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生成中“品”出智慧的课堂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智慧课堂?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师能超越预先设定的教学规程,智慧地把握真实丰富的现场生成,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在生成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尊重“生成”:张扬学生的课堂主权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上演着一部部典型的“教案剧”,由于教师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绳规学生的思维,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执行“原计划”,虽说教学设计很精密,组织得也精巧,但它始终与学生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因为这时的“设计”与“组织”只是一人独讲,他人静听的独自式教学。
   而智慧课堂则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教师应尊重、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并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因此,当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薄而出时,教师应理智地放逐固有的预设,尊重现实的生成,让师生共同体验意想不到的喜悦。同时这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师生互动的人文情怀。
   二、引导“生成”:实现资源的有效价值
   当然,对待课堂的即时生成,教师决不能仅仅限于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在智慧课堂中,当出现了“突发事件”,教师不是指责、训斥,而是能面对生成课堂,因势利导,与学生平等对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其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关注课堂生成,价值引导至关重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间往往会存在着某种偏颇,但这“偏颇”有时恰恰正是学生对与文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读。因而对有意义的独特见解要“扩大”,让全班学生共赏分享;对“节外生枝”而确有生成价值的,可以改变课前预设的教学方向,实现对文本、对教师的超越;对一些不同意见,可以引导展开争辩,既尊重独特体验,又形成共识;对于一些学生阅读中的歧见、误见,更要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的错误认识转变为正确认识。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住这些有价值的因素,顺学而导,“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
   三、拓展“生成”:丰富课堂的内涵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不能自拔,而应独具慧眼,能根据课堂生成重构课堂教学的运作机制,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并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对学生的学习信息,教师要有敏锐的感觉,作出准确的判断,并能作出恰当的反馈。这样有利于盘活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的内涵,使课堂教学流溢着鲜活的动感。自主探究,超越文本,多元感悟,链接生活,使学生的发展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实现,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在实践中同构共生。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既定目标能够更加有效而深刻地达成。
其他文献
为响应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建设的要求,三亚学院提出了提高课程的饱和度、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及学生学习的紧张度建设,简称"三度"建设。要想实现"三度"建设,靠传
针对多变量耦合的农业生产环境,为准确获取农业生产环境信息提供一种有效方法。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和组态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并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农业环境监测的融合
目的:分析心电散点图在交界性早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使用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记录其连续24
作者针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施工特点和水利工程常见的安全问题.并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策略进行了介绍。
介绍道路路面数据测量系统的构成和数据预处理方法。针对道路路面测量数据,提取可表征路面特点的特征参数,包括基本统计量、国际平整度指数和功率谱密度参数等。在此基础上,使用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首先介绍了金银花的栽培技术,然后重点阐述了金银花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希望对于金银花的栽培提供借鉴。
一、学困生的含义所谓的“学困生”就是“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哪一个学校里都有存在,虽然他们只是极少数,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这个目标,本文阐述了现存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并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