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文献分析、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关注农村特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并针对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探寻加强贵州省特岗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为改变贵州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做出贡献。
  关键词 特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网络教研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8-0027-03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of Special Post Teacher: A Case Study of Anshun City, Guizhou Province//ZHENG Qianyue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visiting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etc. And for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reform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of special post teachers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strive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backward education in Guizhou.
  Key words special post teachers; ability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network-based teaching study
  1 引言
  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薄弱、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2013年10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发布。该意见号召教育界教师、专家等研究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1]。
  自2006年起,贵州省已持续11年施行“特岗计划”,截至目前已有九万余名特岗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2],特岗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因此,强化特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大势所趋的任务。
  笔者身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拟定此课题进行研究,切实结合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新要求,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体系框架,编制调查问卷,对安顺市特岗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寻找加强贵州省安顺市特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使之推广到贵州省范围内,希望为最大限度地改变贵州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做出贡献。本次调查了解到特岗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特岗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供参考。
  2 调查设计与实施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是贵州省安顺市98名特岗教师,多为女性,男性占少数;基本上是青年特岗教师。这些教师是从安顺市数千名特岗教师中选拔推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对象中本科学历占大部分,说明调查对象的文凭普遍较高。近年来,特岗教师在教师行列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特岗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问卷参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并且在省培计划培训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培训的实际效果,在对安顺市特岗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后做了相应修改,编制了《特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调查问卷》。以网上发布的形式共发放问卷98份,实际回收问卷96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为95.9%),符合教育调研的要求。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问卷回收以后,通过对问卷进行鉴定、分析,得到94份有效问卷,再用Excel做统计分析,下面介绍统计结果。
  根据贵州省安顺市信息化建设情况、贵州省省培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特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结合专家意见,本文界定了问卷中的数据,比例大于60%,强弱程度大于3以上,视为已达到标准。以下各表中的“*”表示能力指标已经达标。
  1)信息素养。如表1所示,在技术素养方面,61.6%的特岗教师会在简单多媒体环境下开展课堂教学,对于Word软件的熟悉程度为3.06;面对信息化社会的发展,70.21%的特岗教师想要获得教学资源的检索、获取、加工和使用方面的培训,55.3%特岗教师想要获得如何在知识点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培训,53.19%特岗教师想要获得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备课的培训;79.79%的特岗教师表现出缺乏有关常见信息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知识;85.11%的特岗教师现阶段需要优质教学设计、课件以及典型示范课例;17.02%的特岗教师认为由于学校计算机设备陈旧而无法使用信息技术,55.32%的特岗教师认为因为缺乏教学软件和资源而无法使用信息技术。   由此可以看出,在偏远地区,特岗教师只能在简单多媒体环境下开展课堂教学;特岗教师对于计算机常用软件基本掌握[3];大部分特岗教师表示缺乏应对常见信息安全问题的知识;绝大部分特岗教师需要优质教学设计、课件以及典型示范课例来提升自我。总之,特岗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还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2)计划与准备。如表2所示,在计划与准备方面,大部分特岗教师能够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特岗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尝试运用信息技术使其变得容易理解的能力为3.13;特岗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展学生思维的能力较低,为2.9;特岗教师习惯于从网上下载自己所需课件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的能力最强,为3.35;在运用教学资源后,特岗教师主动反思资源与教学重难点是否相关的能力为3.14;特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资源、设备有问题的应对措施能力为3.16。
  由此表明,特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适当的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资源等方面已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提供给学生更多学习资料。
  3)组织与管理。如表3所示,在组织与管理方面,特岗教师在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会让学生持续观看的得分最高,为3.15;课堂出现技术故障时,特岗教师能初步判断故障的原因并解决的能力最低,为2.89;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特岗教师能够及时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有效调整教学行为的得分为3.1;在课堂教学中,特岗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潜意识里多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2.8;在学生进行实际技术操作时,特岗教师能合理安排余下学生的活动的得分为2.9。
  由此可得,特岗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调整教学行为;但是当课堂上出现技术故障时,大部分特岗教师并不能初步判断出技术故障并及时解决,实际教学中不能积极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让每个学生公平地接触信息资源能力较差。
  4)评估与诊断。如表4所示,在评估与诊断方面,特岗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学生电子档案的能力较低,为2.95;特岗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材料和运用电子表格或专业成绩管理软件来统计学生的成绩的能力刚刚过线,分别为3.09、
