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自于《诗经》,“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原意是说一头老狼,前进时踩着了下巴上的赘肉,后退又踩着自己的尾巴,因而有趣可笑。诗歌是借狼描写一个体态较胖的公孙,有点善意讽刺的味道。后来产生了“跋胡疐尾”这个成语,比喻进退两难。美军如今在阿富汗、伊拉克,就颇有点这种尴尬的境遇。
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之名首先出兵阿富汗,对这个贫穷的山地小国耍起超级大国的军威。2003年4月,又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等漏洞百出的理由攻入巴格达。虽然战后没有找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拦不住美国扶植起一个听命于自己的新政府。
虽然萨达姆最后被从地窖里抓了出来,可是基地组织就没那么好对付了,伊拉克各派势力也不买美国的账。拉登行踪诡秘,频频通过录像带亮相。为了对付这些躲藏在山洞里的恐怖分子,美军也是想尽办法,开发出各种钻地弹、温压弹。
可是在美军动用越来越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进行的斩首行动下,基地组织的“三号人物”似乎像孙悟空的大头,砍掉一个又长一个。2006年6月7日空袭炸死了扎卡维,2009年12月8日用无人机杀死了利比,2010年3月中旬射杀叶梅尼,2010年6月5日炸死耶齐德……
基地组织和反美武装的普通分子更是杀不绝,不断袭击驻阿富汗北约军队、驻伊拉克美军,甚至在国外继续开展恐怖活动。比如2010年6月9日,他们公然到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区的停车场袭击北约运输车队,烧毁30辆油罐车和20辆装载“悍马”等军车的大型运输车。
而在伊拉克,为了对付成千上万的火箭筒,美国最新研制的“斯崔克”装甲车也无奈地套上囚笼。虽然这种栅栏式装甲结构简单,在前线维修站就可以快速加装,对付起火箭筒来也比较有效,但是附加的成吨重量让原本设计不错的车体精疲力尽,每天要检查三次胎压,频繁更换轮胎。
简单而可怕的“路边炸弹”,从2003年到2007年7月共炸死了1565名联军士兵。它们的战斗部是散落民间的各种炮弹、地雷,遥控引爆装置也越来越“先进”和隐蔽,利用手机、车库大门遥控器、汽车防盗器、无线门铃等改装,甚至还有用玩具车的遥控器改装而成的。
美军为了对付这种难缠的低成本武器,仅2005年就投入了36亿美元。除了购买防雷车等装备,他们还针对遥控装置开发了多种专用干扰设备,比如AN/VLQ-12“公爵”系统、“守护者”单兵背负式干扰器等。不过美军士兵也风传“公爵”的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会引起头痛和脱水。
阿富汗、伊拉克的安全形势没有多少好转,代表危险区域的红色面积越来越大。现在,美军在伊拉克已经死亡近5000人,在阿富汗的阵亡人数也超过1000。奥巴马竞选总统时许诺会尽快从这个泥潭里撤军,但为了颜面,在刚刚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后又向阿富汗增兵。
现在阿富汗战争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却依然没有胜利结束的影子。美军内部也爆出不和,最高指挥官被总统以“言语不慎”而撤换,换上的新司令官也“昏头昏脑”,在国会听证会上直接晕倒。真是,打吧,劳民伤财,撤吧,颜面难留。
编辑 林儒生
战衣角
芬兰,一个欧洲弱小的国家。它长期遭受东面强大邻居的武力威胁,几度燃起战火,二战又面对纳粹德国的威逼利诱,为保卫国家和领土的相对完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图中是芬兰军队的一名下级军官,戴平顶野战帽,穿M36式军官制服(野战部队尉官一般不戴领章),中尉军衔,两枚玫瑰花星直接钉在衣领上。下穿直筒裤(军官另有一条带浅灰色彩条的裤子),脚穿拉普兰人靴子。芬兰产的手电筒和一把驯鹿骨柄的手工军刀拄在腰带上,右手擎着的是值得一提的一种枪械芬兰产M1931式“索米”(Suomi Kp/31)冲锋枪,先使用双排直型弹匣,后逐渐由71发弹鼓取代。左胸口袋上方佩戴一枚银色冲锋枪熟练操作技能章。
