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中左手演奏技法的运用技巧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x8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琵琶;民族器乐;左手演奏;演奏技法;运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46-03
  在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琵琶演奏具有圆润、明亮、短促、清晰的音色特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既能表现抒情、优美、典雅的曲目(文曲),又能表现雄壮、激昂的曲目(武曲)。琵琶的音色变化主要通过各种演奏技法获得,其中左手演奏技法对于丰富音色起着重要作用。

一、按音分析及其运用技巧

(一)技法分析


  按音时,演奏者让左手的手指(按音的手指,并非全部手指)将弦按在相应的相位或品位上。手指的指端肉面接触琴弦;触弦的位置通常在既定相位和品位的偏上方一些。按音的难点是手指按弦时的力度掌握。按弦的力度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过轻容易产生噪音,而过重则易导致弦身倾斜,弦音增高,与实际需要的音高不符[1]。按音过程中,手指要呈自然弯曲状态,运用灵巧,除了手指指端肉面,其他部位尽量不要触碰琴弦,更不能握攥琴颈。正确的手型是,掌心向内,手背向外,手指第二关节隆起,手掌呈半圆形。当手指按到相位或品位之后,手指仍要保持弯曲状态,避免“折指”。需要按同一相位或品位的弦时,可以适当将手指伸直按住弦,然后尽快恢复到弯曲状态。在演奏长音时,需要让手指长时间按弦,以保持音的持续。按弦时,左手按弦的时间应当稍微早于右手触弦,而不是同时。手指按弦时,左手大指(以下简称大指)的指端内侧应抵住琴背,自然弯曲,指间关节不能压陷,起落时要注意手重心的平衡。

(二)运用技巧


  1.手指不按音时,可以将手指置于弦身正上方。一旦有按音需要,手指会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按住琴弦,尽量做到手不离弦。2.加强手指力量和柔韧训练。针对手指力量,演奏者可以通过一些俯卧撑练习、指卧撑练习,或者借助一些专门的手指力量训练器来发展手指力量。针对手指柔韧性,演奏者可以通过手指柔韧操发展手指柔韧性。3.手指起落时,要有一定的节奏性。演奏时,演奏者可以通过气息的节奏带动手指起落。4.左手按弦时,演奏者要努力找一种和右手触弦时相同的感觉,以此保证左手臂和右手臂的动作协调。5.做横向移动时,演奏者要始终保持基本手型和放松状态。

二、把位分析及其运用技巧

(一)技法分析


  琵琶演奏中,演奏者左手按音时从一个把位移动到另一个把位的动作过程是换把。从低音区向高音区换把时,手腕要向下移动,带动手指顺势按住下一个把位的品位。换把技法有空弦换把、同指换把、异指换把、过弦换把等。空弦换把是右手弹奏空弦时左手进行的换把,它要求演奏者在换把时注意控制空弦音的力度和音色[2]。同指换把是演奏者用同一根手指按原把位的最后一个音和新把位的第一个音,它要求演奏者在换把时注意控制这根手指的力量,即按弦的压力,确保换把时不能松懈,保证原把位最后一个音和新把位第一个音之间的连贯衔接。异指把位与同指把位相对应,是演奏者用不同的手指按原把的最后一个音和新把位的第一个音,它要求演奏者在换把时注意手指只需离开音位,而不要离开弦[3]。过弦换把是在原把位最后一个音所在的弦与新把位第一个音所在的弦不一致的情况下,演奏者完成的换把,它要求演奏者在换把时注意按音手指的动作方向,确保手指精准地按在另一条弦的适当位置。

(二)运用技巧


  1演奏者需要扎实掌握琵琶把位相关知识。包括八位的划分,如相位对应一相至六相;品位第一把位对应一品至六品;品位第二把位对应六品至十三品,等等。通常情况下,正常的把位是左手食指与左手小指构成纯四度音程。2换把时,演奏者按音的手指在琴身上的移动应当与琴身方向平行。3换把时,演奏者的左肩、左上臂、左小臂、左手肘、左手腕、左手掌和左手指的动作要协调统一。因此,演奏者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进行摆臂→屈肘→上举→抓握的综合练习,以提高这些部位动作的协调性。从高音区向低音区换把时,手腕要向上移动,带动手指顺势按住上一个把位的品位。4要加强手腕的柔韧训练。换把时,手腕要始终保持放松状态,以手腕带动手掌和手指完成换把动作。5换把过程中,演奏者应当始终保持基本手型,以提高手指从原把位到新把位后按音的动作速度。6换把过程中,演奏者的大指要在手腕的带动下,跟随按音手指移动到新把位的适当位置。移动期间,大指要始终保持放松。

