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个性,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因张扬个性而精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 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11-052-001
  
   语文教学,因张扬个性而精彩。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张扬个性呢?
  一、教材处理追求个性化
   对教材的处理,我们应在遵循课堂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对教材作带有教师本人鲜明个性色彩的自我体验与换位解读,并苦苦寻觅“教”与“学”的恰当“联络点”,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从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备课不是“复制”和“粘贴”,而是应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能力,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去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例如,我在设计《紫藤萝瀑布》教案时,试从迅速接近教学目标出发,将教材处理成“中间入手,突破首尾”的两段式。具体操作为:先引领学生集中研读2-7自然段,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第7段的最后一句“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加以理解和领悟。在理解和领悟这句话的基础上,我又设置了如下的问题: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又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该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领悟作者在写景时流露出的的追求。通过这样的教材处理,师生的感情融为一体,真正感悟到作者当时的感情。实践证明,这种迅速接近教学目标的教材处理,收到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一堂课结束。关于紫藤萝十年间的巨大变化给予作者深刻的人生启示,学生了然于胸。
  二、教学思路设计个性化
   教学思路要新颖,富有个性,就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就要根据所教的课文、所面对学生来安排。对几个“环节”、几个“步骤”等条条框框,如不假思索地“拿来”,那必然会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套住了学生的手脚。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有个性的话,抒发真实的情,让语文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不少老师个性化地设计了教学思路。如在教学《背影》时,有的老师采用“内容呈现-设置问题情境-交流对话-链接生活-请学生谈阅读体验”;有的老师则采用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体会出质朴的文字中所包含的深深的人情美;有的老师则从引领学生学习本文“平中见奇”的写作手法设计教学思路……而我在设计《背影》教学思路时,考虑到《背影》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距离,于是就从标题“背影”人手,抓住文中四处“背影”,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刻画描摹,再通过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理解和领悟“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爱的体恤,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特别是在教学中,我留下了空白,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这是一个多么__________的“背影”,不信你看:__________。
  当听到学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背影”“这是一个多么至真至诚的背影”等时,我感到学生正自由驰骋在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中,他们都有了自己心中的“背影”,他们对“背影”的理解已经变得深刻、丰富而立体起来了。
  三、教学语言运用个性化
   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总是喜欢听有个性的语文教师的课。因为善于诵读的,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善于表述的,那生动、精彩的描绘,将学生引入教材美的境界之中。因此,我们应学会运用生动的形象的个性化语言来打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注意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以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能与作者的情感相沟通,随时让学生进入教学的意境中去。进而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情感,进行个性化解读课文。
   我们应牢记于漪老师的话:“教学语言要做到生动形象,除了知识修养、语言技巧时同学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总之,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能将教学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
  四、教学氛围营造个性化
   个性化的语文教师成功之路,在于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取决于语文教师鲜明的个性和教材不同的特点。个性不相同,因而课堂教学氛围的个性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应力求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竞争、创新的课堂氛围。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首先要的是民主、平等、合作的讨论:例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讨论:“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其次,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表现力,营造强烈的个性化的教学氛围,将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再次,适时将“活动”引进课堂,如采用“茶馆”“书场”式等教学方式,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动,让语文课堂教学氛围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个性、张扬个性,发展创新能力。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追求个性化的教材处理;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就是要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因为这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和精髓所在。因此,我们应遵照新课程的理念进一步探究、实践,让语文课堂成为个性张扬的摇篮,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
其他文献
为解决柴油机与变矩器匹配问题,简化钻机动力机组中变矩器辅助传动系统,降低装机、搬运成本,研制开发了190系列变矩器机组,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解决变矩器与柴油机合理匹配、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活动中,逐步体
具有较强挤流作用的缩口型燃烧室在R105系列柴油机上进行研究开发,并在增压机型上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改进后放热过程及时而又完善,最大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受到有效的控
本文对铝活塞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具体阐述,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摘 要: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关于做好物理实验教学,应从三方面入手: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实验相联系。二、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寓实验课改革于趣味之中。三、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现状; 改革; 教学方式; 教学主体; 转变
摘要:化学教学理论界关于化学实验能力构成有几种主要观点:一是把化学实验能力狭义地理解和定位为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二是把实验看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力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三是把实验能力看作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由包括确定实验课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与记录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等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化学实验能力的
本文借鉴排放试验循环和计算方法,结合用户的实际要求,对柴油机全运行工况的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