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之名首先出兵阿富汗,对这个贫穷的山地小国耍起超级大国的军威。2003年4月,又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等漏洞百出的理由攻入巴格达。虽然战后没有找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拦不住美国扶植起一个听命于自己的新政府。
虽然萨达姆最后被从地窖里抓了出来,可是基地组织就没那么好对付了,伊拉克各派势力也不买美国的账。拉登行踪诡秘,频频通过录像带亮相。为了对付这些躲藏在山洞里的恐怖分子,美军也是想尽办法,开发出各种钻地弹、温压弹。
可是在美军动用越来越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进行的斩首行动下,基地组织的“三号人物”似乎像孙悟空的大头,砍掉一个又长一个。2006年6月7日空袭炸死了扎卡维,2009年12月8日用无人机杀死了利比,2010年3月中旬射杀叶梅尼,2010年6月5日炸死耶齐德……
基地组织和反美武装的普通分子更是杀不绝,不断袭击驻阿富汗北约军队、驻伊拉克美军,甚至在国外继续开展恐怖活动。比如2010年6月9日,他们公然到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区的停车场袭击北约运输车队,烧毁30辆油罐车和20辆装载“悍马”等军车的大型运输车。
而在伊拉克,为了对付成千上万的火箭筒,美国最新研制的“斯崔克”装甲车也无奈地套上囚笼。虽然这种栅栏式装甲结构简单,在前线维修站就可以快速加装,对付起火箭筒来也比较有效,但是附加的成吨重量让原本设计不错的车体精疲力尽,每天要检查三次胎压,频繁更换轮胎。
简单而可怕的“路边炸弹”,从2003年到2007年7月共炸死了1565名联军士兵。它们的战斗部是散落民间的各种炮弹、地雷,遥控引爆装置也越来越“先进”和隐蔽,利用手机、车库大门遥控器、汽车防盗器、无线门铃等改装,甚至还有用玩具车的遥控器改装而成的。

美军为了对付这种难缠的低成本武器,仅2005年就投入了36亿美元。除了购买防雷车等装备,他们还针对遥控装置开发了多种专用干扰设备,比如AN/VLQ-12“公爵”系统、“守护者”单兵背负式干扰器等。不过美军士兵也风传“公爵”的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会引起头痛和脱水。
阿富汗、伊拉克的安全形势没有多少好转,代表危险区域的红色面积越来越大。现在,美军在伊拉克已经死亡近5000人,在阿富汗的阵亡人数也超过1000。奥巴马竞选总统时许诺会尽快从这个泥潭里撤军,但为了颜面,在刚刚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后又向阿富汗增兵。
现在阿富汗战争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却依然没有胜利结束的影子。美军内部也爆出不和,最高指挥官被总统以“言语不慎”而撤换,换上的新司令官也“昏头昏脑”,在国会听证会上直接晕倒。真是,打吧,劳民伤财,撤吧,颜面难留。
编辑 林儒生
战衣角
芬兰,一个欧洲弱小的国家。它长期遭受东面强大邻居的武力威胁,几度燃起战火,二战又面对纳粹德国的威逼利诱,为保卫国家和领土的相对完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图中是芬兰军队的一名下级军官,戴平顶野战帽,穿M36式军官制服(野战部队尉官一般不戴领章),中尉军衔,两枚玫瑰花星直接钉在衣领上。下穿直筒裤(军官另有一条带浅灰色彩条的裤子),脚穿拉普兰人靴子。芬兰产的手电筒和一把驯鹿骨柄的手工军刀拄在腰带上,右手擎着的是值得一提的一种枪械芬兰产M1931式“索米”(Suomi Kp/31)冲锋枪,先使用双排直型弹匣,后逐渐由71发弹鼓取代。左胸口袋上方佩戴一枚银色冲锋枪熟练操作技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