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对雷公藤制剂治疗肾脏疾病减毒增效研究认识

来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公藤又名黄藤木、断肠草、红药等,有大毒。雷公为神话中司雷之神,本品藉以为名,以喻其暴烈之性,《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出江西者力大,土人采之毒鱼,凡蚌螺之类亦死,其性暴烈”。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归属于祛风湿药,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其主要成分为雷公藤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宁碱等生物碱,此外还含二萜类、三萜类及卫矛醇、卫矛碱等,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菌、止痛、抗肿瘤等作用。雷公藤制剂对多器官的急慢性中毒损害,很大程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综述使用雷公藤制剂治疗肾脏病减毒增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作用机理及其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醋酸涂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
随着心脏疾病的增加,对其发病机理以及干预防治成为当今学术界重点深入研究的方向。大量研究证明[1],钙调蛋白(CaM)是Ca2+信号变化的重要感受器,也是Ca2+调节蛋白及转录反应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