离职守、违反操作规程、执行医嘱不当、护理措施不到位、护理记录不规范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过高等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结论:要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谨慎言行、谨慎操作,严格文书质量,
[目的]探讨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120只小鼠随机分成热扳法和扭体法2组。每组再分为2小组:对照组与氯胺酮组。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纳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外膜蛋白PⅠ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变异情况,为淋球菌疫苗靶位点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提取9株成都地区临床分离淋球菌的基因组,PCR扩增PⅠ基因,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交叉感染途径,采取相应控制对策,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3年问医院交叉感染控制情况,开展全院培训、现患率调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