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磺草酮抗性菌株的筛选及抗性hppd基因的克隆表达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获得高效抗除草剂的基因,提高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能力,本研究使用含硝磺草酮的酪氨酸无机盐培养基(TMSM)平板筛选法,筛选得到一株能够耐受5000 μmol/L硝磺草酮的革兰氏阴性细菌MST-5,经过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根据4-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4-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PD)同源基因设计引物,从MST-5中克隆到编码HPPD的基因Sthppd,序列分析发现Sthppd序列长度为1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同源比对发现,StHPPD与已报道的HPPD相似性仅为47%~5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Sthppd并通过Co2+亲和层析纯化获得StHPPD纯蛋白,活性检测表明此蛋白具有4-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活性,抗性分析显示其对硝磺草酮具有较高的抗性,IC50为15.5 μmol/L,同时对其它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如苯吡唑草酮和二酮腈也有较强抗性,IC50分别达到10.8和28.2 μmol/L.StHPP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大部分金属离子和某些化学添加剂严重抑制StHPPD的活性,Fe3+、Mg2+和Urea对StHPPD酶活基本没有影响.综上,StHPPD具备较高硝磺草酮抗性,在构建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与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搭配在相关转基因作物的田间应用中,具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为探究适合河西地区春玉米生长的灌水量和滴灌频率的最佳组合,采用\'咸科858\'为试验材料,设置作物蒸发蒸腾量(ETc)60% (W1)、80%(W2)和100%(W3)3个灌水水平和间隔4(D1)、8(D2)和12 d(D3)3个滴灌频率,共9个处理.生育期内,对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同一滴灌频率下,W3处理的株高、茎粗、LAI和干物质累积量均显著高于W1和W2处理,灌水量对春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区域的影响,基于河南省113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历史气象数据、RCP情景模式输出的同时段模拟数据以及2001-2050年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数据,选取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全生育期≥0℃积温、3-4月辐射总量、3-4月雨日、5月降水量、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5月日最高气温≥32℃天数和5月辐射总量等8个气候指标来确定河南省优质小麦区划指标,结合台站经纬度和DEM信息,利用梯度距离反比法对各区划指标进行1 km网格推算,采用打分法分别确定RCP4.
为探明冬前播期对新疆北疆春小麦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7-2019年在田间设置3个冬前播期(10月中旬、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和春播期(3月底,CK),分析\'新春6号\'、\'新春20号\'、\'新春27号\'和\'新春43号\'4个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茎数动态、产量构成和籽粒品质等指标.结果 表明,冬播处理平均出苗率(59.13%)较春播处理平均出苗率(80.70%)降低21.57个百分点,年际间差异大,同一春麦品种不同冬播期处理之间出苗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