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 :河南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类的动物模型从无到有,从单纯因素刺激到多因素刺激,从个体上升到基因研究,从不可重复的模型到重复率较高的模型,结果表明中医因素与现代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所造的动物模型无疑是未来发展探索的主流。中医类的动物模型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本,继承传统中医经典理论是发展中医的基础与关键,在继承的同时,也应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创新思维,运用多学科交叉等更多科学的方法及手段开展研究,可使中医理论得到不断地充实与完善。所以在造模的同时,面临各种挑战:1证的不客观性,故积极探索中医领域中人类未发觉或是容易忽略的异常指标是很有必要的。2证的兼证很多,故要探索如何排除干扰,做针对性更强的动物模型。3少见考虑用内因,不内外因等中医因素作用于动物模型的制作上并且缺乏稳定、可靠、可重复的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美容缝合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132例颌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的创口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急诊清创及美容缝合修复。结果随访到的97例患者创口
目的:报道应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应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
笔者认为,当前“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局面的形成原因很多,但以下几个认识误区不能不说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前两个问题仅以课业(主要是数学课业)负担为例加以澄