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达生命的气息。”自2004年起,山东省威海环翠国际中学开始践行生命化教育办学特色,至今已有十多年,从理念到实践都逐步深入,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在我们的认知里,学校和老师的首要职责在于通过提升学生的格局、优化学生的思维,进而达到点亮心灵明灯、唤醒生命自觉的目的,并最终实现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概而述之,就是要让学生拥有智慧的头脑和温暖的心灵。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国际中学依托生命化教育办学特色,系统扎实地进行了卓有成效探索。
本立而道生。践行生命化教育办学特色,学校必须首先唤醒老师们的生命自觉,打造一支卓越的团队,以此推动生命化教育不断走向纵深。整体层面,我校设立了动态的“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校园名师”梯次发展目标,不断驱动老师们追求更高层次的专业成长;个体层面,老师们需要根据发展愿景及自身现状,制定个人规划。学校则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遵循“凸显个性、尊重差异、体现多元、互动生成”的理念,分层设置“七微”(微型课题、微型报告、微型课例、微型论文、微型演讲、微型案例、微课)研修内容,以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们的需求。此外,我校还努力创设人人参与、多元展示的舞台,系统开展“名师课堂开放周”“名师报告会”“骨干老师课例展示”“青年老师微课大赛”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如果说老师是践行生命化教育特色的依托,那么学生则是其最终指向所在。在我们看来,每名学生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学校应该努力培植适宜其成长的“土壤”。课堂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这块“土壤”品质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生命化教育能否真正落地。为此,经过反复研讨磨合,我校提出了“基于倾听的对话式课堂”理念,并借助校本培训、外出学习、课堂大赛等各类举措逐层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堂上,师生保持平等状态,在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对话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完善和再认识。其中,倾听是前提和基础,用心倾听,真正有效的对话才能发生。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国际中学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已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生命成长”,而这种转变,本质上源于老师们育人思维与格局的优化。在2018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校成果《生命化课堂理念下的教学实践研究》荣获二等奖。
人的生命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命化教育同样如此。课堂之外,我校还从课程体系、德育机制、家校合作等方面综合发力,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绽放属于自身的光彩。例如,我校紧密结合区教育局“四项行动”要求,按照个性化、项目化、流程化的原则,为全体学生构建出了一个个坚实的成长平台。我校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旅游,其最终目的是為实现其教育性,因此,在活动内容和线路设计上有明确的学科主题,注重突出研学旅行的专业知识和学科价值。针对当前如火如荼的创客教育,我校也打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组合拳”。创客空间分为展示区、分享讨论区、无人机区、沙画木工区、VR区、创意智造区、机器人区,等等。每个区域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学生天性,给予他们更多动手操作、自由探索与发展的条件。以创意智造为例,该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覆盖开源电子、3D打印、机器人、物联网、可穿戴、智能硬件等多个方向,并结合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有超过200个项目的组合与应用,可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开发。
理想总是无比美好,能带给人无穷的力量。我们将永远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心和责任感,努力让自己更崇高一些、更优秀一些、更务实一些,以生命的名义去担负好教育使命。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环翠国际中学)
本立而道生。践行生命化教育办学特色,学校必须首先唤醒老师们的生命自觉,打造一支卓越的团队,以此推动生命化教育不断走向纵深。整体层面,我校设立了动态的“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校园名师”梯次发展目标,不断驱动老师们追求更高层次的专业成长;个体层面,老师们需要根据发展愿景及自身现状,制定个人规划。学校则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遵循“凸显个性、尊重差异、体现多元、互动生成”的理念,分层设置“七微”(微型课题、微型报告、微型课例、微型论文、微型演讲、微型案例、微课)研修内容,以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们的需求。此外,我校还努力创设人人参与、多元展示的舞台,系统开展“名师课堂开放周”“名师报告会”“骨干老师课例展示”“青年老师微课大赛”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如果说老师是践行生命化教育特色的依托,那么学生则是其最终指向所在。在我们看来,每名学生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学校应该努力培植适宜其成长的“土壤”。课堂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这块“土壤”品质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生命化教育能否真正落地。为此,经过反复研讨磨合,我校提出了“基于倾听的对话式课堂”理念,并借助校本培训、外出学习、课堂大赛等各类举措逐层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堂上,师生保持平等状态,在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对话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完善和再认识。其中,倾听是前提和基础,用心倾听,真正有效的对话才能发生。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国际中学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已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生命成长”,而这种转变,本质上源于老师们育人思维与格局的优化。在2018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校成果《生命化课堂理念下的教学实践研究》荣获二等奖。
人的生命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命化教育同样如此。课堂之外,我校还从课程体系、德育机制、家校合作等方面综合发力,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绽放属于自身的光彩。例如,我校紧密结合区教育局“四项行动”要求,按照个性化、项目化、流程化的原则,为全体学生构建出了一个个坚实的成长平台。我校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旅游,其最终目的是為实现其教育性,因此,在活动内容和线路设计上有明确的学科主题,注重突出研学旅行的专业知识和学科价值。针对当前如火如荼的创客教育,我校也打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组合拳”。创客空间分为展示区、分享讨论区、无人机区、沙画木工区、VR区、创意智造区、机器人区,等等。每个区域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学生天性,给予他们更多动手操作、自由探索与发展的条件。以创意智造为例,该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覆盖开源电子、3D打印、机器人、物联网、可穿戴、智能硬件等多个方向,并结合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有超过200个项目的组合与应用,可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开发。
理想总是无比美好,能带给人无穷的力量。我们将永远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心和责任感,努力让自己更崇高一些、更优秀一些、更务实一些,以生命的名义去担负好教育使命。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环翠国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