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质分子结构与沥青材料性能关系的分子模拟

来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76181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是一种分子组成多样且介观相态构成复杂的黏弹性材料,其骨架结构为沥青质组成的高贮能模量相,常温环境在外力作用下以弹性响应为主.为了研究分子结构对沥青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不同结构的沥青质在沥青工作温度(250~353 K)区间内的相态,并近似地用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分别对各相的切向与正向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描述.通过测量不同结构沥青质堆积相模型的密度和模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黏流温度,并描述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结构要素均不同程度影响沥青质聚集体的相态变化和力学性能.迫位缩合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渺位缩合沥青质,模量随温度变化更小.饱和侧链会显著降低沥青质的相转变温度和较高温度下的强度,同时使沥青质聚集体模量对温度更加敏感.含硫沥青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烃类和含氮沥青质,模量随温度的变化也远小于其他两者.通过以上结论,可以评价不同沥青质对沥青整体材料性能的贡献,从理论层面指导沥青材料的开发.
其他文献
为了得到适用于高效液相烷基化反应需求的β分子筛材料,通过调变钠/硅摩尔比(简称钠/硅比)条件,水热合成得到不同的 β分子筛样品,采用XRD、ICP、FT-IR、TG-DTA、UV-Raman、SEM、N2吸附-脱附、NH3-TPD和29Si、27Al MAS NMR等表征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分析,考察了不同钠/硅比对产物晶相组成、晶体尺寸、孔结构与酸性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钠合成的产品结晶度较低;而过高的钠/硅比则容易诱导杂相的形成;相对低含量的碱金属钠离子作为助剂,可以充分协同发挥微量L-赖氨酸中活性
ZSM-5@Silicalite-1核壳材料由于其表面纯硅Silicalite-1分子筛能够有效覆盖ZSM-5分子筛表面的酸性位,从而抑制外表面积炭反应,提高其在甲醇转化、烯烃裂解、烷基化等反应中的稳定性及特定产物选择性.但是,ZSM-5@Silicalite-1核壳材料合成需使用有机胺模板剂导向合成,且合成体系采用较高的H2 O/SiO2摩尔比(n(H2 O)/n(SiO2)>120),带来成本高、产量低、废水多等难题.因此,提出了一种无有机胺模板剂绿色合成ZSM-5@Silicalite-1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