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农村沼气发展的现状及做法问题和建议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清洁工程,富民工程。发展农村沼气对节约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洪洞县在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地理位置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1°30’~112°50’北纬36°15’~36°23’之间。东与古县接壤,西靠吕梁与蒲县比邻,南与尧都区相连,北于霍州、汾西衔接。总面积1494平方公里,全县16个乡镇,463个行政村,总人口76.5万人,农业人口66.6万人,平均温度12℃,无霜期196天,主要种植作物小麦、玉米、蔬菜等,是传统的农业产业大县,发展沼气条件十分优越。
  二、我县农村沼气发展的现状
  2007年~2011年洪洞县在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规范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得到顺利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设农村户用沼气6000余户,小型沼气一处,大型沼气一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37个,县级区域服务网站1个。除2个山区乡镇外,其余14个乡镇全面覆盖。
  三、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的主要做法
  1、行政推动—层层加强领导
  沼气建设的实践证明,注重行政推动、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性的举措。全县、乡、村三级都把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摆在重要位置,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县上成立了沼气建设领导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沼气工程的实施、技术培训、监督管理等。项目实施村与施工队,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保安全、保进度、保质量。各级都建立沼气建设考核机制,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宣传鼓动—营造舆论氛围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坚持把舆论先到、思想发动放在首位。面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艰巨任务,县政府和县农委领导多次召开工作会和现场会进行动员和宣传指导。总结推广了大槐树镇秦壁村、明姜镇韩家庄村、下柳树村,广胜寺镇北郇村的沼气建设典型经验,组织5批200人次实地参观学习。县、乡、村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板报、标语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发动,向农民宣传沼气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并将农村沼气与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四化四改”工程结合起来,同规划,同落实。县政府还协调县上宣传、科技、广电等有关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形成有效推动沼气建设的强大合力。
  3、资金扶动—重抓资助投入
  县政府认真落实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和山西省关于《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做好场地、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准备和投工投劳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项目资金,突出加强沼气资金的管理使用。设定了项目资金专户,做到专人管理,单独建帐,专款专用,不截留不挪用。除省、市下拨的专项款外,我县按规定配套资金比例配套到位。近年来,县财政在沼气、吊炕、太阳能路灯农村能源项目上都有配套资金,给予了大力扶持。
  4、培训拉动—提供技术支撑
  为确保项目建设达到“尊重科学、标准施工、规范管理、安全运行和保障服务”的要求,我们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地抓好对沼气生产技工、技术管理人员和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教育。首先,组织有建筑经验的农民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沼气技工培训班,114人取得了资职证书,成为项目建设的骨干力量。其次,县农业技术人员对沼气用户逐村进行了沼气知识培训,发放宣传7000余份。培训形式采用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进村入户现场培训,现场指导,现场提问,现场解答,培训学习针对性强,效果良好。同时,做到《户用沼气技术500问》、《沼气户用手册》、《沼气管理信息》、《安全使用须知》四入户,使沼气用户基本掌握了沼气建设和使用的相关知识,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证。
  5、服务帮动—保持项目长效
  农村沼气建设集农业生产、工程施工、管理服务为一体,建设是基础,服务是关键。搞好服务,既是沼气工程发挥效益的需要,更是促进沼气建设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县按“六个一”标准建立了37个村级服务网点,配备了版面、配件,维修工具等,来满足了农民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供应及维修服务的要求。使农民想建有人指导,想学有人培训,常见故障有人维修,为农民排忧解难,服务上门,方便群众。
  6、监管促动—确保运行质量