  3.05;特岗教师使用答题卡、课堂应答系统或在线测试系统辅助开展学生练习和测验的能力最低,为2.76。
  由此可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特岗教师并未深入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在对学生的评估与测验当中,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效果,没有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5)学习与发展。如表5所示,在学习与发展方面,特岗教师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得分最高,为3.61;特岗教师积极参加专题论坛、网络社区活动以及经常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同行多多交流,获得帮助,共同进步得分最低,分别为2.83、2.81;特岗教师认为开展信息化相关研究课题有助于专业发展得分为3.53;特岗教师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养成网络学习习惯,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的能力刚好达标,为3.1;62%的特岗教师认为有必要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但是对相关用法还不明确。
  以上表明,特岗教师肯定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明白自身有必要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但是由于对信息技术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得到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得特岗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停留在最浅层面。
  3 结论与建议
  由此可知,贵州省安顺市特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计划与准备发展达标程度最好,学习与发展达标程度良好,评估与诊断达标程度中等,技术素养和组织与管理达标程度最低。因此,贵州省需要大力加强特岗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和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培训。特岗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国培、省培计划,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对自我进行再加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J].基础教育论坛,2014(5):58.
  [2]李舒波,张亚丽,李焕武,等.“特岗计划”实施现状及政策优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5(3):
  106-111.
  [3]张乃翔.浅谈职业中专《计算机常用软件基础》的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7):250.
  [4]马红霞.澤州一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5.
  [5]谢晓旭.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现状研究:以延吉市第十二中学为例[J].华人时刊,2015(8):1.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上海市机械工业学校机电实训中心信息化建设为例,通过机电实训中心钳工加工区、普车加工区、数车加工区、数铣加工区、学生体验中心、现场教学室、实训中心管理办公室等区域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数字化车间管理系统的建设,搭建一个较完整的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理实一体的数字化实践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共享,实现实训中心管理的数字化、开放化和高效化。  关键词 实训中心;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车间管
摘 要 学前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抓好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早已引起国家重视,相应的教育政策也不断出台。结合从事学前教育的经历和实际调查,分析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西部农村;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
摘 要 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校内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及校企产学研实践环节,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多维实践平台并建立运行保障机制。实践证明,该多维平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创新教育;多维实践平台;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59-02  培养学生
摘 要 随着国家加大投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以及“班班通”项目已陆续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实际出发,分析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就信息技术设施管理及教学应用,如何更好发挥出信息资源作用,服务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信息化设施;电子白板 
摘 要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与制作微课课件。通过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初步”微课课件设计与制作技巧的阐述,说明只有以学生特点为中心的微课课件设计与制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程序设计;微课;动画;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5-0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单元模块开展项目教学,课本中的知识不再被分解成具体的知识点,而是通过项目设计渗透在项目作品的制作教学中。以Flash动画《新年贺卡》制作为例,阐述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实践。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信息技术;Flash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95-02  1 教学内容分析与整体教学思路
摘 要 虽然说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在广大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教学效果还不明显,一线高中教师肩上的担子依然不轻。结合秦安县第一中学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达成的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高中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9-0067-03  1 前
摘 要 以“数控精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厂中校”的建设方案、具体实践过程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 厂中校;数控精雕;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55-03  1 引言  2013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被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第三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建设期五年。学院机械制造
摘 要 以“非洲歌舞音乐”教学为例,采用音乐探究性教学模式,着重论述如何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开展音乐鉴赏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探究性教学模式;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18-02  所谓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技术与音乐鉴赏课
摘 要 概述微课的概念、分类,以微课作品《五四运动的经过》为例,从主题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教育技术的支持三个方面,说明微课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制作应遵循的原则,反思将其引入历史课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 微课;中职历史;五四运动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117-03  1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