三、表情类技法及其运用技巧

(一)技法分析


  吟、揉是主要的表情类左手演奏技法。吟、揉技法由古琴左手演奏的吟、揉技法借鉴而来。吟、揉是古琴左手演奏的重要技法。其中,琵琶左手演奏中,吟的演奏技法是:按音的手指在相位或品位上左右来回滑动,依靠手指屈(向左拉)和伸(向右推)的动作完成,演奏动作与推音和拉音有很多相似之处[4]。揉的演奏技法是:手指的指端肉面按弦,先向左上方的相位或品位上滑动,然后再通过向右下方滑动回原位,如此,演奏出的音就会在“原位升高音—原位音—原位升高音—原位音”之间不断变化。揉的演奏能够使音的余音部分产生波动的音响效果。

(二)运用技巧


  1演奏者的左肩、左臂、左肘、左腕和左手手指应充分放松。演奏时,以前臂和手腕的摆动带动手指完成左右滑动和斜上下滑动。2手指左右滑动和斜上下滑動的幅度要尽量保持一致,且动作速度的快慢相同。3大指指端抵住琴背,其他四根手指要放松,自然弯曲,保持基本手型,即半圆形。4演奏时,以按音手指的指关节屈伸和滑动为主,这就要求演奏者要加强手指指关节灵活性的训练。演奏者可以多进行一些手指操练习。5中指在手掌中间位置,重心较稳定,因此演奏者在刚开始练习吟的演奏技法时,建议先使用中指。待中指练习熟练后,再逐渐使用其他手指练习。6手指滑动时,演奏者要体会琴弦产生张力(弹性)的内心感觉,使内心感觉和手指滑动的感觉相统一。7演奏时,演奏者要根据曲目的情感需要合理调整吟、揉的动作方式、方法与运动形态,以产生与曲目情感相符合的音波效果[5]。例如,在演奏情感细腻的曲目时,演奏者吟、揉的速度要适中,以使演奏出的音产生音高差别在小二度以内的柔性波音。在演奏情感激昂的曲目时,演奏者吟、揉的速度要稍快,以使演奏出的音产生音高差别在小二度以内的动态波音。

四、泛音类技法及其运用技巧

(一)技法分析


  基音和泛音是發音体振动产生的两种音。发音体振动时,频率最低的振动发出的音即基音,频率高于基音的其他音是泛音。在琵琶演奏中,演奏者适当运用泛音,能够使演奏出的音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提高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泛音多用于情感细腻,抒情性较强的曲目当中。琵琶演奏中的泛音有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两种。自然泛音的音位一般位于弦长的1/2、1/3、1/4、1/5和1/6处。演奏自然泛音时,演奏者的左手按音手指和右手要在同一时间触弦和离弦。演奏时,左手手指的指腹点弦,力量适中,不宜过于用力,以免造成肌肉僵硬,导致离弦速度慢。演奏人工泛音时,演奏者主要是用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的相互配合,改变基音的弦长,以发出人工泛音。例如,左手手指上面按住某一品位的音,然后右手的大指指端或下侧边缘浮靠在下面高八度的有人工泛音的音位处,同时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弹弦发音。

(二)运用技巧


  1演奏者要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增强对手指肌肉的控制能力,确保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触弦和离弦同时进行。2演奏自然泛音时,演奏者要记住“浮点在上,触点在下”“浮点和触点之间的距离较远”;而演奏人工泛音时,演奏者要记住“浮点在下,触点在上”“浮点和触点之间的距离较近”。3练习自然泛音时,演奏者可以先用一指在弦长1/2、1/3处练习,待熟练掌握泛音的演奏技法后,再逐渐用二指、三指和四指在多个品位上进行练习。4弦长1/2处的泛音最容易找到,且发出的泛音也最为清晰,因此,演奏者在演奏1/3、1/4、1/5、1/6等人工泛音的时候,可以运用1/2人工泛音的中心点上下的一系列人工泛音音位[6]。5无论是演奏自然泛音还是人工泛音,都要求演奏者的手指动作速度迅捷、方向准确、力量适中。6演奏人工泛音时,演奏者最好使用较粗的丝弦,这样更易于发出清晰的泛音。7演奏人工泛音时,左手按音的手指必须要按牢,不能有任何松懈。8演奏泛音时,演奏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吟、揉演奏技法,通过波音的支持,进一步丰富人工泛音的艺术表现力。

