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的高校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其进行教学是高校正在努力的方向,其中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关键所在。高校大学生的发展比较有特点,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辅导员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亲身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从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出发,为学生的实际行为发下思想基础,本文主要就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構建进行简要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G641
  大学生是我国重点栽培的人才,高校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以及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我国当前的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阻碍高校教学水平的发展,从而给大学生的教学带来影响,笔者就自身的体验以及感悟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1.学生辅导员队伍组成结构不强
  结构组成对于师资团队的建立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学团队严谨的组成结构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很多高校在构建学生辅导员队伍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其结构性,没有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发展特点进行结合,从而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单向性。高校学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求其具有专业的知识基础并且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员普遍年轻化,没有较多的教学经验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抓住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学生辅导员素质不高
  在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很多学生辅导员自身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没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并且在其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其本身的心理素质达不到教学要求,严重影响高校学生辅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学生辅导员队伍及其工作现状的原因分析
  1.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以及高校教学创新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对学生的监管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很多高校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大多是做一些表面功夫,认为只要学生在校期间不会 惹事打闹就相当于规范了自身的行为,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主要归咎于高校对学生的相关思想行为重视程度的不足。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的规范,体现出对学生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的加强与辅导员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以学生的思想为主,提高其自身的学习意识以及积极性,这样才能从实际的教学成果加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
  2.辅导员的定位不明确
  辅导员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学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高校对学生辅导员的定位并不明确[2]。部分高校认为学生辅导员只是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并且处理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基础事务,这种定位使得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辅导员自身的工作没有得到较大的认可,不利于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
  3.社会认同感不强
  学生在大学学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难,高校辅导员就需要承担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角色,并且引导学生在心理、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但是很多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经常会认为高校辅导员与一般的任职教师的角色没有差别,导致学生辅导员的社会认同感不强,这种观念容易使得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缺失信心,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其工作能力的构建有较大影响。
  三、提高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措施
  1.明确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高校学生辅导员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学校的各级干部,高校在对辅导员进行定位的过程中,要先将其视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其次才是教师。学生辅导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是承担多个角色,高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需要寻求其进行解决,对于学生来说,辅导员是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引导者,也是其思想政治观念的指导者,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辅导员是学校的骨干力量组成以及事务工作的管理者,只有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定位明确了,才能使得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被认同,以此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工作能力的提升。
  2.优化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较大的问题,很多辅导员并没有通过高校的专业测试就被聘请担任辅导员这一工作角色,甚至部分辅导员是直接在高校毕业后就担任这个工作角色的,没有教学经验使得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高校要优化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聘请专业能力较高并且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辅导员,从心理以及实际的工作能力上对其进行考察,不仅要求其具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还要具有能够处理高校部门事务的能力,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率的教学团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3.对学生辅导员实行岗位责任制
  在辅导员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辅导员工作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工作动力,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其在工作中感到疲劳、乏味[3]。高校在建立岗位责任制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让学生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奖惩机制提升自身的工作积极性,树立相关的教育责任意识并且能够在工作当中相互交流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去越来越高,高校学生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教育以及引导作用,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的高素质人才,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为高校以及学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夏艳霞.艺术类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J].艺术教育,2015.
  [2]何萌.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结构模型与考评体系的构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
  [3]张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能力建设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5.
  作者简介:唐贵宏(1969—),男,云南大姚县人,教育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耐挫”教育是指遵循正确的教学思想,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需求,让学生在特殊情境中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难题、化解矛盾,从而提高其困难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化其坚强意志力。  现在,许多学生习惯于在“顺境”中成长,被父母、教师等周围关爱人士宠得“营养不良”,他们不缺吃喝、衣物、金钱,但缺少自理能力、独立性格、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理性思考习惯等“精神上的优秀品性”。学生往往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便小题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作为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最基础、持久的影响。但经常会有家长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把学生交给学校管理,尽不到自己的教育职责,这就需要教师参与指导家庭教育,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关系方面予以指导,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起到相得益彰
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一年多来,各地各校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态势良好,一批改革试点项目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尚有部分试点单位认识不足、犹豫观望、避重就轻,试点工作推进缓慢。我们认为,当下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厘清认识误区,提高思想认识,达成改革共识,共推教育体制改革试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且发病还在逐渐增加:在我国,虽然发病远低于西方国家,但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这与接触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有关。环境
据报道,今年南京将在全市开展学校章程修订与完善工作,对学生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尽量少用“禁止”或“不得”等文字。“章程中没有对孩子的禁止性文字,而是明确了他们的义务,如:接受学校的教育与帮助,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引导他们进行正确行为”。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育管理制度尽量少用“禁止”或“不得”等文字,摆脱冷若冰霜、居高临下,给孩子
摘要:“以人为本”是当代教育的目标,也是现在教师改变教育方式的方向,合理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创造力;在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增强小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概括;方式  G62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过去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