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者的乡建破局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z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维权”转向“乡建”,他们努力让村庄摆脱分裂,人与人之间不再疏离
  在当地政府的眼里,杨云标依然是一个“破坏分子”。
  不久前,他派团队里的一个人跟镇政府谈合作——他们有一支成型的文艺队,在宣传计划生育和各项政策上颇有心得,看政府能不能提供一些扶持。镇上的领导闪烁其词,但不信任早已写在了脸上。
  湖北房县三岔村的向昌海,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事实上,在很多年之前,两人都已经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从之前的维权领袖,成为一名乡村建设分子。杨云标现在是安徽南塘兴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昌海是三岔村合作社的董事长。
  这一身份转换的背后,是从本世纪初开始蓬勃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由温铁军主持的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下称“乡建中心”),是这一运动的主要推动者。
  “双输”困局
  上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农村暗流涌动。在1994年的税费改革中财力大损的地方政府,开始通过增加税费的方式,试图把在改革中失去的财力,从农民身上补回来。
  向昌海所在的三岔村,人均水田0.4亩、旱地0.54亩,人均年收入不足900元,每年的税费却达到了163元;而杨云标所在安徽南塘村,人均税费最高时竟然达到了300多元。
  2000年3月,湖北省棋盘乡党委书记上书朱铬基总理,反映湖北农村的问题,指出“农民真苦、农业真穷、农业真危险”。
  这种税费征收的任意性,还带来了乡村政权和基层政府的大面积腐败。由于吃喝严重,三岔村最后不得不卖掉了村委会大院。
  不堪忍受的农民开始行动起来,各地的维权运动接连不断。由温铁军任社长的《中国改革(农村版)》,因关注农民问题,也成为信访的重地。在此做兼职的天津科技大学学生白亚丽,每天都会收到摁满手印的信访材料。
  大学刚刚毕业的杨云标,带着女朋友回了老家,打算在此专心备考律师资格证。伸冤无门的村民就像遇上了救星,很快找上门来,向法律专业出身的他求助。
  退伍军人向昌海则组织村民学习政策和法律,让在上访中一度迷惘的村民,重新坚定了方向。
  1998年11月3日夜里11点,杨云标家里来了7个镇政府的人,对从睡梦中惊醒的杨说:“跟我们去镇里,有话要问你。”
  初衷只是给村民写材料的杨云标从此惹祸上身。受到惊吓的女朋友离他而去,他家的门上也被人贴上了“再告状,小心你的脑袋”的恐吓信。
  2001年,温铁军开始把此前一般的农村调研,发展为组织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志愿者下乡,进行调研、培训和试验。他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从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经验,也融入了邱建生和刘湘波等青年人的提法,把晏阳初、梁漱溟等人在上世纪20年代创立、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新乡村建设”作为支农活动的名称。
  2000年10月,安徽省委督查室派出督察组,会同市、区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来到杨云标家,对他的举报行为表示肯定,并开始调查南塘村的账目。最后,村支书、村主任和文书被查明共挪用贪污7万多元公款,村干部被集体撤职,三合镇党委书记、镇长等人分别受到党内或行政处分。
  同一年,三岔村的问题也引起十堰市领导的重视,市长批示立即查账。2001年6月,房县经管站确认了村组干部中有16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贪污、挪用公款等经济问题。
  维权取得了胜利,但杨云标并没有感到快乐。由于被赶下台的村干部往往代表着一方家族势力,村庄变得更加分裂。“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村庄更加对抗,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疏离,生活在其中的人更没有安全感。”他承认,常年的维权带来的后果是“双输”。
  2003年暑假,白亚丽去了一趟南塘村,发现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干群矛盾非常突出。一个老人死了很久,身体都发臭了,耳朵被老鼠咬掉一只,他的6个儿子竟然浑然不觉。
