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纪念性历史博物馆当代公共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结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共时态研究

来源 :日本侵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海外当代纪念性历史博物馆公共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路径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共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当代纪念性历史博物馆公共教育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认为,纪念性历史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让观众借由纪念馆的“场所体验”,逐步建立“个体记忆”,同时消除思维定势,接受历史真相,从而提升对暴力本质的理解,增强个体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最终达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更好肩负历史使命,大力促进人类和平的重要目的。文:季就“场所体验之于自我反省”、“认知感悟之
其他文献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向对外武力扩张的道路,为了刺激国民的军国主义热情,日本在其势力范围内,有意识地建造军事纪念物,或将普通纪念物赋予军事的意义,利用神寺、碑塔、塑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30余万的数字,一直成为日本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仍是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成为两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歧点。事实上,南京大屠杀30余
家庭作业多?“神器”来帮忙。用手机对着题目拍照上传,马上就能看到对应的答案。近日,多款主打搜题功能的学习软件走红,赢得不少中小学生的追捧。解题思路是否正确,难题如何下
期刊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却由于户籍制度等多种因素限制而无法获得城市人的身份,面临难以融入城市的困境。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