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普的威仪——试论敦煌吐蕃时期赞普及随从像的演进

来源 :艺术设计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uz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敦煌吐蕃时期《维摩变》、《涅檗变》中吐蕃赞普及随从像样式的研究,将其分为初创、形成和成熟三个阶段,尝试构建了其演进序列。本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对敦煌吐蕃时期《维摩变》中赞普及随从像的创作、演进过程进行分析。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敦煌吐蕃时期的赞普及随从像,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完备、从简朴到精致的过程,敦煌画师巧妙地利用已有图本进行再创作,使新的图像样式不断地得到完善。在图像样式演进的过程中,无论是赞普足下方形矮台的增加、头顶华盖的精巧,还是随从组合的完备、冠饰的精致,都进一步强化了赞普的威仪。
其他文献
日前,“全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在清华大学关术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数十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内涵与学科框架、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现状
人体与服饰速写是北京服装学院教学最具特色且自服装系始建即已设置的课程之一,伴随着服装艺术专业教学的日益成熟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今天较完整和系统的教学模式。
榆林窟第25窟是敦煌石窟吐蕃期洞窟的代表作,通过对洞窟藏文题记的再研究,结合吐蕃在处理唐蕃关系时建寺等佛教活动的传统、洞窟营建的历史背号、窟内壁画内容及其艺术特色,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