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动并举全域推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elf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江市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探索实施“高位统筹推动、整合资源联动、线上线下振动、融合发展互动、特色主题带动、机制保障拉动”六动并举工作法,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落地见效。
  一、高位统筹推动,夯实文明实践组织保障体系
  临江市委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印发了《临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文明实践工作列为“书记项目”,严格落实“实践中心主任、实践所所长、实践站站长”三级书记抓文明实践责任清单,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8次,及时研究破解工作难题。把文明实践纳入全市绩效考核、意识形态考核、市委常规巡察等重点内容,倒逼责任落实,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全市扎实开展和全面铺开。
  二、整合资源联动,构建文明实践阵地新矩阵
  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注重打破资源壁垒,全面整合盘活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建设完成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级实践所13个、村级实践站99个,成立了临江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文化活动基地、全民阅读基地、群众文艺主题展馆和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在市级层面实现“1+5”阵地平台,即一个中心、五大服务平台;在乡镇(街)层面构建了“13+X”阵地体系,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学校、企业、旅游景点等打造39个乡镇(街)文明实践基地;在村(社区)级层面实行“92+N”阵地建设模式,充分利用文化走廊、村史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广泛设置243个文明实践点,构筑了“全市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新矩阵”。
  三、线上线下振动,助推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
  线上,积极探索信息化平台建设,开设“临江志愿者在行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应用“临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云平台”,设置9大板块,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搬上网络。线下,组建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队长的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志愿者服务分队、中队、小队90余个,注册志愿者1.4万人。建立了志愿服务、“四单式”工作法、文明实践周和志愿者培训四张运行清单,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和群众现实需求,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菜单化”管理,设计涵盖理论传播、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城市创建、文化活动、科技服务、疫情防控等12类主题72项志愿服务菜单,有效促进了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
  四、融合发展互动,实现“两个中心”互融互通
  发挥融媒体中心网络宣传优势,将“临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云平台”融入融媒体“魅力临江”APP的便民服务平台。发挥融媒体资源技术优势,探索文明实践线上“指南针微课堂”,录制发布各类宣讲微视频20余部,实现线下授课向线上讲堂转变。在融媒体中心各新媒体平台开设“文明实践在临江”专题专栏,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全市广大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注册关注“魅力临江”APP、临江发布等融媒体平台,并积极宣传推介,实现“两个中心”线上线下相映成辉,互相促进,深度融合。
  五、特色主题带动,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
  大力推动文明实践品牌化运作、项目化发展,包装打造“文明实践·筑同心”志愿服务品牌,坚持“思想、典型、文化、关爱、发展”五项引领,实施“一镇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全市创品牌”的文明实践发展新模式。一是以“思想”为引领,推动“党的理论”武装群众。以“千人万场”基层理论宣讲为载体,开展宣讲活动1000余场。创新生产“土味”“趣味”等不同形式的理论产品,编排推出情景剧、快板、文艺作品40余个。打造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网络直播间”,孵化培育“七点夜会”“群众读书会”“村民讲堂”“理响边城”“早间播报”等一批基层理论传播志愿服务项目,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临江形成生动实践。二是以“典型”为引领,推动“文明风尚”带动群众。挖掘、培树、宣传各行各业先进典型300余人,运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见贤思齐。持续发力移风易俗,做实“一约四会”,全市70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及禁毒、禁赌协会,开展移风易俗系列活动170余次。三是以“文化”为引领,推动“文艺活动”培育群众。组建19支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完成30项送文艺进基层活动,创编本土文艺节目210个。举办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擂台赛、“我们的节日”大型演出等系列活动32场。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建剪纸、书法、绘画、编织等非遗传承人志愿小分队,深入基层、学校开展送文化志愿服务6次。四是以“关爱”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惠及群众。培育孵化“‘家之味’公益餐厅”“爱心助学”“儿童托管服务”“烈士父母关怀”等志愿关爱项目20余个,开展各类志愿关爱服务活动1000余次。设置“七彩假期”服务项目,在寒暑假为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开设口才班、书法班、象棋班等多个公益兴趣班,受益儿童3000余人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市3000余名志愿者主动投身防疫一线,协助开展摸排设点、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志愿服务6万余次,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志愿红”。五是以“发展”为引领,推动“县域突破”鼓舞群众。将文明实践贯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围绕基层党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生态环保等全市中心工作,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贫困户走访慰问、环境整治、文明引导、创城工作等各类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400余次,参与文明实践活动5万人次。
  六、机制保障拉动,营造文明实践的浓厚氛围
  建立健全文明实践体制机制,制定印发了《临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机制》等多项制度性文件,严格落实工作例会、联席会、定期匯报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试点建设沿着规范化、制度化道路前进。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嘉奖、星级认定、活动保障等措施,提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认可度。
  海纳百川千帆竞,风劲正是扬帆时。临江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勇于实践、守正创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建设路径,推动临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奋力开创临江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中共临江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柳   絮
其他文献
松原市宁江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立足群众需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到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中。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普惠改革发展成果。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组织引导村党支部组建、领办合作社,认真总结推广大洼镇民乐村、房身村,伯都乡杨家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逐步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进一步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当前,如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做实,做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是地方党委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集安市作为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要聚焦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十九大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团结凝聚企业职工队伍,强化企业文化力量,是企业走向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靠稳定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必须进行党建工作创新,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力量。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根据新时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党建创新,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