  2001年4月,南塘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维权积极分子唐殿林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杨云标则被选为村会计。
  2001年8月,三岔村村委会选举。向昌海众望所归,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当上村干部后,站在此前自己反对者的位置上,杨云标有了更多的反思。他发现,村干部有时候非常无奈,身不由己。“村委会选举制度设计的是让老百姓来选,是民主的,村官要对农民负责。但是实际的村干部的运行,你要对乡镇政府负责。你所干的工作都是乡政府安排的,你干得好与不好是乡政府来评价,福利考评是乡政府来做。制度安排和实际运行是有冲突的,村干部正好夹在中间,他实际上是扭曲的。”
  向昌海也有这样的困惑。2004年,他对来村里调研的白亚丽说,他的工作,也就是调节家庭矛盾,上面来视察,负责接待吃喝,配合上面做一些最基本的村务管理。“最多也就是推进一下产业化”。
  先提神,再合作
  2002年,杨云标参加了一场由温铁军主办、主题是乡村建设的会议。一位来自香港的刘健芝老师的发言,让他深受启发。她说,我们是为了生活更美好,而不是为了抗争。“以前做维权,不是因为他恨,而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乡村变得不是他想象的样子了,所以要抗争。”杨云标的朋友、目前在南塘合作社做志愿者的高琳说。
  白亚丽说,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合作社。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何志雄将这个逻辑归纳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原子化的农民的利益容易被市场忽略,通过合作,可以提升他们在市场中的地位。
  但在陷入分裂的农村,让满腹狐疑的农民合作谈何容易!2004年,乡建中心在河南组织农民培训,给每人发了一个本子。一下课,农民就把发的本本夹走了。“他是怕东西放在那儿被别人拿走。一个本子尚且如此,更何谈把他们的钱放在一起!”
  此外,长期的内耗已让农村毫无生机,这让合作缺乏必要的前提。所以,白亚丽们认为,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是“提神”。他们打算从组织文化活动人手。
  过去,农村曾经搞过文艺宣传队,有些人的家里还放着道具。当这些沾满尘土的道具被从床底下拉出来时,乡村建设的大幕就被拉开了。
  几十年没有闻到文艺气息的农民,对这一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些坐在那儿满脸沧桑的妇女,跳起舞来就非常生动,“那种灵性、美感特别打动你。很多人突然发现,这才是生活。”
  有些小学没有毕业的农民,却是编顺口溜的能手。他们把政府的政策编成顺口溜,传播的效果非常好。
  刚开始,参加活动的都是乡建中心联系的一拨人,另外一拨人则冷眼旁观。后来,白亚丽试着动员这些家庭的女人,以点带面,最后把全家人都带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抓住村里的核心骨干,找带头人。”
  另外,他们还通过评选“十佳儿媳”等活动,重拾农村良好的风气。这些投入不大的活动,在讲究面子的农村引起了强烈反响。有的家庭放着鞭炮迎接,把奖状裱起来,放在堂屋的中间。那些不孝顺的 人则压力很大,不敢出来看。
  一盘散沙的农民渐渐组织起来。以前村委会开会,叫不来人,现在让文艺队去,马上敲敲打打地都下来了。在节目的中间,他们会安排一些培训,文化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文化活动开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到经济问题上来。“大家就会想,我天天蹦蹦跳跳,好像也解决不了我的收入问题啊。”这时候,合作社的问题就可以摆到台面上来。
  农民对合作还是小心谨慎。杨云标的合作社一开始只有12人人户。“你也没有理论能说服别人,只能靠做事情。”他们第一年搞农资统购,价格比零售价便宜了10块钱,并且直接与厂家对接,质量有保障。当年秋天,合作社就增加了五六十户。
  三岔村则对合作社有个筛选的过程。2004年,经过乡建中心的动员,该村成立了六七个合作社。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合作社效益一般。向昌海与大家讨论后,决定不再全面开花,而主要专注于当地的优势产业——茶叶。
  在这一过程中,有人未能全面领会合作社的涵义,讲其理解成“只要合作就有效益”。于是,在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不顾实际的低效联合。
