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廉政建设

来源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0423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愈演愈烈的高校腐败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高校廉政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腐败所呈现的各个领域,进而剖析了产生腐败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腐败;高校;廉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5)05-0107-02
  古语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本应是教化顽劣,提高修养的地方,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道德高地”。然而,近年来,高校频繁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遏制高校腐败势头,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中央高度重视的一大焦点。
  一、高校腐败的主要表现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大潮,其招生规模不断扩张,高校办学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各项经费也随之蜂涌而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越来越行政化管理的倾向是导致高校出现腐败的根源,集中表现以下环节:
  1.招生领域:学生招生管理人员滥用职权,以公权徇私,将招生名额与金钱置换谋取私利。2.基建项目:学校基建工作人员在大中小型工程项目、维修保障部门中不按规定招标或假招标,从中收取回扣或贪污受贿。3.物资采购:负责采购学校图书、仪器设备、学生用品、膳食、水电暖、药品器械等物品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4.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做假帐,挪用公款,或公款私吞或放高利贷,或采取假报销手续违规操作,甚至与其他校内外管理人员或领导相互勾结扩大自身不正当收益。5.科研领域:科研方面关系立项,审查放水,学术造假,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非法截留。6.学生工作领域:如在考试、入党、奖助学金等方面,管理部门领导弄虚作假,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利益。7.校院级管理领域:学校管人管钱管物的部门在具体管理中权钱交易、循私舞弊,以权谋利。8.校办产业领域:学校在产学研、校企政、校企社合作中以借办企业或产业为名进行金钱洗白活动,或进行权钱交易。总之,上述领域出现的腐败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摧毁了人们对高校这个的信任和信心。
  二、高校腐败产生的原因
  1.目前高校监督机制不到位
  主要体现为对高校校级领导的监督机制不到位。目前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数从学校内产生,且按现行管理体制,高校纪委在上级纪委和学校党委双重领导下工作,高校纪委难以监督校级领导。同时,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由于受到业务知识、人力的限制,面对多个领域的监督难以深入和有效进行。
  2.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的部分人员长期任职某一重点岗位,对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十分熟悉。有些制度并未制定明确的约束性较强的条款,这些漏洞令腐败有机可乘。如在招投标领域,对于校内评标专家的遴选目前就无明确的统一规定,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再加上“一岗双责”的制度实施前提界定不科学,宣传不到位,后期落实不严格,出现了众多的讲人情、讲宽松、甚至职责不明晰出了问题相互扯皮、只注重调查事后不了了之,懈怠惩处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也滋长了腐败现象。
  3.高校中的行政化权力过于集中
  大学领导集教育家、企业家和官员三种角色于一身,学校行政化色彩较浓,权力过于集中,外部监管存在着薄弱环节,造成高校腐败频发。行政领导往往也是学术社群系统的重要成员,各个权力之间缺乏制约,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相对弱势,为腐败发生提供了便利。加之很多高校不注重政务财务公开,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方面的“权力寻租”。
  4.思想认识有缺陷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盛行,崇尚学问的校园文化逐渐变质,教师兼职,学生打工,各种“功利”“势利”’现象层出不穷;官本位思想严重,为师生服务的理念严重淡化;“侥幸心理”“哥门姐门义气”、“官官相互”等亚文化占据学校文化阵地。此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学术成果的定量化、物质化促进高校腐败现象频发。
  三、加强高校廉政建设的对策
  消除高校腐败隐患,关键在于制约行政权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防止行政权掌控所有权力,导致权势交易盛行。
  1.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只有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发展。首先,必须加快廉政文化的课题研究和学科建设,推进廉政教育和研究的多样化、趣味性,避免听课单一化。其次,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原则,积极挖掘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树立新型的廉政道德和价值观。最后,廉政文化建设与教育应注重实效性,再次要注重突出统筹性和大众性,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进行廉政文化的建设和宣传,调动大家参加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加强制度化建设
  要强化教育经费监管,严格执行高等学校财经制度,健全经济责任制。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申报评审、支出审核等制度建设。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一岗双责制度,重点是对职位进行工作分析,明晰责任。最后要落实奖惩制度,对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和时效性。
  3.在领导间有效实行轮岗制度
  应在高校易腐败的重点岗位建立人员轮岗制度,避免部分人员由于长期从事某个岗位而逐渐权力膨胀。尤其是高校组织人事、招生录取、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基建修缮等关键领域的一些岗位。可在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岗位聘任工作中,实现部门之间的交流制度。
  4.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要实行制度管人,民主监督,认真落实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教工代表大会、师生与高层领导座谈会等制度;强化教指委和学术委、评估监控委员会、纪检委、高校退体员工组成的自律监察委员会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畅通举报和校领导信箱举报渠道;积极探索校外审计和专家对领导干部的绩效考评制度,也可实行校际间的盲审制度。
  5.实行健全的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实行专家治校。另外要避免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时,其他成员先发表意见,党政“一把手”最后表态发言,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集体决策,最后形成决议。在重大问题和项目的讨论上可由纪检委派代表或兄弟学院代表参加,互相学习探讨,同时也起到监督作用。
  6.要实行阳光行政,政务公开
  要实行民主管理,阳光行政,特别是财务政务要透明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校院两级应做到把每年的财务向全校师生公开,通过学校网络或公告栏的形式,让一切公布在阳光下。师生员工有了知情权,才会真正拥有参政议政的能力,才会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使管理人员真正做到“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
  [参考文献]
  [1] 史孝强.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 傅江浩.加强高校干部廉政建设刍议[J].湖北教育科学论坛,2010,(6).
  责任编辑:郭丽娟
其他文献
在过去10年里,肌肉肌醇(MI)在生理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研究。作为动物细胞的一种成分,MI在脂质信号传导、渗透压调节、葡萄糖和胰岛素的代谢等方面起重要生理作用。文章围绕MI的
秦纤就是这申城徐汇区林立的写字楼里职业女性的一个模版:得体的职业套装,恰到好处的妆容,有一点淡淡的倦意的眼神,而一旦工作着,又是精神百倍。我们的谈话在她连接了5个谈业务的电话之后才开始。她有些歉意地关了手机,却又不放心地再次打开,将电话转移到秘书那边,并对秘书做了安排。  “没办法,公司的事情太多!”她道歉说。我能理解,一个28岁的女人,要独自支撑起一家正蒸蒸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事必躬亲再所难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业财融合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企业管理方式不仅需要迅速向业财融合转型进军,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也需要跟随时代潮流进行转型升级——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