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四维目标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须落实到课程实践中,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本文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结合外研版五上M3U2 “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为教学设计案例,探索如何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落实到英语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周光海(1984-),男,海南儋州人,琼台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本文为琼台师范学院2017年校级课题“英语本科(师范)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项目批准号:qtyb2017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分为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必备品格分为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本文结合外研版5.上M3U2 “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的教学,探讨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
  一、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充分提升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生天性活泼、爱表现、有好奇心,对有趣的东西乐此不疲。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充分了解所任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材内容,创设高效语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学会正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例如,在学习外研版5.上M3U2 “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时,可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 贴近学生实际设计生活化情境,引导小学生学会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第一,透过以下问题: Who went to the Great Wall? How did they go to to Badaling? When did they arrive there? How is the Great Wall? What did Daming do?让同学们大致地了解课文大意,完成I can read!我能读。第二,让同学们借助老师提供的图片,根据who/where/how/when/what等疑问词以及一些关键词tell or summarize Daming’s trip,完成I can tell.我能复述。第三,让同学们根据老师所给的words(did/visited/went/liked/took/had lessons/ate/drank tea/played/sang/learn/climbed mountains/went shopping/ment), expressions and patterns编写对话。例如A: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B: I went to__. A: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B: I__. (ate some food/sang songs/played football...). A: How did you go there? B: I went there by__.(bus/train/air/plane/ship/boat...).完成I can talk and share!我能分享和交流。最后布置课后作业,以my trip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主要涉及以下疑问词:who/where/how/when/what。例如,AT the weekend I went to __with__.We went there__.We arrived__o’clock in the morning.We__.We had a good day!通过完成作业,同学们完成I can write!我能写!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操练和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帮助学生延伸所学。重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語言运用能力。
  二、结合小学英语教材进行文化导入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学生对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继承与发展,以及在获取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运用中所体现和展示出来人文素养、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结合英语教材中的词汇、语法、对话、文章语篇等载体,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对比中西方文化优势,让学生看清西方文化的糟粕和缺点,从而深刻理解我国提出的增强“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更好地自觉弘扬中华历史文明,帮助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文化,也能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汲取文化精华,尊重交际文化。唯有如此方能恰当、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例如,外研版五上M3U2“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主要讲述Daming和他的爸爸去万里长城的旅游经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去关注万里长城的英文翻译“Great Wall”以及在描述长城时用到的“long” and “old”。great,wall,long,old这些英文词汇难道就可以定义或描述我们的万里长城吗?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师讲解,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万里不仅仅是long/长,而是长城它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old绝对不是你们在字典里看到的“老”,而是长城的历史悠久,更是它不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它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惊人智慧和顽强毅力,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借此告诉同学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长大后也为共圆“伟大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与此同时,在课件里也展示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例如英国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美国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等,通过让学生对这些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我国的万里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历史遗迹进行比较,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同学们从小增强对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三、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培养逻辑思维,促进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发展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导图”,它鼓励左半脑和右半脑一同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左半脑与右半脑的优势。以像大脑神经元的中央关键词或者概念作为中心,并由此延伸出各种色彩辐射线条用以链接所有代表概念、想法或者目标。例如,在处理外研版5.上M3U2“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文本内容时,老师可以将疑问词作为核心概念,围绕旅游这个话题展开,让学生反复练习如何利用“when,who,where,what,how”等疑问词进行提问对话。S1:Where did you go on May Day?
  S2:I went to Shanghai.
  S1:How did you go there?
  S2:I went there by train. It’s fast.
  S1:Who did you go with?
  S2:I went there with my sister, Daisy.
  S1:What did you do there?
  S2:We visited the Science Museum, ate delicious food, went shopping,and took many pictures.
  S1:Wow!How nice!
  S2:Yes, we had a good time there.
  特殊疑问词的提问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学生们通过反复的练习,不断输出基本疑问句型,熟能生巧的同时还训练了自己主动表达想法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透过学习策略的使用、学习动机与兴趣、资源管理三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王蔷教授指出:“在英语核心素养下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外研版5.上M3U2“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感受长城的壮观、热爱中国山河之美。也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感受语言的交际功能;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逐步掌握阅读技巧。最后将同学们分组,通过分工协作,指導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资源,从网络、书籍、影视作品多种途径搜索与长城及其他国内外著名的建筑标志或名胜古迹相关资料来充实丰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鼓励同学们做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综上所述, 在小学英语阶段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宗旨务必以培养学生的素养为核心。不管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还是教学评价都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来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反思中逐步优化教学设计,重视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兼顾课外教学活动,唯有如此方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慧.浅谈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8(18): 84,86.
  [2]史艳.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8(15):54.
  [3]鲁子问.小学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5]孙起华.培养英语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2):57-61.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新媒体逐渐被大众熟悉,移动手机与电脑的广泛应用,也对人们生活方式进行了优化和丰富。本文先简析新媒体时代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的意义,进而在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教学途径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新媒体下英语教学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初中英语;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王艳秋,唐山市玉田县第三中学。  新媒体作为一种更加智能与便捷的信息呈现和获取途径,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关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 ”背景下,我国许多高校教师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线上 线下”的授课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亟待重新定位和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大学英语教师已开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且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实现“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自由切换,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进行转换。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在“互联网 ” 时代的大学英语
【摘要】英美文学对培养英语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拓展跨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变得多元化、多维度,给英美文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本文从多模态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途径,以期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感受英语魅力,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美文学;互联网 ;多模态  【作者简介】高蓉,女
【摘要】口语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表现。英语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升华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教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表达和运用,让其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灵活有趣;拓展内容;多维途径  【作者简介】韩俊,
【摘要】本文首先肯定了信息技术2.0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价值所在,最后结合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策略,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2.0来优化丰富阅读文本,也可引入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互动平台完成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信息技术2.0;情境;评价  【作者简介】甘李凤,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相较于传统的信息技术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不断在基础教育的教学中得到应用。而英语写作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应该融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将探究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核心素养理念四个维度的指导下,探索提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策略,以此发挥核心素养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音乐;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陈
【摘要】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听力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及素质的重要途径,因而有效开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學也就十分必要。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加强认识,并且选择有效应对策略开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从而使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促使学生得以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
【摘要】教学目标表述了学习者通过教学所表现出来的预期变化或所期待得到的学习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新文科理念对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更要重视人文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多语能力,以及家国情怀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精通跨专业领域知识、具备全球胜任力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人才。本文结合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新目标,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文章语言如词汇、结构及文本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等方面进行表层的理解,而且要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做出理性的判断,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张学军,广州市真光中学校本部英语科。  一、引言  随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
【摘要】英语课外经典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批判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对初中英语的阅读提出了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是课外经典的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合作型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本文就合作学习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外经典阅读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