五、滑音类技法及其运用技巧

(一)技法分析


  琵琶左手演奏的滑音类技法主要有推、挽、纵起、撞、进、退、绰、虚绰、注、虚注、勒等。这类技法是演奏者在演奏时利用手指的移动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使音高产生滑音效果的一种演奏技法[7]。其中,推的演奏技法是:左手手指按弦在相位或品位上,将弦向右推进。挽的演奏技法是:左手手指按弦在相位或品位上,将弦向左挽(旧称“拉”或“拿”)出。纵起的演奏技法是:左手手指按弦在相位或品位上,将弦向内按(旧称“压”)入。撞的演奏技法是:先右手弹弦,然后左手手指按弦在相位或品位上,将弦向内按入后迅速放松,使弦恢复原位。弦复位期间,右手离弦。进的演奏技法是:左手手指按在较低的本音音位,然后滑动到较高的本音音位,滑动同时右手弹弦。退演奏时的手指滑动方向与进相反。绰的演奏技法是:左手手指按在较低的装饰音上,然后滑动到较高的本音音位上,同时右手弹弦。注演奏时的手指滑动方向与绰相反。虚绰的演奏动作与绰相同,但右手不弹,产生的音是一个虚滑音。虚注的演奏动作与注相同,也是右手不弹,产生的音也是一个虚滑音。勒的演奏技法是:左手食指和中指(或中指和无名指)夹着线滑动,同时右手弹弦。[BW(S(S,,)]

(二)运用分析


  1演奏时,演奏者的手腕要带动手指一起上下滑动,这就要求演奏者日常加强手腕的柔韧性练习。2手指按弦滑动时,力量一定要控制好,要保证按紧弦,保证滑音时的音量。3手指按弦滑动时,要保持放松状态,不能紧张。演奏者要在日常中用慢速度做一些紧张与放松的手指控制练习,保证手指按弦滑动时顺畅,不僵硬。4手指按弦滑动时,尽量向内用力按弦滑动。5当右手频繁地换弦弹奏或做一些紧张、用力的弹弦动作时,左手手指会不自觉地跟随紧张、用力,这是人生理上的一种本能反应。为了确保左手按弦滑动时的放松以及用力适中,演奏者需要多进行一些“左松右紧”的练习。

六、绞弦、并弦技法及其运用技巧

(一)绞弦、并弦技法分析


  绞弦和并弦演奏产生的音不是纯正的乐音,而是一种实音。绞弦即两条弦相绞,演奏技法是: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将一弦推到二弦下面,使一弦和二弦呈相绞的状态,然后用食指将相绞的两根线按实,同时右手弹弦。绞弦既可以绞二弦,也可以绞三弦、绞四弦。并弦即两条弦相并,演奏技法是:左手无名指将一弦推向二弦,同时食指将二弦拉向一弦,使一弦和二弦呈相并状态,同时右手弹奏。并弦既可以并二弦,也可以并三弦、并四弦。

(二)运用技巧


  1绞弦时,两条弦相绞的点应当尽量靠下,越往下音位越高,发出的音越高、越强烈。2绞弦对手指力量有一定的要求,即手指(尤其是食指)将相绞的两根弦紧紧地按在相应的相位或品位上,因此需要演奏者日常加强手指力量的训练。3在曲目用绞之处,要及时、快速地完成绞弦并按牢。在日常练习中,演奏者可以将适当放慢曲目用绞之处的速度,用慢动作绞弦,但熟练掌握技法后,再逐步加快绞弦速度。4并弦也对左手按音手指的力量有较高要求,因此也需要演奏者日常加强手指力量的训练。5并弦时,可以加入吟、推、挽等技法,以使音色更加丰富。6练习时,要先用慢动作并弦,待熟练掌握技法后,再逐步加快并弦速度。7并弦时,左手动作和右手动作要保持协调一致。

