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要求。然而,纵观时下不少阅读教学课,教学目标模糊,定位不准,教学内容不清,面面俱到,教学策略相似,大同小异,作业设计雷同,机械重复等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学段意识模糊。阅读教学应凸显学段特点,在学段“航标”的引领下进行有效教学,驶向省时高效的成功“彼岸”。
一、“掌舵”──教学目标确定要适切,体现学段特点
教学目标恰如“指南针”一样,稍有偏离将错失方向,甚至造成南辕北辙。所以,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掌好舵”,确定符合学段特点的适切教学目标。要在学段目标下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课标对年段提出的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真正达到“吃准目标”。这既是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尊重,也是确保教学目标准确、科学的必然要求。
阅读教学目标中的理解词句部分,第一学段的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的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的目标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些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来确定的,既相互关联又层次递进。因此老师对词句理解目标的拟定就应紧紧围绕以上不同学段的要求,制定适切的目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称赞》一课,理解词句方面的目标可定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粗糙、泄气”等词语的意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生命生命》一课,理解词句方面的目标可定为:引导学生运用近义词比较、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钓鱼的启示》一课,理解词句方面的目标可定为:结合生活体验多种形式理解“小心翼翼”、“翕动”、“沮丧”、“告诫”等词语的意思或表现的情形。这样既体现了学段特点,又前后联系,有较强的层次性和连贯性。
二、“减荷”──教学内容选取要适宜,体现学段特点
超负荷的航船势必影响前进的速度。同样道理,没有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阅读教学省时高效必然是一句空话。王荣生先生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评价一堂课先要清楚这堂课在教什么”,“只有先确定了教什么才能很好地去深入研究怎么教”。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面对文本所提供的教材内容,教师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即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最适宜本学段本册本单元训练重点的最具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阅读,阅读教学之舟才能轻装前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主要环节可以安排为:在激趣导入中认读“张衡、汉朝”;在整体感知中,出示生字“撒、玉、衡、汉、仰、傻、距、组、楚”了解学情,并在读句中学习字词;在指导读文中随文识字,理解词语;在指导写字中巩固识字,真正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巩固字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可以直奔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爬山虎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对比读、想象画面法、抓关键词语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伯牙绝弦》,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可以作如下安排: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用现代语汇去补充,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这三节阅读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看,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既各有核心,又相互关联。低年段(《数星星的孩子》)主要是必须抓实“词句”教学,中年段(《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主要是必须抓实“句段”教学,高年段(《伯牙绝弦》)主要是必须抓实“篇章”教学。
三、“马达”──教学策略使用要适合,体现学段特点
教学策略的使用好比航船上的“马达”。课程标准指出:“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我们知道,低学段的学生直接经验少,不随意注意及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中高学段的学生,知识逐渐丰富,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思维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因此,对低段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应选择生动、形象、趣味性浓的方法,或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直接感官的情景,或采用模仿表演、角色体验等,结合课文特点,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而到中高年段,就应指导学生注重抓住语文学科特点,以读为本,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称赞》,应备好实物投影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时时称赞,处处称赞”的情境,适时通过体验游戏(精读表演小刺猬和小獾的句子),结合课文的具体特点,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学中,则应抓住“对老人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和对海鸥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入情入境地感受人鸥真情。
四、“抛锚”──课外作业布置要适度,体现学段特点
符合学段特点的优质课外作业,它就像航船上的“抛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一节成功的阅读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应紧扣学段,独具匠心。符合学段特点的课文作业,第一学段应以读书写字为主,课外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称赞》可这样布置作业:给小朋友们提个建议,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称赞你发现的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第二学段应适当增加阅读感悟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天鹅的故事》课外作业可这样布置:1.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他人听。2.读一读:课外阅读1-2篇关于动物的故事。第三学段的课外作业应在阅读的基础上强化习作、语文活动等综合性作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蒙娜丽莎之约》所布置作业可以是三选一:1.搜集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有关资料,欣赏画作;2.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3.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必須牢固树立学段意识,并了然于胸,运筹与备课之际,决胜于课堂之中。惟有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掌舵”──教学目标确定要适切,体现学段特点