  乡建中心的何志雄后来反思说,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单纯通过合作社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农村的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农民被束缚在生产这一环节,其他有利可图的环节像流通、加工和信息等,却被别人垄断,农民没有定价权。“我不知道仅仅从经济方面做农民合作的意义何在。”
  除了上面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会影响合作的效果,就是带头人。原来的合作理论过多关注了合作的积极意义,却忽视了内部整合的成本。一个好的带头人,不仅要有政治指挥,以压缩内部的管理成本,同时要有经济的洞察力,以把握一个正确的方向。
  与政府的隔阂
  向昌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投资于茶叶这样长期的产业,三岔村合作社至今收益不大。南塘村的有机农业也没有做起来,现在只保留了两亩的试验田。由于缺少人手,统购统销也没有做起来。
  2005年,杨云标开始做小额贷款。这已成为南塘合作社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他说,现在的小额贷款,有200万元的规模。去年下半年,每股分红200元。市盈率为10%。
  在发展小额贷款之前,杨云标对农村信用社做了一个调查。他发现,农村信用社一年从农村吸收的存款有8000万元,但贷给农民的却不超过500万元。他就问,为什么不贷给农民呢?他们很需要。信用社的人说,一个农民也就贷三万五万,我要做信用考察,如果你不还,我还要请律师打官司,成本太高。而我给大公司贷款,一笔就有500万元,它还有楼房汽车做抵押。一笔500万,效率多高,我贷给你,十笔也不到五十万。“一个商业银行,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不会追求民众利益最大化。”
  杨云标就想,如果农民的钱放到农民自己的银行,会是什么概念?对于乡村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推动力。他就想把这些钱留在农村,并用于农村的发展。
  理论上是这么说,但做起来很难。大家觉得把钱放在他这儿,风险太大。不得已,他只好自己带头做,把自己的钱放在里面,规模不大,就二三十万。去年有一个大户参与,才开始一点点扩大。
  要想从合作社贷款,首先得加入合作社。这要交一个100元或者200元的“入门费”。第二要找人担保,担保人只能是小额贷款基本股的股东。基本股的价钱,是每股2000元,最多可买5股。
  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小额贷款的好处是很少出现坏账。高琳说,从2005年至今,南塘村的贷款没有出现一笔坏账。
  事业渐入正轨的杨云标,开始重新思考跟政府的关系。他说,虽然有过非常不堪的记忆,但自己的这个槛已经过去。去年,当地曾经发生过一起恶性校车案件。受害人找到他,希望帮助维权。他当时就想,这件事如果上访,在那个敏感的时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要受处理。但这样做不过是出了一口怨气。最重要的还是让受害人得到补偿,同时让违法者得到教训。他就跟政府谈,政府非常紧张,一上午就谈下来了。“后来政府还感激我们。”
  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当地政府还是对他们保持警惕。“他们一直觉得你们是维权组织,给我们贴了标签,真正深度的信任还没有。”
  相对于乡土建设一砖一瓦的累积与堆砌,人心的重建,会是一个更艰难更漫长的过程。
其他文献
作为2013年成绩最突出的中国运動员之一,张培萌在2013年底参加了多个典礼活动。而他身边的团队并没有因此担心这会影响训练,大家都认为,高水平运动员应该有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观念对待生活和训练,不能为了训练而与世隔绝。对张培萌这样的运动员来说,偶尔在一天中花三四个小时参加活动,“就跟玩一样”。0.001秒  去莫斯科参加田径世锦赛前,张培萌就想着跑进决赛。但世锦赛男子100米比赛选手水准超过奥运会,能
汇中、长丰两家公司的成长史,充满令人不可思议之处,唯有强硬关系和背景可以解释    “他们公司出事了!”提及汇中公司,就连出租司机都能说上几句。  在肇东市,汇中锅炉燃料油有限公司是当地知名企业,纳税大户,曾被评为全省非公有制纳税50强企业。  一个多星期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辗转于哈尔滨市、绥化市以及肇东市三地的工商部门,基本摸清汇中公司以及关联企业长丰公司的“成长史”,其中充满令人不可思议之