结语


  琵琶演奏技法多样,有按音、把位、进、吟、揉、泛音、推、挽、纵起、撞、进、退等,具有浓郁的中国乐器演奏特征。这些丰富的左手演奏技法使琵琶音乐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化,创造了别具一格的音乐魅力。在左手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除了要灵活运用各种演奏技法之外,还要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和手型,同时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气息放松。另外,演奏者要加强琵琶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除此之外,演奏者还要积极参加各种舞台实践,积累比赛经验的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演奏者的左手演奏技巧。
  注释:
  [1]崔 颖.琵琶演奏技巧及情感表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121—123.
  [2]卢盈盈.左手演奏技法在琵琶武曲中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9(23):66—67,92.
  [3]李若楠.浅析琵琶左手技巧之推拉弦与打带音[J].北方音乐,2020(05):43—44.
  [4]贾璐遥.浅析琵琶重奏作品《早春变奏曲》的演奏技巧与音色处理[J].艺术评鉴,2021(01):53—55,59.
  [5]杨婷婷.琵琶左手快速演奏技巧[J].艺术教育,2018(01):99—100.
  [6]赵诗轩.对琵琶演奏中左手技巧相关问题的分析[J].流行色,2019(10):80—81.
  [7]吴玉霞.我的舞台——一个琵琶演奏者的触点与立点[J].人民音乐,2019(09):50—53.
  (责任编辑:庄 唯)
其他文献
[关键词]变异;移调再现;比例失衡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13-03  每一种曲式结构,如我们熟知的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直到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等,如果单纯就其外部形式来说,除了形态、长度的不同外,再无其他意义。但对于一个用某种曲式结构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来说,这些结构便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和内涵。而我们探究这些结构逻辑
期刊
[关键词]岫岩民歌;唱词特点;旋律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068-03  岫岩民歌是在岫岩范围内兴起,被当地人民争相传唱的民间小曲,是当地人民业余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此类歌曲内容生动、叙事性强,旋律简单、方便记忆,利于人们相互传唱。也正因传授、传唱的方式是口传心授,所以不同的人演唱同一首歌曲时,可能会有细微的区别。事
期刊
[关键词]《行街》;二胡演奏;母曲;江南丝竹  [中图分类号]G6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055-07  作为江南丝竹传统八大曲之一的《行街》亦称《行街四合》,此曲采用曲牌联缀的形式,取名为《行街》是由于传统上此曲属于江南丝竹中的行乐,一般是在江南民间举行婚庆喜事之时,一队丝竹班子伴随着新娘的花轿边走边奏;此曲在这种场合下一般分为慢板、中版、快板三
期刊
[关键词]霸王别姬;古筝;关峡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16-03  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取材于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作曲家关峡根据这个故事为筝、箫、女高音与乐队创作了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作品中不仅用音乐描写了金戈铁马、战鼓雷鸣的场面,还描写了项羽和虞姬情深意长、忠贞不渝的爱情,更有缠绵悱恻、哀怨动人的诀别,抒发了江
期刊
[关键词]《托斯卡》;男高音;《星光灿烂》;艺术特色;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31-03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创作领域极其广泛,除了主打的歌剧以外还涉及歌曲、合唱、室内音乐,管弦乐等,在歌剧领域里创作成就最高。普契尼一生创作的12部歌剧都被人熟知,他以感人至深的戏剧情节和清新隽永、结构严谨的音乐风格,成为20世纪意大利
期刊
[关键词]“第二实践”;蒙特威尔第;牧歌;巴洛克新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089-06  “第二实践”(Secondapratica)是伴随17世纪前后意大利世俗多声部复调体裁牧歌(madrigal),在创作实践中就词、乐关系问题导致的诸多介于传统理论体系之外的作曲技法而形成的新音乐创作形式与风格理念。它与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承自
期刊
[关键词]王西麟;小提琴协奏曲;华彩段;奏鸣曲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19-06  华彩段(cadanza)[1]是奏鸣曲式在协奏曲运用中的一种变体形式,也是协奏曲中的一种特殊节奏。通常华彩段本身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为了展现演奏者的技巧,二则是作曲家平衡结构的一种手法。  而华彩段在奏鸣曲式结构中出现的位置,使华彩段对于作
期刊
[关键词]普契歌剧咏叹调;《艺术家的生涯》;风格特征;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34-03  在19世纪,普契尼作为意大利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作家,以感人肺腑的情节和优美的剧情为主要风格,创作了12部歌剧,揭开了20世纪音乐的新时代。普契尼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幼年时就开始接触音乐,最后就读于著名的音乐学院,曾经做过很好的职业,比
期刊
[关键词]演唱;罗西尼;歌剧;《我充满激情》  [中圖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28-03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作为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生前创作了众多的歌剧作品,且其作品影响着后世歌剧艺术的创作。而罗西尼的著名歌剧作品《我充满激情》具有重要的艺术意义和鉴赏价值,对于当今歌剧的发展和音乐艺术的创作有着推动性的作用。通过对《我充
期刊
[关键词]肖邦;叙事曲;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40-03  肖邦第一叙事曲是肖邦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并且叙事曲作为钢琴乐曲体裁,也由肖邦本人首创。其震撼人心的音响对比,丰富的音乐色彩,以及所蕴含的肖邦特有的波兰民族特性尤为突出。在国内外大型的钢琴音乐比赛中,也是被无数选手作为自己的必备参赛曲目,不同的演奏家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