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系统掌握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创新型人才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就业等三个层面,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调查。调查中,笔者针对该校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单位分别设计制定了不同的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497份,回收有效问卷1235份,有效回收率为82.5%。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跟市场需求仍有差距,进一步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尚可。笔者在对高职院校教师群体进行调查中发现,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表示“非常重视”的有287人,占问卷调查总数的35.9%,表示“比较重视”的有371人,占46.4%,表示“重视”的有116人,占14.5%,表示“不重视”的有26人,占总数的3.2%。这一数据说明,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在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普遍比较重视。
  用人单位急需储备人才需求较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直接面对各类用人单位,因此,对用人单位的用人取向有一个了解和把握,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准確定位。为此,笔者针对用人单位急需什么类型的储备人才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有113家用人单位急需具有较宽专业视野、较强判断能力、创新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储备人才,这类用人单位占调查总数的50.22%;有62家用人单位急需具有良好心态、踏实本分及较强专业技能的储备人才,占总数的27.56%;有37家用人单位急需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学术钻研能力及擅长为参考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储备人才,占总数的16.44%;有13家用人单位急需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广泛兴趣爱好及较强社会活动参与意识的储备人才,占总数的5.78%。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用人单位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度是非常高的。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企业评价不高。为了对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有准确的把握,笔者对用人单位进行了“你对高职毕业生能力有何评价”的调查(在调查中每家企业均可以选一到两项),有120家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独立工作能力方面相对欠缺,占调查总数的53.33%;有86家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占总数的38.22%;有85家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占总数的37.7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评价不高,这也说明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必须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落后。在对教师进行的“您认为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每个教师可以选择两到三项影响因素),有556人认为,落后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占调查总数的69.5%,在备选因素中排名第一位;有476人认为封闭的信息沟通渠道是主要影响因素,占总数的59.5%,排名第二位;有393人认为缺乏创新思维训练是主要影响因素,占总数的49.1%,排名第三位。此外,选择狭窄的专业知识结构、陈旧的教学模式、有限的科研经费、紧张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因素的分别有367人、353人、280人、127人,分别占45.9%、44.1%、35.0%、15.9%。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群体对高职院校的现有管理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并不满意,特别是将落后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视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最为主要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方面,影响创新型教学质量的因素不仅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在影响自己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的各项因素中,37.6%的学生认为原因在于自身对课程不感兴趣;36.2%的学生则认为是因为教师授课方式过于陈旧;17.1%的学生认为是课程太过深奥,自己根本听不懂;此外,还有9.1%的学生倾向于自学。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等尚存在很大的意见。
  此外,调查还发现,在学校管理层面和家庭教育层面也存在一些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如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能力培训、家庭环境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家长对孩子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等。
  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以上调查显示,尽管高职院校近些年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所认可和接受,但与国外相关或类似的院校相比较,我国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拓宽专业口径,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工作考评机制;稳步推进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学生创新平台;改革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入改革。要建设富有创造性的课程及教材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对教材的选用;进一步加强专业化授课,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加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的建设力度。调查中笔者发现,超过五成的学生认为明智型的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最为有利,然而超过七成(72.11%)的学生则表示自己的教师中很少有进行创新意识引导的。针对这些问题,职业院校要努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素养,引导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采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保证良好的教学实施效果。
  提升高职学生自主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对高职学生进行的“您认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对您掌握知识帮助最大”的调查中,选择“师生互动型教学”的学生占总数的35.6%,然而选择“教师主导型教学”的学生也占到29.8%。由此可见,在课堂中有尽可能发挥自己主动性和积极性倾向的学生仅占1/3。因此,职业院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型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改善教育教学环境,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第二课堂活动。
  今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创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更是被整个社会寄予了厚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进一步拉近与社会、行业、企业的距离,真正构建起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其他文献
梅钢现役3座高炉炉缸全部采用法国陶瓷杯,其中1、3号高炉至今已连续生产近10年和12年,单位炉容产铁分别达到7150t/m^3和8700t/m^3,超过第二代高炉一代炉龄单位炉容产铁7022t/m^3的
目的:研究原代Schwann细胞转染持续激活型原癌基因Ha-Ras后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Ⅱ,Ⅴ(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 Ⅰ,Ⅱ,Ⅴ;β-1,4-GalT-Ⅰ,Ⅱ,Ⅴ)表达变化.方法:构建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要紧紧围绕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一中心。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需求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抓好激励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强调随机教育,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强化示范教育,凸显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李颖华(1974
目的研究慢性间断性缺氧后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及不同剂量维生素E(Vit E)和左旋丁基苯酞(L-NBP)对其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
对安钢2200m^3高炉成功封炉和快速复风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安钢2200m^3高炉这次封炉主要是对炉顶设备进行更换,并对热风炉富化煤气引射器进行改造等。由于封炉方案选择和休
对首钢3号高炉螺旋排渣冲渣系统“板结物”增长速度过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剖析“板结物”形成机理,并提出改进措施。
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人才,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办学,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虽有独特优势,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需要政府、行业、高
[摘要]文章分析了英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情况,以南柴郡学院为例对其外部与内部质量体系的运行机制情况和特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从中分析了对我国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包括坚持“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多元参与、全程保障”等基本构建原则,构建完善的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英国 职业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启示  [作者简介]丁文利(1969- ),男,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