灯光炫目,舞台华美。霸王依然唱着“纵英勇怎提防十面埋藏”,可已从白脸扮相变成红脸;穿着凤羽华服的虞姬身边是几个妆容素雅、跳着现代舞的侍女。琵琶伴奏女演员与观众近在咫尺,“十面埋伏”桥段由非京剧的武术班底出演,3D视效场面让整个舞台血色四溅。霸王自刎前,舞台上甚至出现了一匹真正的汗血宝马。  这台被命名为“华宴-新京剧《霸王别姬》”的剧目看上去更像一场影像秀。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把整出传统戏曲舞台剧做
在中国没有出现过像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或昆体良那样系统论述修辞学或演说术的伦理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是说服的工作大多数是在非公共的场合进行的,这样的说服往往成为一种私下进行的、必须避人耳目的交易术。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修辞理论是相当陌生的,即便有修辞理论,也只是功利性的,不是伦理性的。这是我们公共语言里带有欺骗性因素的一个文化原因。  古代中国没有可以与古希腊相比的那种称为rhetoric的修辞学
这年头,原配正在上演一出主打戏。去年年终大戏发生在杭州,原配在结婚纪念日留万言遗书称,被小三逼得自杀,却随后峰回路转原地复活,还接受电视采访。杭州版大戏刚落幕,一开年,各地便战鼓擂响,深圳版、安徽版你方唱罢我登场……  如此洒狗血的肥皂剧,自然引来众人热议,尤其搞得我身边一群原配女友群情激昂。太生猛了!太解气了!我有一个做情感网站的女友,她们网站里小三生猛,建了个论坛“没有搞不垮的家庭,只有不努力
有时挺羡慕那些旅行特别有计划的朋友,每次出门前都会做详尽的调查分析,一路无往而不利。但懒人也有懒福,比如我。  隆德就是这样一场旅行。  一开始,接到去瑞典隆德开会的通知,我的第一反应和多数人一样:隆德?在哪里?已经登上北欧航空公司的班机,还是搞不懂,为什么组织方安排我飞去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而不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到达哥本哈根后倒火车去隆德,才知道隆德在瑞典南部,从哥本哈根坐火车去隆德只要2
上个世纪80年代在京城求学时,周日唯一的爱好,就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梭一条条胡同,寻找那些我知道的曾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文化名人的故居。譬如鲁迅故居(我指的是八道湾)、郭沫若故居、欧阳予倩故居、胡适故居等等。其后,有机会到海内外走走时,首选的旅游点还是名人的故居。  学历史的我固执地认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带有唯物色彩的“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释义,而是带着历史去行走——触摸承载历史的现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美国华盛顿街头的玫瑰红被中国旗的鲜艳红抢了风头。举旗的是自发等候迎接大洋彼岸一位客人的人们,这位客人就是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机场的红毯已铺好、艾奥瓦州州长的650人豪华“州宴”待开席、五角大楼早被媒体聚焦;27年前老朋友家里的茶香正酝酿、将迎首位中国领导人观赛的NBA赛场上赛事正酣——20多场活动的不同主题,填饱了各国主流媒体的胃口,在习近平的飞机着陆之前,各种分析、
并不是为狄克森州立大学的丑闻开脱,而是想提醒我们的大学,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丑闻  名不见经传的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最近“火”了,当地州立大学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审查报告,让这所与中国内地19所高校签有合作协议的洋大学,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曾经在这所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有的担心被别人误会为不诚信,悄悄把这段求学经历从自己的简历中删去。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这所学校给不符
身家性命系于国家。在很多情形下,这不是夸张。但我们对“国家”这个词可能并不真正理解。若用英文,我会用nation这个词,而不是state,也不是nationality,更不是country。要确切地翻译nation这个词,似乎用秦晖先生说过的“大共同体”更合适,其他翻译总显勉强。这是一种迂腐的较劲,也是一种必要的较劲,但仅限于这个语境之下。  更让人纠结的是,在国家之下,有着人群之分;人群之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