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读邓云乡《鲁迅与北京风土》,几不释手,颇有饱食一顿美餐之感。我觉得,从事文学艺术的同志,尤其是年轻的同志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或许有些人认为这些细微琐碎之物不足挂齿,但是谁又敢担保自己就不在这上面出漏洞闹笑话呢?略举一例,某画报的一幅连环画上,一八九八年的前门箭楼竟与当代的箭楼别无二致。殊不知,当时正阳门瓮城还与箭楼相接,而东西两面的三角形水泥装饰则是一九一三年重修箭楼时才添加上去的。进而想到:我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读邓云乡《鲁迅与北京风土》,几不释手,颇有饱食一顿美餐之感。我觉得,从事文学艺术的同志,尤其是年轻的同志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或许有些人认为这些细微琐碎之物不足挂齿,但是谁又敢担保自己就不在这上面出漏洞闹笑话呢?略举一例,某画报的一幅连环画上,一八九八年的前门箭楼竟与当代的箭楼别无二致。殊不知,当时正阳门瓮城还与箭楼相接,而东西两面的三角形水泥装饰则是一九一三年重修箭楼时才添加上去的。进而想到:我们老一辈的历史家、文学家能否也象邓先生那样,写一些近现代的风土、掌故随笔?乍看似乎无足轻重,实乃一件保存历史风物本来面貌,有助于后人,功德无量的好事。
其他文献
公元1155年,在南宋朝廷的天牢里,有一个刚刚受完酷刑的中年囚犯,衣衫褴褛,浑身枷锁,蜷缩在牢房角落里的床上,高一声低一声地呻吟着。 这个囚犯40岁左右,五官清秀,身躯消瘦,脸色灰白,蓬乱的头发上沾满了灰尘和乱糟糟的草木屑,下巴上那绺胡须也打了卷儿,挂着乌黑的血块儿。再往他身上看,一袭青袍破破烂烂,千疮百孔,简直成了一张渔网。隔着袍子的孔洞,瞧得见里面穿的那件白色小褂上,浸满了鲜红的血迹。 至
春节期间,互联网业出了一件热闹事儿。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把腾讯公司告上了法庭,称后者限制用户通过微信和QQ分享抖音内容,涉嫌垄断,要求腾讯赔偿9000万元。腾讯则回应称相关指控纯属失实,系恶意诬陷。 这件事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反垄断。抖音这次对腾讯出手,是我国在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之后的首次反垄断诉讼。 腾讯和抖音的恩怨由来已久。作为中国市值
理顺中美关系需要智慧和胆略,需要出于良好政治意愿的沟通与对话,需要有人首先拨打热线电话。 前些日子到影院观看了美国电影《信条》,开映前见到另一部好莱坞新片的广告。《信条》引发了国人对“逆熵”等概念的热议,而我在观影时的第一反应则是:中美尚未完全“脱钩”。 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与最大发展中国家“脱钩”,哪怕在几年前,这都是个匪夷所思的命题。如今,这像是美国一些当政者全力以赴的方向。但常识告诉人们,在
她放弃博士学业到剑桥厨艺学院进修,在自家厨房中打开一片天地 庄祖宜现在偶尔还会做那个梦,梦见自己同到10多年前,正在华盛顿大学与人类学博士论文搏斗:几乎每写一个句子就必须喝一杯水,每10分钟跑一次厕所,一趟趟进进出出,论文却毫无进展,整个人心力交瘁。惊醒之后,她想起厨房里的蔬菜、牛肉、锅碗瓢盆,一下就觉得很放松——当年她放弃学业专攻厨师,成了一个做菜的人。 去年8月,美国外交官丈夫到成都就任,
我搞中国古代史研究,久已想读吕叔湘先生《标点琐议》一文,直到读到近出的《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版),才得偿宿愿。读完全文,深深感到老一辈学者的精镂细雕,嘉惠后学,此文无疑是要伴随《通鉴》等古籍久远流传下去的。 以大师的精细对照自己的粗疏,我简直害怕到了今后不敢再写文章的地步。这种心理状态,是我最初欣悦买得此書时所始料未及的。说来也奇,一些同道在看了此书以后竟和我有一样的心情。这是什么缘故?于是,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218页慧琳《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中有“鲁连之屈,田巴项托之抗,孔叟殆不过矣”句。反复研读,觉得意思不很清楚,看来标点有误,经核检他书,觉得这句话似应这样标点: 鲁连之屈田巴,项托之抗孔奥,殆不过矣。鲁连者,鲁仲连;田巴者,齐辩士,事见《史记·鲁仲连列传》张守节《正义》引《鲁仲连子》。孔叟者,孔夫子;项托一作项橐,相传是古代神童,七岁为孔子师,事见《淮南子·修务
我最初认识其芳,大约是在一九三二年。他当时已经用“何其芳”这个名字在《现代》上发表诗作,为世所知了。他比我晚一年从上海到北平,时在一九三○年。他进清华大学才半年,因毕业证书出问题被除名。次年秋季改上原是同时录取的北京大学。他当时告诉我,他曾经学过《新月》派写诗,只是从没有给我看过。我直到前几年才从《诗刊》编辑部交我辨认的其芳寄给他一位朋友的几首早年诗作中见到他当时所写的诗,确有《新月》派诗风。
上海有位魏绍昌君,独好他人少顾之学,不赶热门。此君用心近代文学掌故,多年来辑有近代文学资料若干部,向为世人所里,有功字术。近得《石挥谈艺录》一书(上海文艺版),亦魏君所辑。石挥之名,当年威震南北艺坛,然而知其台上丰姿者多,知其台下能理论并通译事者少。石挥笔下常发他人所不能言,其艺事成就自有其根基也。《石挥谈艺录》一书不出自艺海影坛,而由局外人魏君成全,实亦发人感慨。岂魏君多事乎,抑艺海中少此多事者
2015年11月16日总第301期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当时海内外媒体云集新加坡,《环球人物》特派记者也从现场发回了报道。5年一晃而过,两岸关系也发生了新变化。今天,我们回望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再看看近几年两岸面临的复杂严峻挑战,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但历史终将证明:无
《读书》一九八五年第三期载姜云生同志《“我们认为……”》一文,批评一些论著自称“我们”而署名者却只有一人的现象,问道:“只要言之成理,单数的‘我’与猜不透单复数的‘我们’有何不同?!” 其实,二者的不同倒的确是存在的。其差异并不象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樣:作者用复数乃是在“自壮声势”。恰恰相反,用“我们”实较用“我”语气为谦。倘为“我们”的这个用法寻“根”,其源乃在西方:在英美人看来,一篇文章,如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