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由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一种互惠共生体,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降解复杂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石油污染土壤中,利用土著的或外接的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明显改善植物根际环境,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加速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现有研究已证明丛枝菌根真菌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并就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其它微生物及植物联合修复效果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然而这一技术的研发与实际应用尚有很大距离.文章重点综述了国内外丛枝菌根真菌-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这一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治理中存在的限制因素、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旨在促进菌根生物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发展.
其他文献
奶牛养殖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乳制品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
当前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轻工制造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保持社会稳定、解决就业以及扩大
目的 评价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4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
优化建立了采用混合模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代替传统的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前处理,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河豚鱼中河豚毒素的方法.样品经合1%乙酸的乙腈甲醇(3:1,V:V)溶液提取,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并优化产酶条件.[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8株产碱性蛋白酶菌株,采用滤纸片法和Folin-酚法测定8个菌株的产酶能力.将具
目的 初步研究siHybrids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野生菌PAO1外排泵mexB基因体外沉默效应。方法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PAO1外排泵mexB基因设计并合成3条特异性siHybrids分子和1条
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CO2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的减排与控制刻不容缓.综述了国内外CO2捕集技术中有机胺溶液吸收法的研究现状,概述
绩效评价是监督卫生系统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各国政府均对其给予重要关注。通过对世界卫生系统评价先进国的评价历史背景的递嬗过程、概念框架及维度设计、政策支
在HRT为20d,水温(35±1)℃的条件下,探讨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固体有机物(残饵和粪便)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第53~59天,系统出现“洗
戊型肝炎(戊肝)主要以散发为主,也可能出现大流行,据估计世界人口大约三分之一曾感染过戊肝病毒(HEV).烟台市戊肝抗体水平监测表明,25.10%的人曾感染过HEV.本研究调查烟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