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及NLRP3炎症小体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一组原因不明,以慢性(持续6周或以上)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其他组织器官损害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儿童关节慢性炎症的最常见原因,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A20又名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 α-induced protein 3,TNFAIP3),是NF-κB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可以通过双重泛素编辑功能调控细胞分化凋亡,参与炎症反应以及调节免疫。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是由模式识别受体组装成的一组多蛋白复合体,可感知微生物感染及细胞损伤等危险信号,介导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的活化并促进IL-1β和IL-18的生成与分泌,在多种炎症疾病中发挥促炎作用。研究发现A20可直接降低NLRP3的基础表达,抑制caspase-1的活化,同时可以负调控NF-κB信号通路间接限制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限制炎症反应,在JIA中发挥重要抑炎作用。A20与NLRP3炎症小体有望成为判断JIA治疗疗效及预后的新型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本文主要总结A20和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并就A20及NLRP3炎症小体与JIA遗传易感性及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作系统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浙西南山区(丽水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方法收集丽水市2020年新确证且未经抗病毒治疗HIV/AIDS感染病例血样共147例,扩增HIV-1pol区基因并测序。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判断亚型,HIVDB在线分析治疗前耐药突变及耐药水平;计算两两序列间基因距离(geneticdistance,GD),确定最佳GD
目的了解2015—2019年南京市HIV-1CRF07_BC的流行史、进化模式和传播特征,为精准防控该毒株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319例HIV-1CRF07_BC患者的pol区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并构建最大似然树。使用MCMC(MarkovChainMonteCarlo)算法生成MCC树(MaximumCladeCredibilitytree),使用BSP(BayesianSkylinePlot)法重塑有效人口规模数变化趋势。采用成对基因距离法构建分子网络探究其传播特征。结果319名HIV-1CRF
目的了解河北省保定地区2020年全部新诊断的HIV-1感染者中,HIV-1毒株基因型和耐药发生情况。方法使用自建的方法扩增HIV-1pol区全长基因并测序,系统进化分析鉴定HIV-1亚型,将基因序列上传至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IV耐药数据库,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发生情况。结果共收集新诊断HIV-1感染者96例,获得pol区全长83条,研究人群中男性88例(91.7%),平均年龄为39岁,已婚者54例(56.3%),感染途径以性接触途径(95.8%,92/96)为主,其中同性性传播占75.0%(72/96);系统进
目的分析整合酶(IN)区主要耐药突变对HIV-1CRF01_AE毒株耐药的影响,并比较与B亚型毒株的差异。方法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选择7个IN区突变或联合突变(T66K、F121Y、Q148K、N155H、G118R、R263K、Q148K/N155H),通过无缝克隆同源重组及点突变的方法引入到HIV-1B亚型感染性克隆pNL4-3和CRF01_AE感染性克隆pGX002的IN区,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在MT2细胞上扩大培养并测定感染性滴度。检测4种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拉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s,lncRNA)Gm13568对A1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疾病进程的影响与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特异性靶向星形胶质细胞的lncRNAGm13568沉默与对照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分别命名为LV-Inhibit-Gm13568和LV-ctrl,并包装病毒。1×107TU病毒悬液静脉注射入C57BL/6小鼠体内7d后,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
目的探究人体中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Rv1705c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原核表达Rv1705c蛋白基因,收集包涵体,裂解后透析纯化Rv1705c并测定其浓度,ELISA法检测细菌Rv1705c刺激巨噬细胞后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量,使用纯化并带有生物素标记的Rv1705c孵育人蛋白质组芯片HuProt™,筛选与Rv1705c相互作用的人类蛋白质,使用GenePixPro6.0软件对蛋白质芯片的信号图像进行数据提取,使用GO、KEGG等多个数据库进
目的探讨复合发酵乳改善便秘小鼠的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fattyacid,SCFA)、肠动力、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C57BL/6JNifdc小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模型组及干预组连续给予洛哌丁胺灌胃2周,从第2周开始,干预组灌胃洛哌丁胺后加灌复合发酵乳连续治疗7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测定各组小鼠摄食量、饮水量、体重变化、粪便含水率、首粒黑便时间及小肠推进率。检测小鼠结肠五羟色胺2C受体(serotoninCreceptor,5-HTR2C)、闭
目的了解2019年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enterovirus,NPEV)的型别及分布情况。方法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AFP病例513例,每例病例采集双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NPEV阳性毒株进行VP1基因扩增和测序鉴定,序列的比对以及遗传进化树的构建通过MEGA5.1软件完成。使用Excel2016和SPSS19软件对NPEV阳性毒株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513例AFP病例中共分离出39株NP
目的了解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病原学分布并分析病原体的基因特征。方法采集曲靖市2020年儿童HFMD病例粪便标本,从便悬液中直接提取病毒RNA,先用MD91/OL68-1引物扩增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VP4区基因并测序,序列在GenBank进行BLAST搜索确定病毒型别,再用各型病毒的相关引物扩增病毒VP1区全序并测序,通过肠道病毒在线定型工具(EnterovirusGenotypingToolVersion0.1)进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期间北京地区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改变。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9728例患儿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A,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B,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