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_sm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就小学英语课程而言,其教学侧重点已从传统的理论死记硬背转变为当前的听说读写均衡发展,而对话训练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必备环节。以苏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其对话训练的比重非常大,而且大多数都是设定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本文结合了对话训练的特殊性,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对话训练。
  一、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话训练的必要性
  小学英语的对话训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课程中对学生的说英语的能力,提升其对话的技巧,进而学会如何有效的驾驭英语这一能力。在当下苏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设计了大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和具有创造性的情境,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小学英语课堂中对话训练的运用可凭借有趣情境的设计以及简单实用的表达方式和句型,结合与教材有关的内容与话题,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对话交流的热情,增加其英语口头表达的信心,推动其由学习态度“不得不说”变成“主动去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对话训练的操作步骤
  1.设定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小學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因此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也应增加对话训练的趣味性,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有效设计不仅能够导入对话,同时也为英语课堂的教学增加乐趣。如苏教版的英语教材,它在内容的编排上比较贴近现实,因此其对话的内容和学生平常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紧密的联系,而教学情境设置有助于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虚实交错的英语环境中,进而拉近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英语对话具有的实用功能。例如,教材中出现“-Can you borrow me a pen? -Of course,here you are.”之类的对话内容时,要设置相关借东西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对话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以教材中的简单对话为基础再将对话的内容进行拓展。此外,在情景设定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依据各单元的对话训练的内容和目标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对话引入方式,常见的如设疑导入式对话、师生问答引入话题等。
  2.对教材进行分段解读,鼓励学生扩展对话
  小学英语教材中设计的对话通常都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许多知识点经常都聚集在其中一篇课文里,而这样的课文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课文内容也比较复杂,还具有一定曲折性和情节性。以小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理解力来讲,要将一长段对话所涉及的知识点一次性的掌握是具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将课文划分成段落,再逐段进行讲解。此外,如果划分之后的段落篇幅过短或者内容较简单,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将其合理的扩展,并引导学生在扩展对话中了解和回顾更多的知识。就以苏教版小学英语教材2B中第7单元较简单的商店买卖情节为例,可将整个对话分成三个段落进行。第一段,售货员接待顾客、顾客说明自己的购买意图。“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等则为顾客接待用语,而“I want...”则是较常见的意图表达用语。通过这种对话式的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将新知识学会、学活。第二段,顾客对商品进行选择的过程,这个段落就需要借助对话的扩展来复习有关型号、尺寸以及颜色等词汇,询问价格等必备的表达句式,比如“I want a red cup.”“I think the large one is better.”“how much?”“It’s so expensive”等。第三段,侧重于对道谢、道别等对话进行训练。常见的“Thank you.”“You are welcome.”以及“Not at all.”“Goodbye”等都是最常见的句式。
  3.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际应用,强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较普遍的误区,老师往往只要求学生将文章内容准确的背诵,忽视了将对话举一反三和实际应用的练习。死记硬背的教法不仅局限了学生的思考方式,而且也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无益,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文章分段解读进行对话训练之后,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本堂课所涉及的对话形式,设计相关情境以及对话的内容,灵活的运用各种句式。如此,不但能够巩固课堂上的新知识,同时还可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来提高对话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成果。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小学的英语教学逐渐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单纯地依靠书本知识的传授很难让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课程要求以及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逐渐优化和加强对话训练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提高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其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时代的迅猛发展对学习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尝试改变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平时的教学,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营造以生为本的课堂气氛  社会不断发展,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
<正>所谓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将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不仅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还可以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如今的孩子大都生活在温室里,身边充满了爱,而往往缺乏的是给予爱,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陶冶
在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看老师分析时是明白的,可让其自己去做时,学生又不会照老师分析的那样在充分理解了题意基础上再做。即使老师再三叮嘱求多的用加,求少的用减,看清楚谁多谁少等,可学生往往还是我行我素,一读题目就做,怀侥幸心理,猜谜式地做题,根本没有学会如何分析思考。那么,怎样“逼迫”学生去分析思考呢?归根结底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理解题意。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合自己的
【摘要】 本文在简单回顾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最后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现代产权及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土地征用制度 问题 成因 对策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变迁  1982年国务院公布并实施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对土地征用的法律规定,1986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