  为切实抓好沼气工程质量,我们注重从基础抓起,坚持以服务促工作、以管理保质量。一方面抓工程管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选址、规范施工,从建池到技术管理,从模具设备到建筑材料,都要细致周到,认真查验、严格时间要求,严格质量标准,杜绝偷工减料和违规操作,保证了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为确保建成一处、见效一处,真正起到节能、环保、持续利用的作用,我们注重抓建后管理,严格档案管理和投入管理,做到建池有资料,投料有记载,使用有记录。再一方面,对施工队实行持证准入制,严禁无证操作,施工队由项目办统一调配,并与项目村签订施工合同,明确责任,确保沼气建设高质量的运行。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洪洞县作为山西省第一人口大县,在农村沼气建设上做出一定的成绩,但在建池数量上,正常的使用率上和后续服务管理上以及“三沼”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着困难和不足。
  1、资金投入不够,补助标准低
  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人工工资成倍上涨,使得户用沼气建设成本提高。建设一座10立方沼气池农户需投资建材1500元,建池工资1200元,挖池400元,设备350元。如加上改厕、改厨、改圈,总投资需5500元左右,而国家各级补助有限,农民自筹资金过高,影响沼气池建设的进度。   2、池容较小,管理不便
  几年来,我县根据国家政策大部分农户建10立方沼气池,有些农户自己增加投资建15~20立方沼气池。根据我们调查20立方的沼气池使用效果明显好于10立方沼气池,管理灵活而粗放,投料上不需要勤加勤出,更有利于原料的充分发酵,产气效果好,使用方便。
  另外,规模化、专业化养殖不断发展,小型养殖场增多,建50~100立方沼气池的欲望迫切,笔者个人认为发展中小型沼气池比较适宜。
  3、沼气使用率较低
  其主要原因一是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影响了沼气池的正常使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庭院经济也在逐步萎缩,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养殖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对散户养殖普及构成威胁,部分散养户放弃养殖业,导致原料供应不足,影响了沼气建设的发展,也形象了已建沼气池的使用率和产气率。
  二是农民外出务工制约沼气的使用效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而且务工人员且是体力较好,有文化的青年,留家人员则是老人、小孩、妇女,导致劳力缺乏,养殖业下滑,造成了无人管理、使用率低。
  三是管理水平低,影响了使用率。户用沼气池的使用者,大多为农村妇女,她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日常管理、安全操作上缺乏沼气安全知识,存在着隐患,急需对这部分人进行技术培训。
  4、沼气建设的队伍流失现象严重
  沼气技工建池工资和服务收入不能维护他们的正常生活。技工在建设中,建池工作总是断断续续,不是每天都有池建,不如外出务工挣钱多;在建后服务过程中,他们只是在出料时收取一定费用(每车25元),而维修和更换配件几乎没有收入,影响着技工服务的积极性,部分沼气技工外出务工。
  5、综合利用的开展情况较差
  大部分沼气户沼气只用在做饭上,根本谈不上在养殖、种植等生产过程用,没有充分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
  五、建议与发展思路
  沼气建设存在着客观原因,也存在主观因素。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普及沼气知识。继续多渠道地向群众宣传使用沼气的科普知识和好处,同时宣传国家的扶持政策,让农民了解建设沼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沼气池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加大投入,增加池容。随着市场的物价上涨和工人工资的猛涨,沼气池建设的投资也要加大,而且调查结果大池的使用效果远比10立方沼气池好,农民建大池的要求强烈,初步测算,建15~20立方沼气池需投资3900元(不包括“三改”),建议政府能补贴到3000元,减轻农民自筹资金的负担,提高沼气池的使用效果和使用率。
  三是因地制宜,以养殖做基础,拓宽发酵原料。发展沼气,充足的发酵原料是基础,要选择有传统养殖习惯的村,大力发展养殖,鼓励养殖,以养殖养沼气,以沼气促养殖,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才能保证有充足的发酵原料。在养殖较少的地区推广粪便秸秆混合发酵技术,提高沼气池的使用率。
  四是强化沼气技术培训。虽然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但仍有很多沼气用户对沼气一知半解。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沼气技术培训。
  一是技工培训,对沼气技工定期进行沼气技术更新和技术交流培训,每个县都要成立多个相应的会建、会管、会用、会修的的沼气队伍。
  二是对沼气用户的培训,沼气用户文化水平较低,管理技术较差,要对沼气用户进行技术指导和集中培训,特别是日常管理操作和安全意识的培训。
  五是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农村能源体系。形成上下联通,运行有效地管理用作机制和技术物资相结合的网络体系,重点在服务体系上做文章,对技工一定的补助,政府补一点,农民出一点,提高技工服务的质量和积极性。
  六是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有利条件,提高沼气的综合利用效益,搞好综合利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其他文献
又要开学了,特想我的孩子们……翻动着历届学生的相册,往昔岁月的印记历历在目。18年的班主任生涯,几多困惑、几多艰辛,也有几多坎坷。但我收获最多的还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
期刊
期刊
走进藤县的非公有制企业,你会发现,这里的党建指导员最吃香!从2009年4月开始,为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覆盖,以党建促经济发展,藤县创新方式,在充分了解企业的意愿,并在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