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格动词研究对英语动词教学的启示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zjs1989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Colins Co-building Dictionary中,有一类动词叫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共120个。虽然数量不多,却是一个教学难点。而作格动词的定义又和Tamly“致使链视窗”的“事件致使”有重合部分。本文从作格动词出发,结合Tamly的“致使链视窗”等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更好地讨论此类动词,并探讨其对英语动词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作格动词;致使链视窗;英语动词教学
  【作者简介】王金林(1991.1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作格动词与Tamly“致使链视窗”
  英语里有一种动词,既可做及物动词又可做不及物动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从施动者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也可以从行为对象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称为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 )。例如:
  (1)a. She broke the window.
  b. The window broke.
  (2)a. I opened the door and peered into the room.
  b.Suddenly the door opened.
  上述例子中的break和open就是作格动词。(1a)(2a)句是从施动者的观点对动作进行描写,(1b)(2b)句是从行为的观点对动作进行描写。
  此外,作格动词虽然既可以做及物动词又可以做不及物动词,但并不是所有既可以做及物动词又可以做不及物动词的词都是作格作词。例如:
   (3)a.Jim will eat meat at seven o’clock.
   b.Jim will eat at seven o’clock.
  在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eat既可以做及物动词也可以做不及物动词,可是eat不是作格动词,因为这两句话都是从施动者的观点来描写的。所以,总结来说,英语作格动词指既可从施动者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也可以从行为对象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的。
  因为作格动词既可以做及物动词又可以做不及物动词,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将它们分为作格动词的二价用法和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所谓二价用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及物动词的用法,关于这一用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一价用法不甚了解。因此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是研究中的重点问题。这一难点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解释。在认知语言学中,Tamly在“致使链视窗”这一部分中提到的“事件致使”就是指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Tamly在“致使链视窗”中提出,致使存在不同程度。第一类是由不涉及生物的其他事件引起的事件,即事件致使,如the vase broke(花瓶碎了);第二类是由人引起,但又不是有意引起的事件,即人为致使,如he broke the vase by accident(他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第三类是其结果与施事意图一致的事件,即施事致使,如he broke the vase to irritate his wife (他为了使他妻子生气而摔碎了花瓶)。Tamly的三种分类对英语中的动词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而Tamly的第一种分类和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一样。联系Tamly的“致使链视窗”,我们可以看出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在使用时表示一种结果的状态,不涉及生物的动作。由此,我们可以对作格动词有更好的理解。
  二、作格动词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作格作词这个概念以及它的一价用法不甚了解。既可以做及物动词又可以做不及物动词的用法,是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也没有搞明白的知识。而学生的困惑很有可能是由教师不清晰的讲解造成的。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怎样给学生讲解这些动词呢?
  首先,要想给学生教授这些动词,就要对这些动词下一个清晰的定义或限定。如果直接说“英语作格动词指既可从施动者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也可以从行为对象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未免不妥,因为这是理论研究的说法,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结合前面所说的Tamly的“致使链视窗”,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英语中有些动词既可以做及物动词又可以做不及物动词,而且这些动词在做不及物动词时,句子的意义表示主语的状态结果,不涉及施动者的动作,这种动词就叫作格动词。
  其次,关于作格动词的讲解应该是遇到具体单词具体讲解,绝不能只是简单地归纳概括。单词的讲解应从句子出发,真正让学生理解单词本身。认知语言学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对英语教学有着极大的启示。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单词的讲解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会一个單词的标准应该是能够用它进行输出,而不只是机械地会做对所谓的语法题目。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对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掌握不好,就是因为在很多语法书和老师的授课过程中,简单粗暴地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归结于“主动表被动”。似乎在语法书的理论框架中,用物做主语时,就应该用被动,而有的动词没有用被动,就将它粗暴地总结为“主动表被动”。这些观念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导致尽管进行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也仍搞不懂为什么这样。例如下面这个题目:
  My dress____when it caught on the nail.
  A.tears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服务于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从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关系入手,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培养初中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关注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从而
【摘要】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极大提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我国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和沟通。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英语教学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高职院校不断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保障自身的人才培养策略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应用型人才。本文以高职英
【摘要】在当前英语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创设愉快轻松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同时要将课堂上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给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不仅只是单纯地让学生通过绘本进行学习,而且应当融入更加具有互动性以及多样性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本文主要是关于英语绘本融合在英语课程教学当中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
【摘要】本文说明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现状及原因分析,研究了有效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意义,并针对当下的学习现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和策略,以期能为教师开展有效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听书读写各方面英语能力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崔大为,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石井中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它除了传达语言表达
【摘要】在艺术类院校中,学生除了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还要学习英语知识,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英语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和实践能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SPOC英语教学模式。本文从艺术类院校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入手,讨论SPOC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最后分析SPOC英语教学模式如何在艺术类院校开展,希望对艺术类院校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SPOC英语教
【摘要】慕课指的是使用现代化科技进行网络授课的一种方式。随着本科院校转型的不断发展,慕课在我国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并且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转型。慕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而且还推动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从而能够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导者,让他们能够有选择的权利去进行学习,这样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老师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本篇文章主要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英语教学开始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必要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容分析,在明确的内容指导下,完成高考英语命题素材的分析,继而对高考英语命题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站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以及创新命题形式视角具体阐述高考评价体系对英语命题的指导作用并适当提出教学指导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甚至于小学生都感受到了承重的学习压力。其中,英语是最耗费小学生精力的学科之一,英语“趣配音”APP的引入为英语课堂增添了不少新鲜元素,有利于缓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和疲劳状态。本文主要介绍了英语“趣配音”APP的概念与作用,提出了依托趣味配音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趣味配音;小学生;英语积极性  【作者简介】陈
【摘要】中餐菜肴的名称不仅传达了其主要的原料和加工方式,还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含义。因此,在翻译菜名时,应根据其不同的文化含义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将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这一理论视角,结合中文菜名的命名特点,探讨菜名翻译的基本原则,并详细讨论菜名翻译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交际翻译;菜名;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蒋建华(1980-),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摘要】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为促进英汉互译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尝试分析如何利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尽可能地达到准确地传达作者的原意,便于读者理解,同时又充分体现源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不同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特性的目的。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英汉互译  【作者简介】罗泽元(1993-),男,湖南衡阳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