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PLC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iu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PLC实训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按任务的实施过程设计教学思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去寻找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自主建构知识与技能、通过评价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将学习的中心由学习结果向学习过程转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自主构建 过程转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催生了项目教学,而项目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就是任务驱动法。任务引驱动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活动中,以任务为驱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合作完成整个工作任务,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在任务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一、任务驱动法的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二、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要求
  1.任务选取
  任务的提出首先要具备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新知识;其次任务要有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任务出现;第三任务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最后任务要有创新性,我们设计的任务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中由师生双方共同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并最终完成归档或应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做到从传统教学向任务教学的五个转变:
  3.评价方式
  任务实施成功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教师不应轻易评论孰对孰错,应让小组进行自我分析,小组间进行交流评价,让学生参照评价任务内容,逐项给予自己评定,并在作品之后或学习体会之末附上简短的自我评语或得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情况来评价学习效果,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成就感与不足,否则会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从而使任务实施以失败而告终。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行动中实现的,从一个具体任务的报告、计划、完成到下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1.任务分析
  任务设计好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先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由教师适当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进行分组,一般以4人为一组,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和特长,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必备的电工技能,为其以后的考工考级乃至走上社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2.小组合作,制定任务实施计划
  按小组形式针对预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沟通、最终达成共识,设计出线路,列出所需的元器件等材料清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个别辅导者的角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的深度有所不同。
  3.设计成果展示
  各小组介绍设计的思路,线路和材料选择方案,教师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引导学生与成熟产品作比较,互相讨论、取长补短、互帮互学,不断完善设计线路和施工方案。
  4.独立安装、调试
  运用已有的安装技能基础,对设计线路按施工方案,各小组学生独立安装、同一种方案有多种接线施工方式,给学生的独立工作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创新中完成施工任务,教师承担着供货员(工具、元器件调换等)、个别辅导者、安检员(220V电源要注意安全用电,由教师验收再试车)的角色,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下一个任务中就会自动成长,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5.任务交流和评价
  在整个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需定期进行工件展示,各小组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促进各小组相互竞争、相互提高。在每个阶段完成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施工计划、方案、材料的使用情况,性能价格比,安全生产实施任务的时间,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出书面评价书,再由教师对任务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评判在任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一任务小组内成员以及组与组间的成员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以期达成"在讨论中对比,在对比中提高"的效果。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技能教学效果不错,但有一些问题需注意和改进:(1)教学进度不易把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更为开放,但这一"放"就不好"收",每一组的探究程度和进度教师很难把握,实训结束时,有的组提前完成,可有的组只能草草"收兵",影响效果。以后需采取一些措施,要既能保证探究效果,又不影响进度。(2)课堂管理待改进。探究性学习法的课堂更为"活"了,这也导致个别学生干扰他人。对此还要想些办法,采取措施在行动上约束学生,最好能使学生都"忙"起来。(3)评价上有困难。传统教学强调"单打独斗",学生表现很容易掌控。但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可能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混水摸鱼,给教师造成形势一片大好的错觉,影响到教学效果。
  总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将可能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更能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王金娟.《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尝试》.职业.2008(6)
  [2] 周建清.PLC技術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张铁林.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方小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机电分院电气工程系教师。
其他文献
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本文从识字内容的选择和对学生的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不一样的创新方式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在《新课程
创客一词由英文“Maker”翻译而来,是指出于兴趣和爱好,通过开源硬件和互联网把各种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的人.创客是一种文化,起源于硅谷的“车库精神”——在车库(或者类似的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班级工作中是学生的楷模和表率。班主任这份工作是细致而且事情繁多的,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又是快乐的,班主任这份工作不是乏味的、是充实的。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每天在一群孩子的周围,他们既能带给你烦恼也能带给你欢笑。作为小学班主任是自豪,也是充实的,因为小学班主任是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最先接触的人,是他们的带领人,在学校里是他们智力的教育者和心灵的陶冶者,也是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小学生在将来学习过程中运用创新意识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学校开展戏剧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戏剧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教育和课程外的“渗透”教育两种方式来实现。文章主要对学校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探讨,认为学校戏剧教育的课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现状及必要性rn(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现状rn如今,我们国家全民创业的情绪高涨.国家也把“双创”工作的推进放在了重要位置,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
期刊
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以其输液方便,痛苦少等特点广泛的被临床使用.但是传统的病员服没有与时俱进进行改革,给病人临床使用给予医护人员的日常护理带来了大量的不便和额外的
钱松(1818——1860),本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铁庐、耐清、老盖、古泉叟、未道士、云和山人、西郊、秦大夫、云居山人、云居山民、铁床觉者、见闻随喜侍者,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唐(今浙江杭州)人,流寓上海。工书善画,嗜金石文字,犹精篆刻。  钱松篆刻造诣甚高,为历代印人所推崇,并将其推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晚清至今,其篆刻艺术也一直被归为浙派范畴讨论。然而,钱松的篆刻艺术是否真正属于浙派,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