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横纹皮支游离皮瓣的解剖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yao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支的走行和分布规律,探讨腕横纹皮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对8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支血管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回顾性分析同期我院手外科以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支供血的腕横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24例,其中拇指3例,示指6例,中指5例,环指9例,小指1例。合并骨折5例;合并屈肌腱断裂或缺损8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6例。皮瓣切取面积2.0 cm×1.5 cm~5.5 cm×3.2 cm。术后定期进行随访。

结果

桡动脉掌浅支在桡骨茎突尺掌侧发出后,经舟骨结节尺侧缘斜向鱼际肌走行,在远侧腕横纹部位向尺侧发出1~3条腕横纹皮支,位置恒定;桡动脉掌浅支血管蒂长2.0~3.2 cm。临床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支供血切取皮瓣24例全部成活,全部获得随访6~29个月(平均18.6个月),皮瓣外观及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达S3+,两点辨别觉8~13 mm(平均10.4 mm),供区无并发症,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1.7%。

结论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支血管发出位置恒定,切取腕横纹皮瓣游离移植,具有血供可靠、血管蒂足够长、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的优点,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其他文献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潜在破坏性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手术是其唯一治愈方法。过去近20年来甲状旁腺手术方式发生了改变,常规双侧颈部探测不再是唯一的手术方式。鉴于甲状旁腺核素显像能特异性定位甲状旁腺手术位置、寻找异位甲状旁腺及多腺体疾病,其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是核医学医师、内分泌及内分泌外科医师互相协作的成果,文章强调了在任何PHPT手术前行甲状旁腺显像的
目的探讨含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载银介孔氧化硅(P-AG-MSN)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血管化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取健康成年SD大鼠BMSCs,离心、洗涤、培养并传代后,进行细胞鉴定。第3代细胞分别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干预的诱导培养基(实验组)及完全培养基(对照组)培养,ELISA法检测P-AG-MSN对成骨样细胞分化相关因子分泌量;q
目的探讨逆行切取法游离大鱼际区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收治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共7例7指,男5例5指,女2例2指。年龄17~56岁,平均35岁。1例为砂轮磨伤,1例为机器绞伤,5例为重物砸伤,均伴不同程度的指骨及肌腱外露,创面面积为1.3 cm×2.0 cm~2.2 cm×5.0 cm。根据大鱼际区动脉血供的来源不同,设计以3种来源穿支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皮瓣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变异时移植修复足踝部伸肌腱、腓骨肌腱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应用带阔筋膜的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治疗8例足踝部伸肌腱、腓骨肌腱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患肢踝关节中立位或外翻位石膏外固定5~6周。术后采用门诊随访、电话和家庭随访。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治疗创面愈合。4例供、受区创面愈合好,另3例创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收治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5~58岁。3例伴有跟腱损伤,予跟腱修复术。16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皮肤缺损面积:3 cm×5 cm~15 cm×9 cm,皮瓣切取面积:4 cm×6 cm~17 cm×10 cm,供区拉拢缝合加植皮修复。定期进行随访
目的探讨足底脱套伤的显微外科再植处理方法。方法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采用显微外科再植术治疗足底开放性脱套伤5例。患者年龄24~36岁,交通事故伤3例,重物压伤2例。早期行彻底清创术后,4例血管直接吻合,1例取静脉桥接,撕脱皮瓣采用无张力缝合,足底抗生素链珠抗感染。结果5例中4例足底完全成活,1例出现部分坏死,行二期植皮修复。足底周围创面修复可,足底负重和感觉功能恢复满意。随访0.5~2.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40例,车祸损伤22例,重物压砸伤18例,全部为开放性骨折损伤,合并肌腱损伤16例,创面缺损面积10.0 cm×5.0 cm~15.0 cm×13.0 cm,创面有不同程度红肿、渗液、骨及肌腱外露,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切取皮瓣
期刊
目的探讨微型筋膜蒂皮瓣在修复小腿骨、内固定外露创面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7年6月,共9例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41±18)岁,均因外伤致小腿软组织坏死或缺损,愈合后残存骨及内固定外露创面未愈,创面缺损面积为0.8 cm×1.0 cm~3.0 cm×4.0 cm,应用局部微型筋膜蒂皮瓣修复,供瓣区皮片移植后覆盖负压引流材料;术后3个月后随访,观察皮瓣外观及质地。结果本组共9例创
目的探讨游离带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为营养血管的腓侧复合组织瓣再造甲弧影以远指尖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2015年6月,共收治甲弧影以远软组织缺损且甲床缺损小于远端1/2的患者33例33指,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20~45岁,平均24岁。致伤原因:挤压伤29例,电刨伤4例。受伤指别:拇指13例,示、中、环指共20例,其中伴末节指骨骨折或骨缺损25例;均为甲弧影以远的软组织缺损且甲床缺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