教学目标恰如“指南针”一样,稍有偏离将错失方向,甚至造成南辕北辙。所以,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掌好舵”,确定符合学段特点的适切教学目标。要在学段目标下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课标对年段提出的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真正达到“吃准目标”。这既是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尊重,也是确保教学目标准确、科学的必然要求。
阅读教学目标中的理解词句部分,第一学段的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的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的目标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些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来确定的,既相互关联又层次递进。因此老师对词句理解目标的拟定就应紧紧围绕以上不同学段的要求,制定适切的目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称赞》一课,理解词句方面的目标可定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粗糙、泄气”等词语的意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生命生命》一课,理解词句方面的目标可定为:引导学生运用近义词比较、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钓鱼的启示》一课,理解词句方面的目标可定为:结合生活体验多种形式理解“小心翼翼”、“翕动”、“沮丧”、“告诫”等词语的意思或表现的情形。这样既体现了学段特点,又前后联系,有较强的层次性和连贯性。
二、“减荷”──教学内容选取要适宜,体现学段特点
超负荷的航船势必影响前进的速度。同样道理,没有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阅读教学省时高效必然是一句空话。王荣生先生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评价一堂课先要清楚这堂课在教什么”,“只有先确定了教什么才能很好地去深入研究怎么教”。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面对文本所提供的教材内容,教师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即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最适宜本学段本册本单元训练重点的最具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阅读,阅读教学之舟才能轻装前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主要环节可以安排为:在激趣导入中认读“张衡、汉朝”;在整体感知中,出示生字“撒、玉、衡、汉、仰、傻、距、组、楚”了解学情,并在读句中学习字词;在指导读文中随文识字,理解词语;在指导写字中巩固识字,真正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巩固字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可以直奔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爬山虎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对比读、想象画面法、抓关键词语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伯牙绝弦》,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可以作如下安排: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用现代语汇去补充,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这三节阅读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看,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既各有核心,又相互关联。低年段(《数星星的孩子》)主要是必须抓实“词句”教学,中年段(《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主要是必须抓实“句段”教学,高年段(《伯牙绝弦》)主要是必须抓实“篇章”教学。
三、“马达”──教学策略使用要适合,体现学段特点
教学策略的使用好比航船上的“马达”。课程标准指出:“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我们知道,低学段的学生直接经验少,不随意注意及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中高学段的学生,知识逐渐丰富,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思维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因此,对低段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应选择生动、形象、趣味性浓的方法,或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直接感官的情景,或采用模仿表演、角色体验等,结合课文特点,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而到中高年段,就应指导学生注重抓住语文学科特点,以读为本,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称赞》,应备好实物投影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时时称赞,处处称赞”的情境,适时通过体验游戏(精读表演小刺猬和小獾的句子),结合课文的具体特点,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学中,则应抓住“对老人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和对海鸥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入情入境地感受人鸥真情。
四、“抛锚”──课外作业布置要适度,体现学段特点
符合学段特点的优质课外作业,它就像航船上的“抛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一节成功的阅读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应紧扣学段,独具匠心。符合学段特点的课文作业,第一学段应以读书写字为主,课外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称赞》可这样布置作业:给小朋友们提个建议,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称赞你发现的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第二学段应适当增加阅读感悟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天鹅的故事》课外作业可这样布置:1.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他人听。2.读一读:课外阅读1-2篇关于动物的故事。第三学段的课外作业应在阅读的基础上强化习作、语文活动等综合性作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蒙娜丽莎之约》所布置作业可以是三选一:1.搜集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有关资料,欣赏画作;2.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3.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必須牢固树立学段意识,并了然于胸,运筹与备课之际,决胜于课堂之中。惟有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