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瓣衰竭48枚外科病理学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衰竭的病理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瓣膜置换术后因瓣膜功能衰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二次手术摘除的患者资料,利用大体观察、X线摄影及组织病理学染色等方法,观察生物瓣的钙化、撕裂、纤维组织过度生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改变,再结合患者的首次瓣膜置换年龄、瓣膜材料类型和植入部位等临床资料,利用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进一步分析其与病变的关系。

结果

收集到的生物瓣共48枚(40例,其中女性26例),牛心包瓣和猪主动脉瓣各24枚。植入部位包括二尖瓣位29枚、主动脉瓣位14枚和三尖瓣位5枚。首次瓣膜置换年龄为12~71岁(中位数58岁),瓣膜寿命5 d至27年(平均111.1个月)。生物瓣衰竭的原因有结构性瓣膜毁损32枚(66.7%),感染性心内膜炎9枚(18.7%),非结构性瓣膜毁损7枚(14.6%);未见血栓形成。生物瓣钙化程度与瓣膜寿命呈正相关(R=0.52,P=0.000)。牛心包瓣平均瓣膜寿命大于猪主动脉瓣[(146±74)个月比(77±68)个月,Z=-3.24,P=0.001],猪主动脉瓣的钙化比例低于牛心包瓣(41.7%比75.0%,χ2=5.37,P=0.019),但瓣叶撕裂的比例较高(66.7%比16.7%,χ2=12.34,P=0.000)。60岁前瓣膜置换的瓣膜钙化检出率高于60岁后瓣膜置换的瓣膜(45.1%比2/17,χ2=5.51,P=0.019),但是瓣叶撕裂比例更低(12.9%比58.8%,P=0.002)。寿命≤5年的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检出率高于寿命>5年的瓣膜(6/14比8.8%,P=0.019)。

结论

结构性瓣膜毁损是本组生物瓣衰竭的主要原因,早中期衰竭的瓣膜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比例较高。60岁前、后首次瓣膜置换的瓣膜衰竭模式不同,较年轻的患者易出现生物瓣钙化。

其他文献
目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BD方案)与硼替佐米联合表阿霉素、地塞米松(PAD方案)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化疗方案,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我院同期所有选用BD方案、PAD方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较两种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用BD方案和PAD方案治疗的20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资料。按其化疗方案分为BD组(138例)和PAD组(70例
目的探讨造模前进行不同前期干预后心肌梗死(MI)与抑郁大鼠血清、血小板、脑组织中的5-羟色胺(5-HT)、5-羟色胺2A受体(5HT2AR)及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变化。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2组,分别予生理盐水或人参果实总皂苷灌胃4周后,每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分别建立MI、抑郁、MI合并抑郁与假手术亚组4种动物模型,造模成功3 d后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血小板裂解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现状,并对两种评分系统进行比较,找出更适合新疆地区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方法。方法采用查询电子病历及存档病历的方式,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新疆地区35家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全面筛选,筛选出出院诊断为房颤的病例,随访10~12个月,统计卒中发生人数。结果共入选5 953例房颤患者,年龄(67.9±12.0)岁,男∶女=1.44∶1。60~69岁与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Ranson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4种评分系统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5年7月326例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ROC曲线评估4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和死亡的价值。结果BISAP评分≥3分、Ra
了解我国北部地区部分三级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知水平。向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河南省、天津市77家三级医院的呼吸内科、急诊科、ICU、心内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COPD患病危险因素、主要症状、COPD急性加重、合并症以及诊断要素等。结果显示,除吸烟、大气污染和肺部感染外,仅22.5%(40/178)的医生认为生物燃料在COPD的
目的采用系统聚类和两步聚类分析研究具有喘息症状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方法选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社区和海淀区清河社区居民,过去1年内曾出现喘息症状的患者121例,收集问卷调查、肺功能、血清总IgE水平、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呼气峰流量(PEF)等资料。选9个变量,吸入沙丁胺醇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00%、吸入沙丁胺醇前FEV1占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