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3%~5%,复发率30%~50%[1]。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婴幼儿时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的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兴奋性冲动易于泛化,使神经细胞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神经元群发生过度的反复异常放电所致。该病起病急,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将会影响智力发育。因此,让更多的人了解高热惊厥对小儿的危害及护理[2],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资料
   2010年收治高热惊厥患儿98例,男69例,女29例,年龄5个月~8岁。按高热惊厥分型标准,单纯型59例,复发型39例。初发年龄5个月~7岁,初发体温38.5℃以下12例,38.5~40℃ 64例,40℃以上3例,无具体体温记录19例。有高热惊厥家族史26例,癫痫家族史5例,出生时有窒息史10例。
   脑电图资料:98例中80例在惊厥发作3~7天后行脑电图检查,其中正常50例,临界状态14例,异常16例。
   护理对策
   首次高热惊厥后,有3%~5%的患儿可能再次发作,70%的再发作发生在首次发作1天内,90%在2天内。而且,高热惊厥复发次数越多,癫痫发生率越高,引起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对小儿的危害就越大。因此,对高热惊厥复发的患儿,应对其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让家长在思想上做好准备,认识到高热惊厥复发的可能性及预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备好一切必要的急救物品及药品,如体温表、压舌板、退热药、儿科常用消炎药、止惊药等。
   高热的护理:①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包括全身物理降温和局部物理降温。全身物理降温方法有温水擦浴、温水浴、酒精擦浴、空调降温等。局部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冰枕、额部冷敷、腋下、腹股沟等处放冰袋等。酒精擦浴刺激皮肤血管高度扩张,使之迅速吸入血液循环,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导致中毒。所以目前酒精擦浴在儿科临床上禁用。物理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有所下降视为有效。②药物降温:降温药物种类繁多,应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酌情选用,更不能长期使用。退热药以每天不超过3次,每次间隔4~8小时为宜。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应在38℃时就应用退热药,并及时就医。
   惊厥的护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头稍后仰并侧向一边;②压迫人中,合谷等穴位,可制止惊厥的发生;③用压舌板(没有可用筷子替代)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止舌咬伤;④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或送附近的医院治疗:高热惊厥是儿科临床上一种常见、多发而危急的急症,让更多的人了解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正确地对待和处理是让小儿转危为安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佩玲.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23):466-467.
  2 沈卫芬.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51-452.
  3 李静,王月娥.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29):6297-6298.
  
其他文献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而实际的意义。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英语口语是体现英语运用能力的最直观手
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过程,“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法,参与式教学具有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二者相结合有助于英语语言学
研究了一类晶体界面非线性表面波。首先考虑了对应的晶体界面表面波方程,引入一个新的具有限制变量的泛函,并求出其变分。再利用变分原理,构造了一个经过改进后的广义变分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